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9日 · 中國的晶片製造商正迅速追趕全球頂尖的 AI 技術競爭者。根據商湯科技(SenseTime)聯合創辦人兼執行長徐立的說法,中國企業在 AI 晶片設計和生產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2. 2018年4月12日 · 商湯科技宣布完成 180 台幣 C 輪投資,投資由阿里巴巴領投,新加坡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中國零售業巨頭蘇寧易購跟投;中國移動、華為手機、NVIDIA 、高通、Honda,都是他的合作夥伴,商湯科技表示未來會擴大 AI 平台,創造更多商業

    • 名聞全世界的ai 獨角獸新創,專注視覺辨識
    • Ai 協助產業越過轉型門檻,加速競爭淘汰賽
    • 台灣思考ai 產業發展,生態系發展基本公式:『1+1+X』
    • Ai 發展,台灣有後發優勢
    • 導入 Ai ,企業主先定義作業流程再來談優化效率
    • Ai 時代如何防護資安?企業主有沒有 Sense 才是重要關鍵

    商湯科技以電腦視覺演算法技術聞名,2017 年底宣布完成 4.1 億美金(約 123 億台幣)的B輪融資,創下全球人工智慧領域單輪融資最高紀錄。商湯科技技術專利佈局遍佈全球,客戶包含 Qualcomm、英偉達、本田、HTC、華碩、華為、小米、Oppo、vivo 等知名企業。商湯科技協助將AI實現在手機刷臉解鎖、無人商店刷臉消費、線上開戶金融認證、城市管理的影像監控等等應用。 徐立博士擅長電腦視覺與電腦成像學,曾任職於摩托羅拉、微軟、聯想,擁有十多年電腦視覺研究和產品開發經驗。他表示,AI是一個造大腦的過程,過去各行各業的每個垂直應用必須要有「人」來處理,現在已逐漸可由「人工智慧」來取代。

    商湯科技在 AI 領域,做得早也做得深,在這波 AI 發展的最初三年,全球只有 29 篇論文在討論相關技術應用,其中商湯的創始團隊就佔了 14 篇,幾乎是整個世界的一半。商湯也是亞洲唯一從底層硬體、深度學習、AI技術框架、再到更上層的機器視覺及其他應用系統等等都一應俱全的公司,等於打通了 AI 的任督二脈。 企業可以用這樣的 AI 系統來做什麼?徐立認為,一是定義行業裡的問題、二是透過清晰的數據和流程,來越過「工業紅線」,也就是所謂的 game changing line(改變賽局的界線),做到以前不可能達成的事。「其中很關鍵的是準確率,人工智慧判讀的準確度若能超越人的智慧,就有很大的應用空間。」

    徐立指出,AI 是一個嶄新的生態系,上中下游各司其職,各有角色,商湯將之定義為『 1+1+X 』。第一個「 1 」指的是「底層科技」,也就是自主開發的演算法及其廠商,例如 Google 的 TensorFlow、臉書的 Torch、商湯的 Parrots;這會決定晶片未來的發展路徑。 第二個「 1 」是「運算能力」,複雜的演算法須要運算能力強大的 AI 專用晶片,這類廠商包括IC設計廠高通(Qualcomm)、輝達(Nvidia)、英特爾(Intel)等等;台積電等晶圓代工廠也屬供應鏈的一環。 第三是「 X 」,也就是千萬個產業的應用和數據,這時候應用整合商,如擁有 3 萬家企業客戶的精誠資訊角色就進來了;「 X 」的應用從功能面來看,有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自然元識別、控制(如 AlphaG...

    當 AI 開始導入各行各業,會掀起一波產業革命。徐立認為,在 AI 的浪潮下,將有百花齊放的應用,「不可能由一家公司獨立完成」;若要將 AI 落實到個別產業上,需要訂製化的開發; 因此「1+1+X」的生態系必須緊密合作。而目前 AI 發展走在全球最前面的是美國和中國。「台灣雖然稍有落後,但不用怕,後發有後發的優勢。」 以中國的支付為例,從現金跳過了信用卡時代,直接進入行動支付。「這是因為中國沒有足夠的刷卡機,商店裡刷卡不夠普及、計程車上也沒有。沒有刷卡的基礎建設,就沒有包袱。」同樣地,台灣目前還處於信用卡支付,能否跳過行動支付,直接躍進到人臉支付?徐立認為這是可以規劃的。尤其台灣地方小,供應鏈不長,推動起來會快速有效。

    有心導入 AI 的業者,該注意什麼?一是作業的流程必須定義清楚,二是數據流足夠強大。舉例來說,很多行業常對 AI 有這樣的誤解:「我現在的生產流程很亂,你幫我用人工智慧弄得有條理一點。」徐立說,完全不是這樣。業主應該先把雜亂的流程整理好,讓機器能判讀學習,然後人工智慧就能幫忙把 800 人的產線降到 20 個人。 第二是數據流夠強夠多。舉例來說,某家醫院要將診斷的過程 AI 化;如果每一次的問診及判定都是以數據為基礎,徐立認為做得到。但如果某個中醫說:「我感覺你是脾虛」,這句話是基於什麼數據?是臉色?或是呼吸?不能只憑感覺,必須有量化的東西讓 AI 學習。 目前正夯的 AI 應用是智慧製造,很多工廠還在工業 1.0 的階段,仰賴產線上老師傅的經驗來判斷何時該換零件或維修保養。雖然也是憑經驗,...

    廠商最擔心導入 AI 後的資安問題,徐立認為,這是兩件事情。「不論有沒有 AI,資訊安全問題一直存在。」他認為,反而是技術的演進讓資訊更安全,例如機器掃瞄人臉後,轉換為二維碼,若沒有國家級安全機關的授權,誰也破解不了。至於資料送上「雲端」的保密性,徐立說,未來的資訊是爆炸成長,若全部上雲端,系統會超載,因此很多數據可以在終端先處理完畢,雲端只是做數據的協同。他強調,「資訊安全與否,跟 AI 技術有沒有發展無關,而是使用的人是誰,管道安不安全?」 關於隱私權問題,人臉辨識的結果只會轉化為特徵值數據,不會留下人臉圖像檔案。而商湯也會與精誠資訊合作,協助客戶建置企業私有雲,或是在台灣建置專屬的公有雲服務。 –

  3. 金融科技 行銷與 MarTech 雲端 資安 人才與領導 商業故事 領導管理 數位技能 ESG/永續 Take a break! 主題特展 2024 網紅行銷全攻略 三大雲端巨頭開打!戰場就在 AI 2023 智慧大工廠系列論壇-線上特展 《TO》帶你逛!未來工廠全球巡禮 《TO》精選 AI 工具

  4. 金融科技 行銷與 MarTech 雲端 資安 人才與領導 商業故事 領導管理 數位技能 ESG/永續 Web3 主題特展 2024 趨勢創新科技 2024 AI 創新日 2024 網紅行銷全攻略 2023 資安創新高峰會-線上特展 2023 智慧大工廠北中南系列論壇-線上特展 2023 雲端超進化特展

  5. 2017年2月20日 · 湯曉鷗博士雖屬於學院派,不過其推動並投資的兩家電腦視覺初創——商湯科技、Linkface已經為大家所熟知。其中商湯科技成立不到兩年就已晉升為獨角獸陣列,學術成果和人才力量自然少不了這位背後大BOSS的功勞。

  6. 2018年1月16日 ·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科技部長陳良基用商湯與微軟兩個例子,點破台灣在未來人工智慧領域、數位轉型上的難處,以及突破點。 首先是微軟,這麼龐大的公司都能夠轉型雲端,為什麼台灣企業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