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四川地震大蛇 相關

    廣告
  2. 成都, 九寨溝, 黃龍, 峨眉山, 都江堰, 樂山大佛等, 不想浪費好風景,一定要提前做好規劃. 四川成都5-7天的旅遊計劃, 包括住宿美食景點門票, 省錢不踩坑

搜尋結果

  1. 2017年8月10日 · 8日晚21:19地震發生時身處成都的雷星正在飯館裡吃串串。 杯中的水面突然震盪,她立刻意識到,地震又來了。 但身處一樓,且算不上十分強烈的震感讓她和朋友選擇待在室內。 這種鎮定和直覺多少來自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她清楚記得這個日子同樣在成都7層的老房子頂樓巨大的轟隆聲像飛機低空擦過頭頂桌子書櫃頃刻間掉落或倒塌。 「那還是可怕多了。 你一定會跑。 」雷星說。 但災難畢竟是災難。 震中的房屋損毀和人員傷亡情況逐漸通過媒體和社交平台發酵,雷星所在的「大龍燚」工作微信群也熱鬧起來。 集體經歷過512地震的同事們想盡快組織物資,支持災區救援。 離倉庫近的同事趕回來清點方便米飯,午餐肉和礦泉水數量,整理裝箱車。

    • 地震預警系統的關鍵究竟在哪裡?
    • 中國「出品」的 ICL 地震預警系統
    • 幾十秒真的很關鍵

    在了解「地震預警」這個世界性難題的關鍵點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什麼是地震預警與地震預報: 「地震預警」則指在地震發生後,利用縱波(P 波,主要使地面上下顛簸)比橫波(S 波,主要使地面左右顛簸)傳播速度不同而產生的時間差,與時間賽跑,在威力更大的橫波到達預警目標之前對外發出預警。 而「地震預報」則是指的是在地震發生之前,預知地震發生的地點和時間,從而快速將人員提前撤離地震區,關閉次生災害源,將地震災害降低到最低。 因此,作為一種「超級新聞速報」,地震預警對於信息時效性與準確性的要求是前所未有的,傳統的地震定位與算法基本不能在預警系統中使用。而這兩個模塊也就成了全球地震監測技術發展過程中的關鍵性技術難題。也正因為如此,地震預警至今仍然是一個世界性難題。 總之,一個完整的地震預警系統至少應該包括實時...

    這次在九寨溝 7.0 級地震中發揮效用的 ICL 地震預警系統,是由中國「千人計劃」入選者,成都市高新區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及其團隊研發,並與四川阿壩州防震減災局聯合建立一整套體系。 而 2008 年的汶川地震,就是這個出生在四川省達州市的力學和物理學博士開始研發 ICL 地震預警系統的契機,其研究所英文名 ICL 是 Institute of Care-life(關愛生命組織)的縮寫,你就應該能明白其蘊含的重要意義。 ICL 地震預警系統分為地震監測,預警信息分析和處理,預警信息發布,以及預警信息接收和應用 4 個環節。大致包含瞭如下幾個部分:地震監測儀器、數據收集與計算中心、發布預警的各種途徑,可接受預警信號的行業/個人終端。 在地震發生時,它能夠利用地震危險區域佈設的高密度台網對震源進行...

    很多人也許會有疑問,只能提前幾秒到幾十秒的地震預警,到底能有多大作用?大家可別小瞧了這短短幾十秒。 筆者今天凌晨在小區裡測試了一下,假設自己在成都第一時間看到這則預警推送,那麼在迅速反應的前提下,1 分鐘是可以從 2 樓通過走樓梯迅速沖到居民樓前的空地上的。 當然,如果你在第一時間看到這則信息並迅速躲到廁所的反應時間是相對充裕的,經測試為 5~7 秒左右。這也是為何微博有不少網友在感慨地震預警系統的重要性。 此外,也有數據表明,普通建築在遭遇地震時大約可以抵禦地震襲擊約 12 秒後倒塌。 譬如在汶川地震發生時,四川省地震局位於地震重災區的地震觀測站內,沒有抗震設防的圍牆是在地震波到達 10 秒後倒塌的。同時,由於人們在遇到突發狀況時不太容易能快速而準確的判斷情況,地震預警系統能夠幫助人們在地...

  2. 2021年3月15日 · 從一場地震賑災,看出中國與日本的差別. 在這場東日本大地震裡台灣捐了 68 億新台幣,是其他有捐款的 93 個國家中裡的第一名,金額甚至超過所有國家的總和。 這筆錢很多但再怎麼多都沒有 13 年前台灣對中國汶川大地震川震捐了 88 億台幣還要多不過台灣在川震的國際捐款也僅排名第二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僅僅彈丸之地的香港在那場中國大地震裡捐了 83 億人民幣,是當年川震捐款的冠軍,幾乎是第二名台灣的五倍之多。 東日本大地震 10 年了,台灣捐了 68 億,日本人不分朝野、從官方到民間年年感謝,到現在還在謝;而13年前的中國汶川大地震,台灣捐了 88 億,但到現在中國竟還拿一千多顆飛彈對準台灣,甚至不時軍機繞台,揚言要「武統台灣」,這兩相對照,實在無比強烈。

  3. 2018年2月7日 · 根據地震生還者所作的綜合統計地震最危險最頻繁的傷害因素並非轟然塌下的屋頂或樓地板, 而是四處亂飛、掉落、位移的家具和碎玻璃。 所以,地震來臨時,要趕緊鑽到桌子下邊或用靠墊摀住最脆弱的頭部,或牢牢抓住桌子腿並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動的準備。 這種避難措施更為可靠。 也就是我們過去以來所推廣的 DCH(Drop 臥倒、趴下 Cover 掩蔽、掩護 Hold on 握緊、穩住)方法。 而「黃金三角」則完全沒考慮到這個最頻繁情況! 面對非結構性威脅,我們過去以來所推廣的DCH方法這種避難措施更為可靠,「黃金三角」則完全沒考慮到這個發生最頻繁情況! (二)結構性威脅:建築物倒塌、樓層下陷。 1.如果建築物是磚造結構.

  4. 2018年2月7日 · 分享本文. 台灣一直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地震,說到地震,就會想起過去 921 的恐懼。 而提到房子倒塌,身處地震帶的台灣,所蓋的房子是否都有「防震」的措施呢? 至少要做到大震可以活命、中震可以修理、小震沒什麼影響的程度。 而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也加強了不少「防震」的元素,本篇文章就要帶大家接觸 10 種防震技術,能讓房屋更牢固。 1. 懸浮地基. 就是害怕地震,所以猶他議會大廈的地基露出,為完全獨立的系統,看起來房屋就像漂浮在地基之上。 概念是將地表建築與地基分離,當地震來襲後,將地基劇烈晃動對於地表建築的影響降到最小。 2. 避震器. 避震不僅只可以使用在車子上,建築物當然也可以增加避震器。 NASA 一直有在研究將避震加裝於建築物與橋樑的技術。 3. 阻尼器.

  5. 2024年1月5日 · YY Liu. 2024-01-05. 分享本文. 日本能登半島在元旦日發生規模 7.6 強震,日本氣象廳雖第一時間發布海嘯警報,協助沿海居民儘速疏散,以躲避 5 公尺高的海嘯。 但至今地震造成的房屋倒塌、周邊火警等災害,已導致逾 60 人罹難。 日本作為科技先進、地震頻繁的國家,如何加強科技防災再度成為眾人關注焦點。 近幾年日本、台灣、墨西哥、土耳其以及美國,都開始施行地震預警系統。 現行地震預警系統最大盲點:無法提前發布警報. 地震預警系統能讓震央周遭地區的居民,在震波抵達前幾秒至幾分鐘收到警報,好爭取黃金避難時間。 然而 預警系統最大的局限在於,它只能在地震發生當下發出 ,因此在震央 40 公里內的居民,幾乎只能在受地震衝擊當下,同步接收警報,只有較遠區域的居民,才可能早個幾秒鐘逃難。

  6. 2016年5月26日 · 只要電梯運行途中,強壯的三寶徒手把門扳開、或是搥爆天花板逃生出口,都會立刻使煞車衝桿的迴路斷電,煞車扣上 電梯煞停,保護想把頭手伸出車外的乘客的安全。. 綜合以上兩點可以知道,煞車器讓車廂側與配重惻就算有重量差也不至於滑動。. 來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