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20日 · 天文台在新一集《氣象冷知識》表示,當時為減低噪音影響及提高地震儀的探測能力,天文台在總部地下6米興建雙層地窖放置地震儀,以探測地震波。 Open Menu

  2. 2020年6月1日 · 【明報專訊】地下天文台台長方志剛(台長)小時候自學氣象,長大後運用大學學到的電腦知識,分析數據及製成圖表,放上自己的網站。 現時在聯合國颱風委員會工作的他認為,倘若只識氣象,卻不懂數學及編寫電腦程式,就不能透過原始數據分析 ...

  3. 2023年9月8日 · 本港昨晚起受暴雨侵襲,天文台由昨晚11時05分發出今年首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截至今早11時05分,黑雨信號已生效12小時。. 點擊觀看更多圖片. +18. 天文台指,截至9月8日上午7時,黑色暴雨警告的生效的時間已打破1999年8月23日連續生效5小時47分鐘的紀錄。. 而 ...

    • 3個互相關聯的問題需解答
    • 商經局管天文台 或帶來無形壓力
    • 天文台與環境局 使命及性質更脗合
    • 架構重組方向:「非多數機構」

    在這裏,起碼有3個互相關聯的問題需要去解答。首先,天文台每次懸掛風球的決定,是否有足夠客觀數據支持,及依照原先訂立的標準來行事?第二,市民是否認同天文台是依據客觀標準來作出決定,而不會在暗地裏受到其他不可告人的因素影響?第三,在制度和架構上,天文台是否有足夠的保障,免受外界特別是來自上級的壓力影響,而阻礙它作出專業和科學的決定? 除了第一個問題仍需要更多的資料和分析以作判斷之外,其餘兩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肯定的,所以政府已不能夠坐以待斃,必須採取積極的行動,回應社會的關注。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第一個問題上,最終的答案是天文台的決定,並沒有違背原先訂立的決定和準則,也不代表沒有問題存在。因為在氣候變化帶來的瞬息萬變及極端的天氣下,過往訂立的標準也可以變得不合時宜,需要重新檢討和修改,以確保市民生...

    最緊要的是,市民對天文台的憂慮和懷疑,並非完全沒有任何根據,這亦把焦點帶到去第三個問題之上,就是在架構上是否提供了足夠的制度保障,使天文台可以不偏不倚,用科學及專業來作出一切決定。 這正是問題的核心所在,也是矛盾和諷刺的地方。從觀察天文台在政府內的從屬架構會發現,它真的有為商業及經濟發展而服務的使命。原因很簡單,在政府的架構上,天文台是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管轄,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的頂頭上司便是財政司長。因此,從架構上來說,天文台為經濟發展服務,原來是名正言順及天經地義。在這體制下,除了之前提及有關「李氏力場」的不良公眾觀感之外,即使沒有任何實質由上而下的政治干預,也有機會帶來天文台為怕引發高層微言而產生的無形壓力或自我審查。

    公平點來說,這是一個由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多於一個刻意的安排。曾幾何時,在未工業化及未發展成國際金融中心的年代,香港是一個以農業及捕魚業作為經濟支柱的地方,兩者的運作均與天氣的變化息息相關。因此在舊環境下,把天文台納入負責經濟的決策局之下,是十分順理成章的安排。 不過,時移世易,香港的經濟早已轉型,農業及漁業佔香港生產總值及勞動人口的百分比,均已大幅下降。反而,在氣候危機的降臨,及它所帶來的極端天氣的威脅下,天文台的新使命也應由過往的協助經濟發展,轉移至監察氣候變化,保護環境及追求它的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以確保人和自然可以和平共存。換言之,在現有的政策局中,天文台與環境局在使命及性質上其實是更加脗合,在水乳交融之餘,更可帶來1加1大於2的協同效應(synergy)。相反...

    在香港的公共行政發展上,政府透過架構重組而帶來表現的突飛猛進的經典例子,當然非廉政公署的成立莫屬。雖然貪污一直是違法,但只有消除利益和角色上的衝突後,才能有效執法。值得強調的是,有關天文台的架構重組,並非想它承受更大的公眾壓力,而是向學術上稱之為「非多數機構」(non-majoritarian institution;註)的方向進發,情况和中央銀行類似,希望機構既能根據專業的知識為公眾利益服務,但又不會受社會壓力或選舉需要的直接影響,而變得民粹。否則,在重組後,天文台只會走向另一個極端,使香港出現濫發風球警告信號的現象。 架構重組在政府內並非任何新鮮的事物,反而是決策者慣常用來改善政府表現和效率的日常工具,在特區政府的歷史上也屢見不鮮,包括了成立一個全新的決策局的最大動作:在曾蔭權年代便成立...

  4. 2023年9月1日 · 天文台長陳栢緯稱,蘇拉在本港部分地區引發的風暴潮有可能達歷史高位,沿岸低窪地區或嚴重水浸,若蘇拉在本港以南掠過,情况或與2018年「山竹」襲港相若,預計吐露港、維港及大澳將為重災區,其中吐露港水位或達海圖基準面上5米,接近1962年「溫黛

  5. 2021年9月10日 · 全港多區今日(10日)出現「晚霞」,天文台在 facebook 發帖解釋,在中緯度地區,風雨較多由西向東移動,若在日出前後出現「朝霞」,代表大氣中已有不少水汽,且雲層從西邊靠近,有可能會下雨。. 相反,若在黃昏時見到紅霞,則表示西面的上遊地區已經轉 ...

  6. 2022年11月2日 · 下一篇 上一篇. 機場天際走廊啟用 透明橋底打卡位. 圖1之1 - 昨啟用的機場天際走廊,除了橋身採用落地大玻璃設計,橋上邊緣位 . . . . . . (馮凱鍵攝) 【明報專訊】連接機場一號客運大樓與T1衛星客運廊(13至22號登機閘口)的「天際走廊」行人天橋昨啟用,登機旅客日後可徒步約6至8分鐘來往兩座大樓,較以往乘搭接駁巴士所需的10多分鐘節省近半時間,走廊兩側邊緣地板採透明玻璃設計,旅客可看見飛機在腳下從橋底駛過。 機管局稱,以往接駁巴士車程不時因讓路飛機而延誤,冀走廊啟用後可方便旅客來往兩大樓,減低行程延誤機率。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限時優惠. 新用戶30天免費試閱. 盡覽《明報電子報》收費內容.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