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首頁. 香港志. 大事記. 香港地下鐵路的規劃及發展. 相關標籤. 經濟. 分享. 1972年是香港交通發展的一個轉捩點該年8月2日香港首條貫通維多利亞港兩岸的海底行車隧道啟用九龍半島在陸路交通上能夠迅速與港島商業區連結不再需要單獨依靠載客渡海小輪服務大力促進了香港商業的發展。 1968年2月14日,港府向立法局提交英國費爾文霍士及施偉拔顧問工程公司的報告 ——《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建議興建地下鐵路系統,包括荃灣、觀塘、港島和沙田四條路線。 1972年9月由恒生銀行編印的第14期《香港地產簡訊》,記載了香港地下鐵路的系統分期建築圖,讓我們了解香港地鐵系統的初步規劃與現今發展。

  3. 地下鐵 為 鐵路運輸 的一種形式。 地鐵在 中文 的詞意上有兩種理解,但均與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 相關: 指在地下運行為主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即「 地下鐵道 」或「 地下鐵 」( Metro 、 subway 或 underground )的簡稱,在 臺灣 , 捷運 一詞隨着 臺北捷運 興建完成而開始被作為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 的替代名詞 [1] [2] ,然而臺灣的捷運不僅有地下的鐵道,也包含了地面及架空道路段;許多此類系統為了配合修築的環境,並考量建造及營運成本,可能會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區轉成地面或架空道路段。 [3]

    • 1960's 計劃
    • 1970's 修正早期系統
    • 1980's 荃灣綫
    • 1980's 港島綫

    首次提出建造地下鐵路系統的建議是在一九六七,由政府任命的費爾文霍士及施偉拔顧問工程公司研究後提交。香港人口的不斷增加及市民對公共交通工具的需要,是促使香港政府從事這項研究工作的兩個主要因素。 費爾文霍士組合顧問工程公司在一九七零年完成的進一步研究,更具體的提出建造鐵路的建議。研究報告建議興建一個全長52.7公里的地下鐵路系統,分成四綫:港島綫、觀塘綫、荃灣綫及東九龍綫。兩年之後,香港政府原則上同意先興建其中長20公里的「早期系統」。 一九七三年,香港政府決定與四個國際大集團商議,打算將工程以固定價格,單一合約的形式批出。一九七四年,日本集團簽署了承投工程的意向書,但在同年十一月退出。 數星期後,集體運輸臨時管埋局宜佈,將「早期系統」略予縮減,成為「修正早期系統」。臨時管理局放棄採用單一承建合...

    修正早期系統包括中環、金鐘、尖沙咀、佐敦、油麻地、旺角、石硤尾、九龍塘、樂富、黃大仙、鑽石山、彩虹、九龍灣、牛頭角和觀塘。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動工興建,全長15.6公里,將港島中環與九龍的主要住宅及工業區聯接起來。修正早期系統有12.8公里是在地下建造,其餘的2.8公里則為架空﹔全綫有15個車站,包括12個地下及3個架空車站。 修正早期系統的北段﹝石硤尾至觀塘﹞於一九七九年九月三十日完工,並於十月一日正式通車。同年十二月開至尖沙咀;八零年二月開至中環。 興建修正早期系統的總費用為五十八億港元,其中建築及裝備地下鐵路的工程合約費用佔五十億港元。其餘則用作行政管理、土地和顧問費。 修正早期系統的車站建在世界人口最裯密的地區之一,車站的規模亦屬當時世界最大之列。施工中須處理的地質條件,可說是式式俱備,...

    政府於一九七七年七月批准興建荃灣綫。荃灣綫全長約10.5公里,由太子站經深水埗、長沙灣、荔枝角、美孚、荔景、葵芳、葵興、大窩囗至荃灣站,將地下鐵路之路綫增至超過26公里。荃灣綫共有十個車站,其中三個架空、一個在地面、其餘均在地下。 支綫工程於一九七八年十一月開始動工,並於一九八二年五月十日開放通車。此長10.5公里的支綫工程費用為四十一億港元。 荃灣綫通車時,取代觀塘綫直通中環,原因是預計荃灣綫客量大於觀塘綫。

    政府於一九八零年十二月批准興建港島綫。港島綫由上環站經修正早期系統的中環、金鐘,再經新建的灣仔、銅鑼灣、天后、炮台山、北角、鰂魚涌、太古、西灣河、筲箕灣、杏花邨至柴灣,將地下鐵路之路綫增至超過37公里。港島綫共有十四個車站,其中一個架空、一個在地面、其餘均在地下。 港島綫工程於一九八一年十月開始動工,金鐘至柴灣段並於一九八五年五月三十日開放通車,而上環站則於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三日啟用。

  4. 簡介. 地下鐵路公司1999年於 青衣城 舉行的歷史展覽. 「地下鐵路公司於1975年根據地下鐵路公司條例》(《 香港法例 》第270章成立法定資本為20億港元 [1] ,作為一家法定法團在香港建造及經營一個集體運輸鐵路系統並由 財政司 法團以 信託 形式代表當時的 香港政府 全資擁有,而且採取審慎商業原則運作,配合本地的公共交通運輸需求。 於1979年地下鐵路首段落成啟用。 政府在1981至1995年期間多次增加該公司的法定資本至327億港元 [1] 使地下鐵路公司可應用資本以興建包括 機場鐵路 在內的鐵路。 而其他行車綫相繼於1982年及1986年啟用。

  5. 2023年8月25日 · HL Stevens 製作的一組卡片描繪了一個被奴役的人從在田野裡工作到逃跑的過程來自國家公園管理局. 在研究美國奴隸制的黑暗歷史時地下鐵路是一個無所不在的術語大多數人都聽過這句話大多數人對其目的也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幫助被奴役的非裔美國人 逃離南方 。 然而真正的地下鐵路是美國和加拿大各地人民為幫助那些尋求自由的人所做的複雜努力。 這是一個秘密而複雜的網絡,幫助被奴役的人們逃離並在另一邊重建生活。 本文將簡要探討地下鐵路:它的歷史、營運、領導者和遺產。 地下鐵路的歷史. 廢奴主義者列維·科芬 (Levi Coffin) 與喬納森·凱布爾 (Jonathan Cable) 等逃亡者一家在漢密爾頓大道自由之路上合影.

  6. 2021年7月24日 · 這是什麼概念? 鄭州要有效防禦這場大水要建一個起碼面積大如西湖300倍的地下去水城但有這可能嗎? 那有什麼最好解決方案? 亮點來了,美國一個公共乘客權益組織發言人向《紐時》表示,我們想徹底保護洪水不入侵地鐵是不可能的。 我們何不換個方法思? 「對公共汽車和自行車道進行投資,當地鐵被洪水淹沒時,它們可以作為替代的公共交通方式。 自然防禦也可以提供緩解。 荷蘭鹿特丹沿電車軌道種植綠植,使雨水能夠被土壤吸收,並減少熱量。 地鐵是都會象徵,是城市化不可或缺的基礎建設,不過,自疫情期間,歐美回復騎自行車出行,避免擠滿人交通工具傳播風險,同時令大家再次發現「最具彈性、破壞性最小、低成本、低碳的交通方式」。

  7. 香港地鐵 (英語: Mass Transit Railway , MTR )曾經是 香港 兩大 鐵路集體運輸系統 之一,已在2007年12月2日的 兩鐵合併 中,和 九廣鐵路 合併成 港鐵 。 自1979年開通至2007年兩鐵合併期間,香港地鐵是由地鐵有限公司(現稱 港鐵公司 )營運的鐵路系統網路,有8條路線,全長91.0公里 [3] ,共53個車站,其中14個為 轉乘站 。 網路 [ 編輯] 截至2007年12月2日 兩鐵合併 前,香港的地鐵系統網路全長91.0公里,包括超過12.91公里長的隧道 [4] 。 而53個車站中,其中10個為地面車站,8個為高架車站,其餘35個則為地底車站,建於距離地面12至37公尺之下。 (最深為 鰂魚涌站 (下層月台),深42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