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校外評核(外評)是輔助學校自評的一項恆常措施,教育局會按「校情為本,對焦評估」的原則進行外評,旨在核實學校自評的成效,並為學校提供改善建議。.

  2. 2024年5月17日 · 整體學校的外評表現,蔡若蓮表示,報告的總章節反映學校用心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元的學習經歷,包括STEAM教育的學習活動;另一方面,外評隊伍亦按校情給予學校改善建議,如加強科目和組別之間的協作,提升課堂的提問和回饋技巧。

  3. 2023年9月22日 · 不在學校工作的讀者,或許不太了解甚麼是外評,筆者以下將嘗試作簡單的介紹(由於篇幅關係,只提外評期間的工作)。 首先,外評隊伍是由教育局人員及前線學校人員組成,而外評日數是介乎3至5天。

  4. 2024年5月17日 · 外評報告總結章節內容包括校情、學校特色、重點工作的主要優點,以及外評隊伍對學校作出的改善建議。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在社交專頁表示,上載到教育局網頁的總結章節,是整份報告的最後一個章節,簡明扼要地闡述校情、學校特色、學校重點工作的主要優點,以及外評隊伍給予的改善建議;相關的優點和建議與整份報告的內容互相呼應,讓大家能快速掌握學校的情況。 她強調,總結章節的篇幅長短和改善建議的多寡,會因應校情和學校發展需要而略有不同,不宜以此進行比較。 在改善建議方面,有個別學校須加緊步伐推展STEAM教育、國民教育及國安教育。 另外,學校應因應學生能力不俗,增強學習的挑戰性,並善用引發思考的提問和具體回饋,幫助學生發揮潛能。 亦有學校需要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推動教師訂立明確的預期學習成果。

  5. 2024年5月17日 · 外評報告總結章節內容包括校情、學校特色、重點工作的主要優點,以及外評隊伍對學校作出的改善建議。 在改善建議方面,有個別學校須加緊步伐推展STEAM教育、國民教育及國安教育。 另外,學校應因應學生能力不俗,增強學習的挑戰性,並善用引發...

  6. 校外評核方法. 1.1 外評隊伍於二零一九年十一月及十二月到校進行外評,核實學校的自我評估工作及其對學校發展的影響,並提供建議,以幫助學校持續改善及發展。. 1.2 外評人員透過下列方法了解學校的情況: − 訪校前及訪校期間細閱及分析學校提供的文件和資料 ...

  7. 5 天前 · 教育局自上月起已公開20間中小學外評報告總結章節,學校上載報告全文披露,當中3間特殊學校在國民教育方面均須改善,其中有中度智障學校常識科被指無涵蓋憲法、基本法,僅個別科目能夠連繫國安教育,被形容「進展

  8. 3 天前 · 教育局近日上載第二批共10間學校的外評報告總結,引起外界關注報告的部分內容,包括批評學生唱國歌聲線細弱,以及對特殊學校的國安、國民教育的評論等,在社會上掀起討論,教育局昨發表文章解說,強調外評報告對學生奏唱國歌聲線的評論,是期望學生能更展現對國家的認同和歸屬感。

  9. 2024年5月18日 · 【明報專訊】教育局會派員到學校檢視學校運作及表現,並發出「外評報告」,教育局稱為進一步提高學校的透明度和體現學校問責精神,由2023/24學年起公開上載外評報告的總結章節。

  10. 4 天前 · 上月起近20間中小學已在教育局鼓勵下陸續披露校外評核報告全文內容,當中涉及國民教育內容備受爭議。 教育局發文反駁指,特殊教育目標是確保所有特教生獲得公平對待,局方要求是基於特殊學校與普通學校學生可享相同學習機會,對於有市民質疑要求就讀特殊學校的學生學習《憲法》、《基本法》和國家安全教育是「矯枉過正」,局方深表遺憾。 另有多於1間學校外評報告亦指學生唱國歌「細聲」,局方解釋相關評論目的是協助學校完善國民教育工作,讓學生在升旗禮更能展現對國家的認同和歸屬感。 教育局今日(26日)於網頁發表「政策正面睇」文章,指近日有媒體及市民只聚焦外評報告中的「小部分內容」提出質疑,包括有關學生於奏唱國歌時聲線微弱,以及特殊學校課程規劃未涵蓋國民教育應有元素,局方逐點解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