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4日 · 沉浸式體驗掀起熱潮,康文署將於東九文化中心室內空間「展隅」舉辦沉浸式互動體驗「環遊角落」,由藝術團體XRT策劃,以藝術科技及聲效,配合影像,還原舊日公共屋邨、大排檔及茶餐廳面貌,以及街上小販叫賣、小孩在走廊嬉戲的聲音,市民可 ...

  2. 2021年11月11日 · 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周五(12日)開幕,運輸署提醒前往參觀的市民,可選乘下列公共運輸服務前往M+博物館。. 需 步行往返 M+博物館的公共運輸服務:. 港鐵 至九龍站(E出口)或柯士甸站(D出口). .途經西區海底隧道的20多條 隧巴 路線(於西區海底 ...

    • 不「離地」的塗鴉創作
    • 藝術展帶動市民思考日常生活
    • 藝術與多元化社會

    社區建立的初衷是分享共同經驗,從而將不同群體和獨特的活動形式結合一起。近年深水埗備受藝文界歡迎,主因是社區的歷史背景深厚。2016年的HKwalls街頭文化藝術節選擇在深水埗舉行,啟動該區活化過程。HKwalls邀請海外藝術家在區內商店鐵閘及大廈外牆畫上與社區或香港有關的塗鴉,藝術家的牆畫創作很多以曾經於深水埗興盛的布業、五金舖、玩具店等為主題,亦有一些塗鴉以香港特色的廣告貼紙和李小龍為主題。這些塗鴉既美化舊區面貌,亦能反映深水埗特色。因為與社區有緊密關係,塗鴉創作並不「離地」。 對大部分中小同學而言,校園就是他們生活的小社區,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連續3年與保良局合辦「創藝@校園」(Arts@School)美化校園計劃,在全港20多間中小學開展美化校園創意活動。為期數月的活動為在校師生...

    教大同學們先後在2019年1至2月及2021年5月,於K11 Art Mall舉行由他們親自策劃並製作的藝術展「玻璃活」及「日.紙」。前者主要以玻璃作媒介,去創作一系列與生活有關的藝術品,例如利用玻璃拼製來模擬一棟高樓大廈與抹窗工人,及利用回收玻璃製作有趣的裝置,引領觀展人思考環保。而「日.紙」則以紙為主要媒介,同樣以藝術探討生活日常,例如利用紙皮製作大型面具反映疫情對人的心理影響,亦有同學利用廢紙創作敲擊樂器。這類型的社區藝術有助加深人們對日常生活的理解,促進人與人對話、交流與情感聯繫,進而以一種感性方式重塑社區情感空間,尋求改變的契機。 受疫情影響,不少人都會網上購物,卻因而引致送貨包裝廢物增加的問題。教大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與環保組織「環保觸覺」在618上海街舉辦了名為「購.勿奢Wrap...

    社會學家貝克爾(Howard S. Becker)在《藝術界》(註2)一書指出,藝術具有社會性。從社區藝術的理論和實踐發展中可清楚看到,社區藝術源於特定的社會需求,並通過藝術方式將這些需求轉化為具體、集體的行動。 教大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今年將與香港旅遊發展局合作,在西九文化區舉辦名為「西油記」的社區藝術展覽,旨在讓市民和世界各地旅客更深入認識位於香港西九龍的各社區,包括油麻地、佐敦和西九文化區。參與的教大同學將會到西九龍區以外的中小學主持工作坊,及帶領學生遊覽西九龍區內的歷史建築和文化足迹,讓區外學生認識西九龍區的文化和歷史。教大同學亦會與中小學生一起製作相關藝術品,並在展覽中展出,其間通過協作與集體創作進行反思,創作過程強調和尊重獨立個體的共同實踐。這種模式可以使人們聆聽不同聲音,這是多元...

  3. 2024年6月27日 · 施俊輝稱,本月中與課程發展議會主席潘偉賢,以及40位學者、校長等教育界人士前往上海,了解當地在數學和科學教育方面的最新發展,以及國家推動創科教育的經驗,其中包括與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復旦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以及上海兩所中小學的 ...

  4. 2024年7月9日 · 教育局長蔡若蓮喺活動上致辭,話局方以「立德樹人」為目標,培養年輕一代厚植家國情懷,仲會持續改善各項內地交流和考察計劃等,幫學生「把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結合起來」。

  5. 2022年5月25日 · 本文探討有關定義、文化功能、香港文化特點優勢、政府近年文創政策、產業發展遇到的主要問題(包括扶助微創業、文創園區與產品、本土文化輸出)、「十四五」規劃與大灣區契機、學校教育角色等。

  6. 2024年6月2日 · 市建局預料於今年10月推出中上環首個「城蹤遊」,將設3條主題導賞路線,分別涵蓋歷史與建築、飲食與社區風貌及藝術文化,料將舉辦約40個導賞團,供超過500名市民及遊客免費參加。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