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貫通新界東西的單車徑網絡 全長11公里連接元朗至上水的單車徑已於2020年9月開放予公眾使用,標誌整段60公里長由屯門至馬鞍山的新界單車徑主幹線落成。該單車徑網絡西起屯門,途經元朗、上水、粉嶺、大埔和沙田,東達馬鞍山。

  2. 天水圍 其他地區 圖 例 公眾可使用單車泊車位置及數目 單車徑 單車斜路 / 單車隧道 / 單車穚 如想觀看以上文件,請下載 Acrobat Reader。 ...

  3. www.ntctn.hk › tc › track-section-tuen-mun-to-yuen-long新界單車徑網絡

    路線圖. www.hkemobility.gov.hk. 你可使用出行易網站/流動應用程式以規劃騎單車路線. 新界單車徑網絡 屯門 – 元朗段(屏山文物徑/天后橋/藍地大街/青松觀/妙法寺/濕地公園/天水圍公園) Watch on. 複製分享連結. 屯門 – 元朗段. 屯門、元朗及天水圍的生態、景致和美食帶來無限驚喜。 流浮山是馳名中外的海鮮勝地,每逢假日吸引了大量市民到訪,品嚐海鮮、購買手信及觀賞日落。 至於元朗,自元朝末年起,已有人聚居,因此區內有不少有關當地宗族文化的歷史古蹟及懷舊文化。 如想了解香港的原住民歷史和宗族文化,不妨踏上屏山文物徑,走訪當地祠堂、廟宇、庭院和古塔;亦可參觀青松觀和妙法寺等名勝古蹟,享受清幽寧靜的環境,以收洗滌心靈之效。

    • 天水圍站 <> 濕地公園
    • 天水圍站 <> 屏山文物徑
    • 單車安全守則重點
    路線: 天水圍站 (西鐵) > 天盛 > 沿天瑞徑 (沿河) > 流浮山消防局 (過馬路) > 濕地公園
    距離: 約5公里
    注意

    鄧族定居屏山後,先後建立了「三圍六村」,即上璋圍、橋頭圍、灰沙圍,以及坑頭村、坑尾村、塘坊村、新村、新起村及洪屋村, 並興建多所傳統中式建築如祠堂、 廟宇、書室及古塔等,作為供奉祖先、 團聚族群及教育後人之用;又傳承不少傳統習俗,例如各項節慶儀式。這些不但象徵鄧族的民俗文化,同時亦反映新界的傳統風貌。(詳見古物古蹟辦事處) 1. 天水圍站後面的聚星樓,已屬文物徑一部份 2. 文物徑的歷史建築分佈於屏山一帶村落,村內沒有正規單車徑,可沿馬路慢慢踩 3. 文物徑部份建築物有開放時間,遊覽前請參考官方網頁 3.1. 屏山鄧族文物館暨文物徑訪客中心 3.2. 洪聖宮 3.3. 述卿書室前廳 3.4. 覲廷書室 3.5. 清暑軒 3.6. 鄧氏宗祠 3.7. 愈喬二公祠 3.8. 仁敦岡書室 3.9....

    踏單車前
    踏單車時
    疫情期間,請嚴格遵照政府的防疫措施,防止病毒散播人人有責。
    請細讀運輸署《騎單車安全提示》
  4. 2013年11月27日 · 元朗 - 天水圍一段單車徑,主要是居民踩單車穿梭兩區為主,反而沒有很多人會選擇此路作為消閒路線。 其實,這條單車路線雖然對一些單車老手會比較沉悶 ( 沒有高低起伏的道路 ),但天水圍河畔的風景著實不差,而且也可以到濕地公園 「到此一遊」!

    • 天水圍單車徑路線圖1
    • 天水圍單車徑路線圖2
    • 天水圍單車徑路線圖3
    • 天水圍單車徑路線圖4
    • 天水圍單車徑路線圖5
  5. 其他人也問了

  6. 主要單車徑路線及泊車地點. 有關主要單車徑路線及泊位地點的最新資訊,請參閱香港出行易網頁︰ https://www.hkemobility.gov.hk/tc/cycling/search. 單車資訊中心.

  7. 天水圍至流浮山單車路線: 1) 起點:天水圍西鐵站. 2) 進入屏山文物徑 (check point 1),參觀後折返. 3) 沿外環單車徑 (天慈路及濕地公園路),進入天葵路到龍園 (check point 2) 4) 折返至濕地公園路,左轉. 5) 沿天影路,進入深灣路. 6) 直踩至流浮山 (check point 3) 沿途風景. 屏山文物徑古建築群 (聚星樓)/ 亭台樓閣、小橋流水 (龍園公園) 活動; 踩單車/ 參觀古蹟/ 拍照/ 逛公園/ 食海鮮. 時間: 4小時. 屏山文物徑 (Check point 1) 龍園 (Check point 2) 流浮山 (Check point 3) 資料及圖片來源:互聯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