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2年11月14日 · 品茶三步驟 人生同意境. 「品茶,你如何理解品字的三個口? 」在鍾爵麟的茶藝工作室中,他以嫻熟的技巧泡出三杯生普洱茶後拋出一個大多數人並未關注,也不知如何回答的問題。 指著一杯顏色清澈的茶,他說,第一個口在於「觀色」,年限不長的生普洱顏色略顯黃綠;第二個口在於「聞味」,生普洱有穩重深沉的木頭味,不似熟普洱帶有果香和菊香;第三個口在於「品韻」,略有點苦甘味是生普洱最大的特點。 「這是品茶的三個基本步驟,與品位人生有著相同的意境」。 原做機械業 浙大學農科. 現年40歲的鍾爵麟本職是在香港及內地從事機械設備製造業,2003年,一個偶爾的機會,他開始接觸茶,並對茶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為了深入了解這個行業,鍾爵麟毅然決定重歸學堂拿起課本,目前他是浙江大學農業科山茶科方向的一名本科生。

  2. 2002年1月22日 · 【推薦】 【關閉】 [2002-01-22] 二三十年代的茶樓. 放大圖片. 二三十年代得雲茶樓的宣傳招紙,時價為一百元。 在一九二 至三 年代,港島中上環已有不少茶樓,現將分佈於幾條主要街道之較著名者,由東至西臚列如下: 威靈頓街,有大景象萬國、南園、三多(後改為襟江)。 皇后大道中,有馬玉山(後改為高陞)、高陞(後改為金城)、蓮香、慶雲、得雲、杏花樓、武彝仙館(後改為富隆)及金山樓。 皇后大道西,有得男、正心。 位於永樂街的有如意(後改為清華閣)和添男。 德輔道中則有第一樓、美洲酒店天台、樂園、雲泉、怡園(後改為金龍)、仙境、新紀元、鳳城(後改為「順德」、再改為「珠江」),加上鹹魚欄的「雲香」(後來遷往皇后街對正的皇后大道西)。 還有位於永吉街的萬發茶室和陸羽茶室

  3. 2018年3月7日 · 2018-03-07. 香港茶道協會會長葉榮枝在位於香港公園的茶館樂茶軒向記者介紹。 春節期間,記者走訪了香港的茶軒和茶藝會,體驗了茶文化在香港的發展。 狗年大年初四正好是雨水節氣,位於香港公園的茶館樂茶軒選擇這天開始新春營業。 樂茶軒的設計充滿中國傳統文化特色,匾額上「樂茶軒」三個字,由國學大師饒宗頤所題。 進入樂茶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葫蘆形狀的門,上面貼着一副新寫好的對聯「樂韻潤物如春雨,茶香頤人若好風。 」這副對聯正是樂茶軒的主人葉榮枝所書。 葉榮枝,現任香港茶道協會會長。 他介紹,以中國茶文化為主題的樂茶軒2003年成立以來,便成為香港的一張文化名片。 這裡的點心以素為主,每天換菜單,不超過20種,而茶一共有180種。 記者看到很多外國人前來品茶和就餐。

  4. 2006年5月27日 · 最近,香港歷史博物館名譽顧問鄭寶鴻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了一個「老照片說故事-香港的飲食場所」講座,介紹了香港飲食場所,包括深受歡迎的茶樓、酒家、冰室、西餐廳、茶餐廳及大牌檔等的歷史及演變故事。 喝不完的茶 說不完的故事. 「香港最早的大酒樓是在1846年出現,在港島西區一帶,主要做晚市生意……」 說起香港飲食場所歷史,鄭寶鴻便有說不完的話,他更拿著一幅幅舊照片,說著一大堆名字,包括杏花樓、得雲茶樓、高陞大茶樓、平香茶樓、得男茶室、大同酒家、陸羽茶室……真佩服他的記憶力可以如此之好。 其實,現時我們常去的酒樓的前身就是茶樓及茶室,有指早在清朝以前就已存在。 過去廣州流行甚麼,香港便跟從。 「以前香港的茶樓,甚至連茶樓的字號都從廣州搬來的,如蓮香、高陞等。

  5. 2016年3月9日 · 寶林 顯然很熟知齊白石,但他比齊白石或比創新一時的張大千或比使用他法的吳冠中更多地,又比自由得炫目的譚思賢(音譯)更有分寸地革新了 ...

  6. 2019年6月18日 · 2019-06-18. 得如酒樓自上世紀20年代起營業,當年除了茶市、小菜及酒席外,地下大堂亦兼賣中西餅食。 得如酒樓2億易手 茶市點心不復再. 舊區物業具重建價值,擁有近百年歷史的油麻地上海街老式茶樓得如酒樓,丟空7年後終獲華南城(1668)非執行董事鄭大報等以2.02億元連同其樓上住宅一併購入。 又一間舊式茶樓成為港人的集體回憶。 香港文匯報記者 梁悅琴.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油麻地上海街372號得如樓大廈地舖連1至4樓,上月下旬獲財團收購,其中地舖前為近百年歷史的老式茶樓得如酒樓,收購價7,000萬元,而1至4樓住宅收購價由2,000萬元至3,000萬元,共涉2.02億元,新買家為時代投資(第三)有限公司,其公司董事為鄭智勳、鄭智豐及鄭大報,其中鄭大報為華南城非執行董事。

  7. 2018年5月4日 · 我相信各位讀者對茶樓 / 酒樓不會感到陌生,隨着時代的變遷,香港的traditional Chinese restaurants(傳統酒樓)少了很多,如在Nathan Road, Mong Kok(旺角彌敦道)的The London Restaurant(倫敦大酒樓),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新式點心店 還是傳統好. 在我年幼時,印象中很多酒樓都擁有像倫敦大酒樓的decor(裝潢),寬闊的大堂packed with(擠滿)round tables(圓桌)、高聳的樓底和金碧輝煌的建築風格。 而現在,隨着dim yum restaurants(點心店)的出現,要吃dim sum(點心)就不一定要到酒樓yum cha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