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一季度香港經濟僅錄輕微增長. 自2018年以來,香港經濟出現逐季放緩,由去年一季度按年增長4.6% 下滑至四季度只有1.2%的增幅,主要是受到中美貿易爭端越演越烈,大大拖累外貿、經濟信心和資產市場表現所影響。. 然而,自2019年初以來,即使中美貿易談判的氣氛 ...

  2. 2020年香港經濟前景展望. 資深經濟研究員 王春新 香港經濟在2019年遭受到“內患”和“外憂”夾擊而陷入十年來的首次負 增長,本地修例風波是引發經濟衰退的主要誘因,對勞動就業造成嚴重影響。 2020年全球經濟和貿易可望有所好轉,中美達成第一階段協議和英國脫歐明朗 化有利於穩定投資者預期,中國內地經濟將更加重視穩增長,並使經濟築底回 穩,惟修例風波仍將是困擾未來香港經濟發展的最大變數。 預期2020年香港經 濟有機會輕微反彈,全年GDP增長1%左右. 一.2019年的回顧. 進入2019年的香港經濟,由於受到內外需求不足的雙重夾擊而嚴重下滑, 並出現了如下五個重要特點: 一是整體經濟十年後再陷衰退。

  3.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銀行(香港)」或「中銀香港」)於2001年10月1日正式成立,是一家在香港註冊的持牌銀行。按資產及客戶存款計算,中國銀行(香港)是香港主要上市商業銀行集團之一,向個人客戶和企業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產品與服務。中銀香港是香港三家發鈔銀行之一。

    • 巨型黃鴨訪港1
    • 巨型黃鴨訪港2
    • 巨型黃鴨訪港3
    • 巨型黃鴨訪港4
  4. 一、三重打擊導致香港承受有紀錄以來最嚴峻的經濟下行之痛. 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爆發並持續出現了四波疫情,切斷香港與世界各地的人員往來,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3.6%的訪港旅遊業陷於停滯。 為控制疫情,香港持續多月實施嚴格社交距離措施,對零售、餐飲食肆、娛樂場所、個人服務和運輸等行業帶來巨大打擊,實體經濟雪上加霜。

  5. 香港經濟與政策處主管 王春新. 近些年來,在內外諸多因素的帶動下,香港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改變,呈現出十分典型的“三元經濟”特徵。 在歷經一甲子最嚴重衰退的今天,深入剖析“三元經濟”結構的具體表現、互動關係及其影響,便於我們準確把握香港經濟未來變化的脈搏,採取有效手段推動轉型升級,使香港經濟駛出淺灘,再度啟帆遠航。 一、“三元經濟”:表現和影響. 第一元是近乎停滯的傳統部門。 包括貿易、物流、零售、製造、建築、旅遊、其他商業支援服務及社會服務等行業,以實體經濟為主。 按要素價格計算,這些行業創造的增加值合共佔GDP六成左右,是香港經濟的主體部份。 但因業務分流、轉移或轉型困難,尤其是創新及科技產業遲遲未能取得突破,因而總體上發展緩慢,無法成為經濟增長動力。

  6. 自香港與外界逐步復常通關之後,海內外訪港旅客迅速上升。. 2023 年首11個月,訪港遊客已突破3,000 萬人次,同比上升超66 倍,帶動了服務貿易的快速上升。. 2023年首三季度,香港服務貿易進出口同比上升24.8% 和21.0% 。. 不過,相比於疫情前高點的2018年,2023 年首11個月訪 ...

  7. 進入 2020 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迅速 傳播蔓延讓本已衰弱的香港經濟雪上加霜,並呈現出如下幾個重要特點: (一)經濟活動急劇減少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香港經濟陷入深度衰退。 為應對新冠病毒的蔓延,全球多個 經濟體持續實施限制跨境活動及社交距離措施,令全球經濟遭受重創, IMF 最新預測 2020 年全球經濟將收縮 4.4%,是自二戰以來最低增速。 作為高度依賴服務業的開放型 經濟體,香港受疫情的影響更大,上半年 GDP 實質收縮約 9%,創有紀錄以來最大半 年跌幅;由於前期基數較低,下半年經濟同比跌幅有所收窄,但全年經濟收縮幅度仍 將達到6% 左右,超過 2009 年全球金融海嘯期間的 2.5% 和1998 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 的5.9%。 居民消費和社會投資顯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