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7日 · 出版: 2020-12-07 11:31 更新:2020-12-07 13:17. 227.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醫生由本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主持絕大部分疫情記者會匯報最新情況。. 昨日6日有消息指出張的丈夫因腦癌病逝。. 張竹君曾創下連續72天不休假的紀錄於丈夫患病 ...

    • 腦瘤六大須知
    • ●惡性腫瘤:生長速度快很多,會侵害及壓迫附近的正常腦組織,影響腦部及身體功能,甚至危害生命
    • ▼患腦瘤高風險因素:(按圖 👇👇👇)
    • ▼腦瘤可引致的併發症:(按圖 👇👇👇)

    1. 腦瘤是什麼? 腦部約分為大腦、小腦和腦幹,而大腦扮演人體機能總指揮,由兩個橢圓形半球組成,每個半球有四個組成部分,包括額葉、頂葉、顳葉及枕葉,各自控制身體不同的機能。當局部腦組織發生不正常的分裂增殖,會形成瘤塊,出現腦腫瘤。 2. 腦瘤等於患腦癌? 據香港防癌會,腦癌並非常見癌症,每年新症維持約200多宗。為什麼有些患者進行「開刀」手術後便痊癒,部分患者則會不斷復發,甚至奪去性命?其實腦瘤只是一種統稱,可分為不同種類的腦瘤,嚴重程度亦不一。腦瘤有機會是良性腫瘤,也有可能是惡性腫瘤(即俗稱腦癌)。

    腦部空間有限,當空間被腦瘤佔據,便會壓迫正常腦組織,影響腦部各項功能,即使是良性腦瘤也不能掉以輕心。 3. 腦瘤的高風險因素是什麼? 腦腫瘤的成因至今未明,惟少數病例相信與先天性、遺傳或化學因素有關。以下的高風險因素或會增加患上腦腫瘤的機會:

    4. 腦瘤常見症狀包括頭痛、失平衡? 腦瘤先兆一般難以察覺,有部分患者更是毫無徵狀,往往在身體檢查時,或症狀發展得和中風相似,例如手腳無力、言語混亂、臉歪嘴斜才感到異常。 再者,腦部不同位置負責不同的功能,所以徵狀都與腫瘤位置、性質及大小有直接關係。舉例而言,良性腦瘤長在運動區附近,有機會壓迫到掌管運動的腦區而造成患者肢體無力,手腳無法活動。又或腦瘤長在腦下垂體,可能會影響內分泌,使女性的月經失調。

    6. 腦瘤有什麼檢查方法? 如果出現上述腦瘤病徵,應及早檢查。常見腦瘤檢查包括臨床檢驗、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掃描、正電子掃描、血管造影、光譜圖掃描、腦部活組織化驗等。 懷疑罹患腦瘤時,醫生會安排以下檢查: 神經學檢查:檢查平衡、肌力、協調、反射、視力、聽力;預測哪個腦內部位受損。 影像學檢查:最常用來評估腦瘤的影像檢查是核磁共振攝影。如果懷疑腫瘤來自其他器官轉移,那就會針對某些部位做影像檢查,像安排胸部或腹部電腦斷層檢查是否有肺癌或腹內腫瘤,安排乳房超音波及乳房攝影檢查是否有乳癌,或是做大腸鏡檢查是否有大腸直腸癌。 相關文章:【癌症】頭痛持續亂說話腦瘤10大徵狀 或因5類癌症轉移到腦引致 腦瘤暫未有預防方法,但大家也有一些可避免的腦瘤高危因素,如輻射物、甲醛、氯乙烯和丙烯,若懷疑出現病徵應及早...

  2. 2020年12月6日 · 社會新聞. 消息張竹君丈夫不敵癌魔離世. 撰文:陶嘉心. 出版: 2020-12-06 23:00 更新:2020-12-07 05:38.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由年初爆發至今絕大部份的疫情記者會都由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醫生匯報最新情況不過張竹君由周六5日連續兩日未有出席記者會通報最新疫情。 消息指,張竹君的丈夫今日早上(6日)因病辭世。 + 2. 今年11月1日,《香港01》引述消息指 ,張竹君與丈夫同任職醫生,二人均為基督徒,惟丈夫去年確診腦癌後,接受多次手術仍未見好轉,故張竹君連月來除了應付疫情,更不時到醫院探望丈夫。 當時有消息指,張的丈夫情況有轉差,一直在威院的深切治療部接受治療,令不少與二人相識的親友都十分擔憂。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2年9月24日 · + 1. 歐家榮於第五波疫情曾傳確診. 除張竹君外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亦於2020年12月5日加入記者會的幕前工作。 兩位醫生風雨不改,輪流與醫管局的醫生代表一同主持記者會,匯報最新疫情。 而歐家榮更於上月底曾傳出確診消息,一度缺席430,其後相信是病癒「復出」,惟他在記者會上拒絕透露自己是否曾染疫。 2020年12月5日歐家榮醫生首次出度430記者會,當日他穿便服「上陣」,形象與日後的西裝look有很大分別。 張竹君曾自爆「唔係工作時間最長嗰個」 雖然張竹君是主持430的老手,但亦有說錯話被網民揶揄的時候,其中經典一幕是本月1日的疫情記者會上,當她回應兒童使用疫苗通行證問題時,一時口誤說出「冇電話可以用手機」的金句,翌日要為此認錯。

  5. 2021年7月1日 · 抗疫領軍人物之一的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連續兩年都未上授勳名單不過其下屬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就獲得嘉許疫情爆發以來多數都由張竹君主持記者會歐家榮去年底首次露面後兩人輪流交代疫情最新發展資料顯示張竹君早在2012年時雖未上授勳名單但同日的太平紳士名單則有張竹君上榜。 另外,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護理計劃)李立業及伊利沙伯醫院內科感染及傳染病科主管胡德超亦榮獲獎狀。 李立業在第三、四波疫情嚴重時,兩三日內就將亞博館變身成社區治療設施,接收確診病人。 胡德超就在臨床上照顧確診者,而其部門醫生新冠疫苗接種率更達百份之百。 2021年授勳全名單 . + 70. 太平紳士委任 . 另外,本身是牙醫的香港電台顧問委員會前主席陳建強,獲頒授銀紫荊星章。

  6. 2023年11月3日 · 王詩雅跌傷後出庭 稱疑有媒體扮衞生署 要自稱張竹君者核實身份. 撰文:凌子淇. 出版: 2023-11-03 19:53 更新:2023-11-03 20:24. 榮源茶行太子女王詩雅出席「洪門宴」後涉嫌虛報行蹤案續審,王早前在法庭外跌倒,事隔11天,她今 (3日)由他律師攙扶上庭。. 王繼續作 ...

  7. 2020年12月18日 · 一名62歲住大圍美林邨美桃樓女病人,在獲告知安排檢疫後3日,被發現倒斃於家中。 另外呈初步陽性日前離世的李偲嫣丈夫謝鋮浚已出現發燒病徵但事隔2日至今仍未獲送往檢疫中心隔離。 輪候檢疫中心良久 張竹君同事已緊急做緊其他部門都幫手加速. 兩宗個案反映緊密接觸者輪候檢疫中心需時,令人關注流程安排問題。 就謝鋮浚的個案,張竹君解釋整個流程涉及人手和車輛調配、與病人預約時間、處理寵物等,「好多人手安排,同事已緊急做緊,其他部門都幫手加速。 」她又指,每宗確診個案,署方均會盡力聯絡緊密接觸者,呼籲先留在家,並會安排檢疫。 她續指,若個案有不適,會給予電話聯絡,但她呼籲若情況緊急,應召喚救護車,「唔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