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26日 · 正正因為胰臟癌無特別病徵不少患者確診時都已擴散屆末期部分病徵是消瘦上腹位置有陰陰痛」、胃痛以及背痛。「反射至背部是因為胰臟與背部的神經綫屬同一路向有機會令人難以分辨哪個位置是源頭胰臟出事卻誤以為是背痛

  2. 2019年5月6日 · 保險. 發布時間: 2019/05/06 16:12. 最後更新: 2019/05/06 16:12. 分享:. 為何肝癌是「King of Cancer」?. 私院治療方法花費多少?. 肝癌是本港第3號癌症殺手,因患病初期沒有明顯病徵,逾7成人確診時已不能做手術,其中4成屬晚期,過往存活率僅3個月至半年,故有 ...

  3. 2020年10月25日 · 最後更新: 2020/10/26 12:39. 分享:. 第四期大腸癌 5年存活率不足1成.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首度公布癌症存活率數據,收集2010至2017年確診女性乳癌及腸癌個案期數等資料,並分析至2019年底的存活統計數據。. 數據顯示,乳癌及大腸癌患者5年存活率分別為83.2%及50. ...

  4. 2018年12月15日 · 網絡資訊發達不少癌症病人在確診後因為不盡信醫生的治療方案往往拖延一兩個月才就診錯過治療黃金時期不少人對癌症的治療方法存在誤解你有否曾相信以下謬誤根據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謝耀昌的經驗分享

  5. 2020年9月2日 · 雖然全球癌症發病率明顯上升,但多年來死於癌症的人數有逐漸下降的趨勢。 死亡率的逆轉,主要得益於基因治療、精準醫療和人工智能互相結合,在診斷和治療方面取得的巨大醫學進步。 人工智能通過分析數以百萬計的基因數據和患者結果,可以確定腫瘤基因、癌症生長和特定藥物之間的新關係。 因此,癌症患者接受「一刀切」的化療和放射治療方案可能已經成為過去。 相反,醫生們趨向轉為精準醫療,根據患者和癌症腫瘤的基因檢測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這樣一來,醫學專家就可以為患者提供最合適的藥物或治療方法。 延年益壽. 隨着老齡人口比例的增加,慢性病的發病率愈來愈高。 因此,讓醫療專業人員能夠持續監測老年人健康狀況的輔助技術在未來將變得更加重要。

  6. 2021年7月17日 · 鼻咽癌是本港最常見的頭頸癌,每年約有900宗新症,屬最具侵略性的頭頸癌之一,癌細胞經常轉移至淋巴結及其他器官。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謝耀昌表示,鼻咽的位置十分隱蔽,早期有機會沒有明顯病徵。 要檢測當事人有否鼻咽癌,需用內窺鏡通過鼻孔至最盡頭才看得到。 有數據顯示,約8成沒有接受癌症篩查的患者,確診時已屆中晚期。 部分早期鼻咽癌徵狀除了不明顯外,有時更會與傷風感冒病徵相似,例如有單側頭痛、鼻塞、耳鳴或鼻腔分泌物。 「不一定每個患者都有分泌物或帶有血絲,多是腫瘤較大時才有此情況。 若腫瘤接近頭顱骨底部,侵蝕頭髗骨底,會有頭痛及壓住神經綫,導致面癱或影響面部肌肉。 」此外,鼻咽癌最常擴散至頸部淋巴核,很多時患者觸摸頸兩側的淋巴硬硬的又不痛,有機會是「不好」的淋巴。 【香港每8個人有1個患偏頭痛!

  7. 2021年3月17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1/03/17 15:41. 最後更新: 2021/03/23 15:06. 分享:. Netflix美劇《紐約新醫革命》. 相信不少觀眾都是因為 《紐約新醫革命》(New Amsterdam)首兩季近期在Netflix上架,才發現這齣在美國已播至第3季的醫療劇。. 改編自全美歷史最悠久的公立醫院前醫療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