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20日 · 神識從何處捨離,就立刻在那裡形成中有,死與中有猶如天平的兩頭,秤左邊低時就是右邊昂起之時。 比喻捨識之時便是中有形成之時,中間沒有一剎那的間隔。 午二、成辦中有之因. 依二種因,謂我愛已生故,無始樂著戲論已熏習故,善不善業已熏習故。 依二種因成辦中有:一是我愛已生的緣故;二是由於無始以來樂著無義戲論、虛妄分別的緣故,熏習成種子,能生所依所緣諸差別事。 由於善不善業造作增長熏習力,因此能感五趣異熟的自體。 無始以來生死流轉,都是由這二種因力而成辦中有的。 唐譯是這樣的:“云何生? 由我愛無間已生故,無始樂著戲論因已熏習故,淨不淨業因已熏習故,彼所依體,由二種因增上力故,從自種子,即於是處中有異熟無間得生。 午三、中有身形等. 又此中有,眼等諸根悉皆完具,當生何趣即彼身形。

  2. 2020年5月6日 · 第一、有增上顧戀意樂,也就是內心當中非常強烈地貪著。 有很多人只顧自己,處處以「我」為出發,這是最難以觀察、最難以拔除的。 其實很多人有很好的腦筋,但是他的腦筋一天到晚在「我」的身上轉,這個就是顧戀其身,還有對身外財物等諸有的顧戀。 如果是增上的顧戀意樂,那麼一定現法受,這是惡的。 第二、增上不顧意樂就是反過來,以很強烈的無貪無瞋無癡的意樂,處處不為自己而為了利益別人。 這個跟第一種恰恰相反,第一種是惡法,這是善法,這個也是現生受。 前二種是對自己來說,增上顧戀自己的身體等,或不顧自身而助人,以下是從對象來說。 如果以很強盛而且不斷加強的心(增上就是不斷地加強)來損害別人,就會現法受,這是惡的。 反過來,增上慈悲也是現法受,而這是好的。

  3. 2015年5月30日 ·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與迴向文.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合掌三稱三拜).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 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

  4. 我實在覺得牠很有趣,像與人交談一樣,於是我叫牠「傾偈 」。 今日,我夜晚回家時,遠遠已見傾偈貓坐在我家門前的梯級 。 本想走過去摸牠,但又怕嚇倒牠,我一走近,牠就急急走開 。

  5. 若從誰所聽聞受持,施戒忍進定慧相應,或是集積菩薩正道資糧相應,一四句偈應如法恭敬尊重此阿闍黎。 隨以幾許名句文身開示其偈,假使即於爾所劫中,以無諂心,以一切種,利養恭敬及諸供具,承事供養此阿闍黎。

  6. 2018年10月21日 · 二、何謂因果? (一) 因果者,簡單說「因即前因,果即後果」。 有前因發生才有後果形成,這前因. 後果簡稱「因果」。 (二) 因果者,因則因緣,果則果報,「因緣果報」簡稱「因果」。 而因緣果報發生還. 須有助緣存在,否則難以形成。 例如違規超速,若無警察在場或路邊自動照相. 取證,縱然開車違規也不會被罰,警察等就是”助緣”。 因緣果報之理,正如一顆種子埋於地下發芽結實般,種子埋於地裡,可謂種了. 因,成長後開花結果,可謂得了果。 然而要成長開花結果,還須要有充足水分, 適當溫度,流通空氣,這三者即是助長種子萌發成長的助緣,缺一不可。 三、因果定律之內涵: 因果是一項定律,它左右一切人生際遇變化。 因果定律內涵有二,即: (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二)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

  7. 2015年5月12日 · 臺語學院,即日推出「臺灣俗語、臺語孽恝俗語(歇後語)、臺灣謎猜、臺灣唸謠」等,相關臺語的資料之匯整編校。. 誠邀各方朋友,共襄盛舉。. 阿文會先將所收集的,依字頭順序排列,每日發表一篇——. 若朋友知所欠缺,還請高抬貴手,留言跟帖!. 日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