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8月23日 · 「心」,義為「集起」,就是積集種種善業和不善業的「習氣」所在。 「習氣」是種子的異名。 我們的內心,平日受外來的「六塵」緣影所薰習,使遺留下來的「習氣」種子在心內,積聚一起,含藏不失,亦不滅壞,將來遇到外緣的激發,又會生起現行的果法。 所以在唯識學上,把這心名「阿賴耶識」(藏識),就因它能含藏受薰的種子功能,永遠不會失壞,因此得名為「心」。 識. 但是這心內的許多種子從何而來呢? 是從前「六識」的攀緣外境而來的。 所以從「六識」攀緣方面說,又把這心叫做「識」。 「識」的主要意義是「了別」為性。 「了別」有粗有細。 粗的「了別」多在前「六識」,細的「了別」則在「七識」和「八識」。 現在說的前「六識」是以「了別」為性的,因它善於攀緣外境,側重在所能對的境界。 起內在的生起能「了別」的認識功能。

  2. 什麼? 亞歷山大·伯金博士, 馬特·林登 00:05. 心是能獨自且主觀對某事物的體驗它總是時時刻刻變動。. 「心」的概念難以捉摸,而且不同語言當中又有不同意思。. 佛教詞彙中的心,梵語叫 支打 ,有很廣泛的意義。. 它包括了感官知覺、具體或抽象的 ...

  3. 2022年7月4日 · 第一集課程內容:00:00 法會因由02:55 心是什麼?08:30 性又是什麼?

    • 61 分鐘
    • 57.8K
    • 動容軒 般若講堂
  4. 2022年10月24日 · 什麼是心|淨空老法師開示. 「心」是自己,這個說法往往把我們說迷惑了。 為什麼迷惑? 因為我們一向都認為這個「身」是自己。 心在哪裡? 佛法常常舉出夢境做比喻,夢從哪來的? 自己心變現的。 夢裡面當然有自己,夢中所現的一切人物還是自己。 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夢中境界哪一個不是你自己? 原來就是一個自己。 夢裡遇到一個冤家對頭,跟他吵一架、打一架,醒了之後,真是無聊,自己打自己。 自己是自己心變的,冤家對頭還是自己心變的,打了一架豈不是自己打自己嗎? 哪有這回事情! 《楞嚴經》上說:「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釋迦牟尼佛感歎,眾生迷惑顛倒,不曉得自己心量之廣大,不曉得自己真心的功能。 所以凡是明心見性的人,一定是一片慈悲;迷惑,在裡面分界限,就有分別、執著,就有無量無邊的妄想。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意義和由來
    • 心經的特點與身心療癒
    • 「心經」全文
    • 「心經」全文(英文版): The Heart Sutra in English
    • 解讀心經: 心經全文翻譯及解釋
    • 多唸「心經」的好處
    • 如何活用《心經》
    • 結論
    • 參考資料

    「心經」是佛教有名的經典之一,又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其中的「般若」是指智慧,「波羅蜜多」是指得到解脫的方法,「般若波羅蜜多」的意思是培養智慧和追求解脫。 「心經」最早來自公元1世紀的印度,但最後版本是唐玄奘在公元7世紀翻譯成中文。雖然很短,只有260多個字,但卻包含了佛教中最重要的教義和修行方法,因此也非常深奧。

    「心經」特別的地方就是簡潔易懂,但是內容卻非常深刻,包含著哲學和禪宗的思想。 透過簡短的文字,它傳達了佛教最重要的教義,展現了佛陀的智慧和慈悲,具有極高的宗教和文化價值。 對於佛教徒來說,《心經》是修行菩提心和開發智慧的重要工具,因為它闡明了無我、無相、無願、無住 等佛法真理,能夠引導人們從執著中解脫,淨化心靈,達到超脫的境界。 除了佛教,「心經」在道教、儒教、民間信仰等各種文化傳統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近幾年來,隨著身心靈療癒、冥想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到「心經」,感受到它能幫助療癒身心、平衡情緒、增進智慧等功效,成為身心健康和心靈成長的重要幫手。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When the holy Bodhisattva Avalokitesvara had truly grasped the transcendent wisdom, he realized that visible form is only illusion. The same applies to its perception, to its names and categories, to discriminative intellect and finally even to our consciousness. They are all illusion. With this realizaton he was beyond all sorrow and bitterness. D...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1. 觀自在菩薩: 不受約束地觀照覺察,就是解脫。 2.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深入修行智慧、幫助實現解脫的方法,到了那時。 3. 照見五蘊皆空: 感受到五蘊(色受想行識)的空性,不受到五蘊影響。 4. 度一切苦厄: 消除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1. 舍利子: 佛陀對舍利弗尊者的稱呼。(舍利佛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2.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與空本質上是相同的,彼此不異。 3.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就是空,空就是色。 4.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同樣地,受、想、行、識也是如此,它們的本質都是空性。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1. 舍利子: 佛陀對舍利弗尊者的稱呼。(舍利佛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2. 是諸法空相: 所有的法都是空的。 3.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沒有生也沒有滅、沒有塵垢也沒有清淨、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

    心經幫助身心療癒與健康

    1. 幫助冥想練習:當你專心念心經,也是一種冥想的練習,可以幫助提升冥想的效果。 2. 清除妄想念頭:念誦心經的可以幫助清除妄想,提高集中力。 3. 減少煩惱焦慮:念心經可以減少煩惱,幫助減少憂鬱、焦慮和憤怒等負面情緒。 4. 增加內在平靜:念心經有助於增加內在的平靜和自信,可以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 5. 增進精神力量:念心經可以增加精神力量,更有力量面對困難和挑戰。 6. 幫助睡眠:睡前念心經,可以幫助緩解壓力和焦慮,進而增進睡眠品質。 7. 改善身體健康:念心經可以減輕身體的壓力和緊張感,常常念有助於改善身體健康。 8. 增進記憶力:隨著心經的節奏和律動,常常念誦心經可以幫助大腦更好地記憶。 9. 增進人際關係:念心經可以幫助增進人際關係,減少衝突和矛盾。

    心經幫助個人成長與智慧

    1. 開啟智慧之門:持續念心經,理解心經的內涵,可以幫助開啟智慧,提高靈性層次。 2. 提升自我意識:念心經並不斷思考、理解,可以提升自我意識,進而更好地了解自己。 3. 幫助破除三障:心經的深奧涵義能幫助人們破除無明、煩惱等三障,走向解脫。 4. 修菩薩心、行菩薩道:心經當中強調的慈悲心和智慧,是菩薩修行的核心,常持誦心經,可培養菩薩心和行菩薩道。 5. 幫助戒律修持:念心經有助於保持戒律,使修持更加穩定。 6. 累積功德福報:持誦心經能累積功德,增加福報,利益眾生。 7. 實現善願:心經中提倡許多慈悲心和智慧,能引導人們實現自身的善願,將內心的正念轉化為實際行動。 8. 心想事成、功德無量:心經的功德可幫助人們實現心願,享受事業上的成功和幸福,獲得無量功德。 9. 增加生命意義:透過心經的念誦,有助於增加生命意義,提高人生幸福感。 10. 消除貪嗔癡:修持心經能逐漸消除貪嗔癡等煩惱,使心境平和。

    心經冥想

    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閉上眼睛,慢慢地、深呼吸,接著默想《心經》的文字,感受它帶來的能量,讓自己沉浸在其中。 這種冥想練習可以平衡身心,減輕壓力和焦慮,增加內在的平靜和自信。

    心經念誦

    持續地念誦《心經》可以幫助清除過多的雜念並提高集中力,增加內在的平靜。 可以固定時間每天念誦幾遍,幫助自己恢復平衡。

    心經視覺化練習

    閉上眼睛,想像一個你曾經去過、讓你感到喜悅的美麗風景。 接著,將《心經》的文字視為這個風景中的一部分,想像自己置身於這個風景中,感受著《心經》所帶來的能量,讓自己沉浸在其中,透過視覺化的加強,也更能放鬆感受心經的力量。

    總結來說,「心經」是佛教經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對於佛教修行者和普通人都具有極大的價值和意義。 通過閱讀、學習和實踐「心經」,我們可以瞭解到「空」的概念,以及如何通過淨化自己的心境來達到智慧和解脫。 此外,「心經」也強調了內在和外在的和諧,提出了現代人需要的心靈養分,尤其是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 對於讀者,我們建議你通過閱讀和學習,深入理解「心經」中的思想,並且學習如何將這些思想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你可以通過冥想、禪修、抄寫、閱讀等方式來深入探索「心經」的教義,並且將其實踐到日常生活中。這樣,你就可以感受到「心經」的魅力,以及它對於個人和社會的價值和意義。 最後,我們鼓勵你在學習「心經」的過程中,保持開放的態度和心態,不斷地探索、思考、反省。這樣,你就可以從中獲得更多的啟示和智慧,並且實現...

  5. books.masterhsingyun.org › ArticleDetail › artcle9865星雲大師全集

    心,通常指阿賴耶識,有「集起」的意思,因為它能集合諸法種子。 阿賴耶識,有「倉庫」的意思,中國話翻譯為「藏」,因此又稱「藏識」。 「藏」,本身包括有三種意義: 1.能藏: 意指阿賴耶識,含藏一切諸法的種子。 這些種子就是我們平常言行思想所遺留下來的習氣勢力,由於它們存藏在阿賴耶識中,在遇緣成熟之前,得以經久不失。 2.所藏: 這是對應「能藏」來說的,指阿賴耶識是一切善惡種子所依藏之處。 我們藏於阿賴耶識的種子,遇緣起現行後,所做的、所說的、所想的,雖然在當下已經過去了,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所有的造作,一點一滴,不論好的、壞的,都會留存在八識田中,所以阿賴耶識是這些受薰染種子的「所藏」處。 3.執藏: 這是從阿賴耶識和末那識之間的關係來看。

  6. 我現在舉出較具體的四種識來說明: (一)以平常獲得解脫 平常是什麼樣的呢? 就是青菜豆腐常吃不厭,布衣粗服常穿不惡的瞋恚驚怖常受不苦、世樂俗趣常有不迷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