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4 天前 · 美國之音是您的可靠和準確的有關中國、美國和國際新聞的來源。歡迎瀏覽美國之音粵語 網閱讀最新的報導,收聽收看美國之音電視和廣播節目。 無障礙鏈接 跳轉到內容 跳轉到導航 跳轉到檢索 Link has been copied to clipboard 主頁 美國大選2024 ...

  2. 節目內容包括國際新聞、時事經緯、流行美語、建國史話。美國之音粵語網的網址是voacantonese.com。粵語節目廣播頻率:7480千赫(40米) (2022年3月27日–2022年10月29日) 。

  3. 2022年2月24日 · 在幾經追尋下,美國之音粵語組終於聯絡上這位粵語保育的新力軍,得悉她近期因工作關係已經從香港返回了美國居住。 Sue欣然接受訪問,細訴了她一段三十多年與香港的不解之緣,娓娓道出了她為何及如何衝破重重語言障礙,由一個完全不懂廣東話,變成了今天為香港人憂心忡忡,為粵語在香港的前途命運牽腸掛肚的美國人。 要在香港尋找說得一口流利粵語的外國人,在香港人心中從不匱乏。 既有畢生奉獻關注基層生活的甘浩望神父 (Rev. Franco Mella)、也有在電視中飾演過外籍警官 - 來自澳洲的演員河國榮 (Gregory Charles Rivers),他們的廣東話水平造詣旗鼓相當、早已深入民心。

    • 抗爭現場體會紀錄片重要意義
    • 香港人認同
    • 媽媽政見不同但慢慢理解工作

    顏志昇在2019年7月28日在上環示威現場拍攝,當時香港警方發射大量催淚彈,他被催淚彈打中,但他身上連一個口罩都沒有,不斷吸入催淚煙,近乎失去活動能力。他無法思考自己會否被捕之際,有人拉着他的衣服後退,以傘陣掩護他去後方,用水替他洗眼。 他說:“我當初經常覺得這件事對我來說,直到現在我都覺得是很戲劇性,因為我原本由6月4日當時開始,純粹是一個紀錄,紀錄好就放上Facebook分享,本來是這樣一件事。但是去到那一點,就由拿着一部攝錄機出去探討(抗爭者)為甚麼走出來,他們恐懼面對甚麼 – 直到那一刻,我就覺得好像親身感受了,好像成為他們一份子,被他們拯救了。所以由那一刻開始,我覺得我應該要好好地,不只是紀錄,而是要做好(紀錄片)。” 在同年11月,警方圍困香港理工大學內的示威者,顏志昇亦在裹面拍...

    顏志昇在今年4月把紀錄片帶到瑞士日內瓦一個影展展出,回到英國後,被關員告之他的旅遊簽證即將到期,下次不能再以遊客身份入境。顏志昇在福建出生,一歲時隨家人搬到香港,他沒有BNO護照,因此他自言申請政治庇護是唯一出路。 顏志昇在有“小福建”之稱的北角長大,自己小時也跟家人說福建話。在抗爭運動期間,北角一帶發生多次手持武器的人與示威者衝突的事件。顏志昇說,他的家人以往曾經收錢參與支持政府遊行,亦有親戚是支持政府示威活動搞手。然而,他認為自己接受香港教育,在香港流行文化下長大,同學朋友都是香港人,更認同自己是香港人。 他說:“其實我從頭到尾,到這一刻為止,其實我都當自己是香港人,雖然純粹出生地是寫着中國福建。”

    顏志昇說他與媽媽關係親密,即使媽媽不支持抗爭運動,從來沒有看過他的作品,但又希望他的努力會換來成功。他形容,政見不同的媽媽未至於接受他的工作,但似乎是慢慢地理解他。 他說:“最終有一句說話我永遠都會記住,就是她跟我說,當我買了機票到(英國)的時候,她在廚房裹,她背住我跟我說的一番說話。‘都知道是時候你要離開香港了,因為我不想看到你被捕。’” 顏志昇說,這句說話他放在心中,電話亦保存着一張他和媽媽在機場滿臉通紅的自拍照,提醒自己為甚麼要離開香港。 他說:“我原本從來都想,這個作品談的是愛,談希望,可以連結香港人,我媽媽反而一眼都看不到,一眼都不願意看,因為立場,連結不到她。但是最終,我將這個希望、愛帶給人的同一時間,這個作品為我帶來了媽媽的愛,我覺得她想我成功,那份愛是超越了一個立場,這個是對...

  4. 2021年9月30日 · 英國倫敦一個星期六下午,陳浩然說,近年來都沒有看過他57歲的媽媽這樣健步如飛,從地鐵站快步前往西敏橋對岸的獅子石像。 他們要出席的,是一次由在英國的香港人舉辦的“追星活動”。 9月25日當天,一班香港歌手盧瀚霆(Anson)的擁躉在倫敦市中心、國會和大笨鐘的對岸聚集。 過百名參加者在橫額上寫下心意,而橫額循迴世界各地之後,將會交給盧瀚霆本人。 橫額的另一面是盧瀚霆的大熱歌曲《不可愛教主》的宣傳照,“教主”是他的暱稱,支持者則自稱為“神徒”。 香港麥當勞餐廳印有MIRROR歌手的塑膠盤餐紙的宣傳品 (美國之音鄭樂捷) 盧瀚霆是香港12人男子跳唱組合MIRROR的成員。

  5. 2019年5月31日 · 歐文傑帶著這些疑問,與一班年青人合作拍攝一部約30分鐘的短片《六四被忘錄》﹐並於星期四 (5月30日)日晚舉行首映。 短片以“仿紀錄片” (mockumentaries)的形式,描述六四劇團男主角,在演出前受到滋擾,亦有團友因害怕影響中國市場發展機會而退演。 男主角有感香港近年政治經濟不斷被中資入侵,認為再度參與六四悼念演出無助改變事實,一度決定退團。 影片加插很多真實的訪問以及六四屠城當晚的新聞片段,男主角反思後重返劇團,完成六四30周年的話劇演出。 歐文傑表示,1989年六四屠城那一年,他8歲讀小學二年級﹐還記得當天報紙雜誌多以六四屠城的坦克車作為頭條及封面。 老師在課堂上也有講解六四凌晨北京天安門的情況,轉述了電視新聞的內容。

  6. 2021年4月23日 · 王惠芬坦誠,既然在海外肩負了香港人身份的認同感,更需要有責任地做實事,哪怕只是出版刊物承存香港歷史,參與粵語保育,又或幫助已經離開香港的年輕人,都是在為香港作出正面的貢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