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5日 · 明報專訊按揭證券公司的按揭保險目前沒涵蓋1000萬元以上樓價的物業該類物業現時的按揭成數最高是五成去年施政報告前夕地產業界曾廣泛要求放寬該些物業的按揭成數最終沒成事新一份施政報告明天發表有按揭業人士表示雖仍希望宣布放寬該些物業按揭成數但相信機會不大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2. 2023年7月8日 · 明報專訊金管局自2009年推出按揭貸款逆周期措施以來首次放寬住宅物業按揭成數其中1500萬元或以下自用住宅物業最高按揭成數由五成至六成上調至七成為2015年以來再現七成按揭上限3600萬元以下物業最高按揭成數亦有所上調見表),惟非自住物業按揭上限不變一律維持五成。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當局目標在維持銀行體系穩健,同時盡量減少措施對市民置業的不便,在綜合考慮樓價走勢、樓市成交量、本地經濟和利率環境等因素後,認為有空間放寬限制按揭措施。

  3. 2023年7月8日 · 明報專訊因應金管局放寬最高按揭成數按證公司繼2019和2022年以來再次提升按揭保險的樓價上限1125萬至1500萬元物業的最高按揭保險成數升至八成1500萬至1715萬元物業貸款上限由960萬元升至1200萬元1715萬元至3000萬元物業最高按保成數則升至七成若借盡七成按保購買3000萬元物業首期可減少600萬元或40%至900萬元不過相應的每月供款則達9.43萬元月入要求19.87萬元。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4. 2024年2月29日 · 明報專訊金融管理局昨日宣布放寬物業按揭貸款限制主要包括承做七成按揭的樓價上限由1500萬元增至3000萬元暫停實施按揭壓力測試以及放寬物業發展項目最高融資比率等修訂即日生效是繼去年7月以來第二度放寬按揭審慎監管措施總裁余偉文指是次放寬後監管措施已差不多還原至2009年至2010年。 至於會否進一步放寬按揭成數,副總裁阮國恒稱銀行業界認為三成緩衝是適當安排,現沒打算改動。 本港住宅樓價自2021年高位累跌逾兩成,去年跌7%,辦公室情况亦相近。 余偉文說,地產價格持續調整,銀行承受風險較樓市調整前降低,在維持銀行體系穩定、確保按揭風險妥善管理前提下,有空間放寬監管措施,減低對市民買賣樓宇的影響,現時香港銀行體系仍然有充裕的緩衝,應對樓價一旦大幅調整的挑戰。

  5. 2024年2月29日 · 非自用住宅物業的按揭成數上限由五成調升至六成並暫停實施物業按揭貸款假設利率上升2厘的壓力測試要求。 20多年前低潮期買入多伙收租至今. 在20多年前本港樓市低潮期買入多套住宅收租,至今既賺樓價升幅亦每月收取可觀租金的曾淵滄,對如何因應政策轉變「撈底」買港樓有往績支持。 曾淵滄在專訪中表示,昨日除了《財政預算案》全面「撤辣」外,金管局也宣布暫停壓力測試及提高按揭貸款比率,使到有能力買樓的人大增,故他已更改早前看淡後市的觀點,料樓價有望止跌回升。

  6. 2024年5月1日 · 金管局發言人表示負資產個案主要涉及按揭成數較高的按揭貸款如銀行職員的住屋按揭貸款以及按揭保險計劃下的貸款而數字為市場變化的結果資產質素仍然良好風險屬可控首季末負資產按揭涉及金額約1653億元較去年第四季末的約1312億元按季增340億元負資產按揭宗數佔整體按揭宗數比例增至5.47%佔未償還按揭金額比例更增至8.91%。 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上升,主要由於住宅樓價於去年第四季下跌5.4%後,再於今年首兩個月再跌2.8%所致。 即使3月住宅樓價回升1.1%,最新的負資產宗數尚未完全反映3月樓價的變化。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表示,雖然負資產數字高企,但不代表業主無力供款,過往十多年來本港業主還款能力一直處於穩健水平。

  7. 2023年9月9日 · 明報專訊本港樓市第二季轉弱大行按揭競爭本已相當激烈7月金管局放寬按揭成數上限釋放加按空間帶動轉按推升銀行現金回贈吸客惟今次匯豐帶頭加息兼減優惠經絡按揭首席副總裁曹德明稱樓市成交和按揭今年不太理想餘下只有未來兩個月申請的按揭會在年內提取銀行再以較優惠條件競爭對業務已沒太大意義因此現時削優惠應對資金成本持續高企明年再檢視按揭業務策略。 曹德明認為,早前的市場競爭其實是過於激烈,資金成本較高的小型銀行,小部分已先行上調H按鎖息上限,或最優惠利率(P)上調幅度高於整體市場,如同被迫退出市場。 今輪港銀行加P相對美息上升幅度,以至相對過去數次加息周期的加幅都為小,他認為參照過去周期,今次P息最少也應升到6.5厘。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