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7日 · 這本書最終提出了一套獨特的日記方法論。 你可以在章節編排上看到他的結構,但我這裡用不一樣的角度,重新幫大家看到方法論深沈的意蘊。 首先是「SLOW(慢)日記法則的三重性」。 第一重是要怎麼寫出能檢視人生的好日記? 這是本書第一部中所討論的個人寫日記的SLOW法則。 第二重是如何能夠維持長期的寫日記習慣? 累積得愈久,反饋的能量愈大,這是本書第三部用SLOW法則延伸出來的習慣養成方法。 第三重是永錫令人驚豔的又一個獨創,他將SLOW日記法則擴充到他的企業顧問領域,在真實企業中帶領團隊去每日覆盤,並創造工作上最強大的溝通、目標訊息流,這是本書第四部分的重點。 SLOW法則從個人到企業,從內容到習慣,也從自我檢視到完成自我價值,這就是他的三重性。

    • 第一階段:看見並捕捉你的情緒
    • 第二階段:再確認一次情緒
    我現在的心情是什麼狀態?
    這個心情狀態的強度我給幾分?(可以學「 Catch It 」設定1~5分)
    現在發生什麼事?
    我心中真正想的是什麼?
    休息幾分鐘後,回頭看一次第一回合的筆記。
    假設自己是局外人,我會跟剛剛擁有這個心情的人說什麼?
  2. 2021年10月28日 · 作者: Esor Huang 10月 28, 2021. 執行任務難免有很多臨時意外與零散資訊,工作時候本來就有很多會議與討論,我們為了不要忘記,準備一本筆記本,開始把這些事情下來。. 不過,筆記是寫了,但為什麼這些筆記往往還是無法有效的拿出來利用,總陷入 ...

  3. 2009年4月29日 · Remember The Milk 線上待辦事項管理服務隨時記住下一步行動心得篇). 作者: Esor Huang 4月 29, 2009. 我之前曾經介紹過:「 NextAction 記住你的下一件事,控管進度的GTD小監工 」這款桌面軟體,透過這個工具可以 把你的「 下一步行動 」快速的「 記入一份清單 ...

  4. 2018年5月30日 · 練習記錄「優質的時間」,而非記錄工時:一年實作統計與心得. 在之前「 新年拯救沒時間的第一個推薦練習:時間數據化 」這篇文章完成後,有許多讀者開始更有興趣跟著我一起 練習利用工具「記錄時間」 。. 只是,真的開始記錄時間後,就有讀者 ...

  5. 2016年10月6日 · 然而,相信讀過《 Getting Things Done (GTD)》原著的朋友也會發現,這本很厚、文字量多、充滿理論與思辨的書籍,並非那麼好閱讀,大多數人包含我自己,都無法一次讀完它,但經典之作值得分次讀,尤其在真正面對自己人生困境時,翻開裡面某些相關的章節 ...

  6. 2021年2月17日 · 這時候就需要另外的「專案、任務管理工具」。 而「專案、任務管理工具」最需要的功能,也不是複雜的時間提醒,而是簡單但有用的「拆解」功能,可以拆解: 應該如何行動? 有哪些具體步驟? 有哪些替代方案? 這三個拆解,才是任務能夠有效往前推進的關鍵。 可延伸參考: 拆解下一步行動的思考流程圖範本,你也做得到專注不瞎忙的參考步驟. 任務只要知道怎麼行動更有效,可以利用任何時間往前推進,反而不一定要硬在行事曆上安排時間做某個特定行動。 二,保護時間思維. 問題點: 很多時候,我們使用行事曆不是在真正的規劃時間,而只是把行事曆當作一種「填寫工具」。 這個意思是,我們只是用行事曆記住被交付事件的時間,於是行事曆總是處在一直被慢慢的填滿,甚至充滿的各種衝突事件的情況,因為我們只是在「填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