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1日 · 0. 544. 依據金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前3季網路投保件數超過440萬件,年增36.2%,網路投保保費收入超過新臺幣31億元,年增10.9%。 由此可知,民眾透過網路購買保險的意願日益增高當中。 若以壽險業及產險業區分,壽險業網路投保的前3大熱門險種皆為旅平險,而產險業前3大熱門投保險種為機車險、旅遊綜合險、汽車險。 上述所提及的險種屬於平時保險業務員非主力經營的項目,是業務通路銷售動能較低的商品,因此保險公司在推這些商品時,較不會產生利益衝突之情形。 另外,這些商品保費較為便宜,占整體保費收入的比重相當低,因此我認為,在談論網路投保的議題時,現階段看重的地方不一定是投保的保費金額,而是投保的件數(成交量),因為這代表的是每一位客戶一次次成功的購買經驗。 線上投保的成功經驗,

  2. 2024年1月1日 · IFRS 17與ICS即將在2026年正式接軌,邢益華表示,這對台新人壽的經營策略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主要原因在於,相較於其他保險公司較偏重於獲利的投資策略,台新人壽採取的策略是以LDI(Liability Driven Investment,負債驅動)為主,先做好資產負債的匹配再追求利益最大化,使得台新人壽的淨值波動與利率波動大體一致。 商品方面,台新人壽未來會持續以利變型、投資型與保障型商品為主要發展方向,以推動公司財務符合國際標準要求。 邢益華補充舉例,未來終身壽險的最低承保年齡應該不會從0歲開始計算,因為平均壽命85歲的情況下,幾乎不可能找到能夠提供足夠現金流的資產去對應85年的長期責任。

  3. 2023年1月1日 · 0. 1133. 回顧2022、展望2023,保險業將持續面對疫情、科技、環境及人口老化的多項挑戰,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透過多個面向,分享國泰人壽在2022年的轉變,以及壽險業在2023年迎來的機會。 回顧2022年,這一年對於國泰人壽來說格外重要:不僅是陪伴臺灣走過一甲子的重要里程碑,也訂下全新「E.P.S.」的策略藍圖,從友善高齡(Elder Friendly)、保障優先(Protection First)與永續實踐(Sustainability)之面向,迎接未來環境在「疫情、科技、環境、人口老化」的挑戰,鼓勵每位國泰夥伴「你比你想的勇敢」,保持數位創新、永續經營的態度。 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透過多個面向,分享國泰人壽在2022年的轉變,以及壽險業在2023年迎來的機會。

  4. 2021年8月1日 · 為了表現專業,我穿上3件式的西裝,帶著黑色的文件夾,裡面裝著各種文件以及蒐集客戶資訊用的問題,特別是後者,為了盡可能蒐集詳細的資訊,我準備的問題文件是有12頁之多。 第一次見面時,做好需求分析,發現保險的風險缺口;第二次見面,提供我的建議與商品;第三次見面,後續的成交等手續都可以按部就班地完成。 這是最理想的銷售流程,但我後來發現,其實在第一個階段就會出現問題了。 想要做需求分析,首先要蒐集客戶的資訊。 今年幾歲? 結婚了嗎? 收入是多少? 支出又是多少? 我要不斷地問這些問題,但我發現,大部分的人都對我有所隱瞞。 即使我問他們幾歲,往往回答都不是真實的年齡;問他們能賺多少錢,答案往往比實際還要高;當我問到支出時,他們往往也不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或者發現花得比自己賺的還要多。

  5. 2021年5月1日 · 1. 對保險公司的影響. 保險公司有3個利潤來源,也就是3差:死差、利差、費差。 這3差保障著保險公司的利潤。 此次的第六回經驗生命表將會使臺灣保險公司的「死差益」產生變動。 死差益是實際死亡率低於預定死亡率,按預定死亡率收取的純保費支付實際死亡成本後有盈餘而產生的利益。 保險公司過去計算保費時,高估了未來的利率,營運上有「利差損」,因為臺灣過去的死亡率被高估,許多保險公司是採用「死差益」來填補「利差損」,對此,逢甲大學財務工程與精算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陳彥志博士表示:「這就像損害了A的利益,來填補B的缺口,但保險公司應銷售公平定價的產品,保費精算本來就應該精算正確的價值。

  6. 2023年3月1日 · 成功案例1: UBI車險保單是國外相對成功的案例,有別於傳統的車險,UBI車險的計價方式是開多少付多少(PAYD,Pay As You Drive),只有在駕駛期間才收取保費,而根據駕駛紀錄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計算方式(PHYD,Pay How You Drive)。 在疫情爆發前,美國UBI保險公司Metromile本來面臨裁員危機,但在疫情發生後,反而成為相當熱門的汽車保險公司,正因為疫情初期使民眾開車頻率降低,民眾便開始思考是不是有需要付跟先前相同的保費。 這樣的情況下,碎片化保單則更能符合民眾的需要。 成功案例2: 以國外外送員保險來說,除了基本保障外,也提供與銀行合作貸款的服務,外送員不用立即支付保費,而是從之後的外送費扣除。

  7. 2023年10月1日 ·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3 年 10 月 1 日. 0. 1044. 根據行政院國情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止,臺灣總人口數為2,326萬4,640人,較2019年減少11萬674人,人口負成長步入第3年。 在年輕人口不斷減少、高齡長者人數不斷增高的情況下,民眾最常遇到的退休議題便是「孤獨老」。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資料顯示,代表孤老人口的「僅一名高齡人口宅數」不斷升高,從2013年時的29萬4,000戶,增加到2022年第3季的52萬9,000戶,近乎翻倍;而代表老老共居的「僅高齡人口居住宅數」在10年間也成長了29萬8,000戶。 不過,高齡問題可不只出現在臺灣,對鄰近的日本來說,高齡問題更是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