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14日 · 臨床腫瘤科專科嘉安醫生向《晴報》講述上述個案,該名36歲的男子本身為小學教師,與妻子育有3名小孩。 最初他僅發現自己正逐漸消瘦,也只以為教學壓力太大而沒理會,直到後來再出現上腹痛及皮膚變黃等症狀,才到急症室求醫。 經電腦掃描檢查發現,其胰臟頭部卻出現一個約4厘米的腫瘤,而且周邊出現多個淋巴結節,導致膽管閉塞,膽汁分泌無法有效輸送至小腸繼而引發黃疸病。 當時醫生透過內窺鏡為胰臟腫瘤進行活組織活檢,同時在他的體內放置膽管支架以引流膽汁,令病徵有所緩解,肝臟功能亦有所好轉。 不過,其後再經重複的組織活檢始終未能斷定腫瘤特質,當中僅驗出一些非典型細胞,但另一方面驗血卻發現胰臟癌相關指數高於正常水平,正電子掃描亦發現腫瘤已入侵至附近組織及淋巴範圍,臨床上診斷已屬第3期。

  2. 2023年5月10日 · 台灣一名30歲男子近2個月腹部出現不適及痛楚隨時間推移痛感越來越嚴重甚至痛到半夜無法入睡整個人暴瘦14公斤約30.8磅)。 最終醫生經觸診及超聲檢查後

  3. 2019年9月20日 · 時事. 發佈時間: 2019/09/20. 「暴食、厭食如『吸毒』、『戒毒』過程一樣,不斷循環。 」捱過DSE入大學,對於不少人而言是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的開始,但Jen Jen在入大學那年,媽媽卻突然再度患癌,為應付自己的日常開支和照顧媽媽未來的需要,Jen Jen的4年大學生不斷做兼職、不斷接補習,甚至每逢周六日補足12小時,在凌晨才趕功課趕溫習,終致壓力爆煲患上飲食失調,時而暴食時而厭食,一度暴瘦及停經2年多,最終克服此病全靠「欣賞」二字。 相關文章: 【晴報正能量.專訪】為照顧癌母半工讀日做12小時 孝女日睡3小時刻苦如「軍人」 失控暴飲暴食 一日3餐吃放題.

  4. 2020年8月17日 · 譚詠麟(阿倫)日前在微博發布一張運動後的自拍照,由於樣子憔悴、臉頰凹陷,惹來各界關注其健康是否出現問題。昨晨阿倫Po新舊相親解染上隱疾之謎,並留言︰「朋友們真的不用擔心,我每次跑完步未喝水之前,效果都

  5. 2016年12月15日 · 減肥是不少人的終身事業,無分季節、時候,但坊間流傳的減肥秘方林林總總,若誤信謠傳、用錯方法,只會適得其反,墮入「愈減愈肥」的惡性循環陷阱。 如有說「不吃早餐」、「瞓少啲」就可以減肥,醫生和營養師逐一踢爆這些減肥「謊言」。 唔食早餐 中午易吃太多. 全球肥胖人數在過去40年急劇增加,由1975年的1億多人,上升至2014年的6億多人,即使身形標準的男女為爭取最「理想」的體重,而日以繼夜地減肥,結果「自創」出不少減肥方法。 有人誤以為不吃早餐,看似吸收少一點熱量,就可達至收身功效。 香港兒科基金董事會秘書長王曉莉不認同說法,「吃早餐是啟動身體的新陳代謝,去燃燒全天需要的卡路里,保持大腦的能量,滿足工作及學習的需要。

  6. 2023年9月23日 · 貪靚減肥亦要注意健康。內地一名女子於閨密婚禮被嘲笑肥胖後,於2個月內瘋狂減去約22磅,之後又為維持身材而採用多種極端做法,最終導致停經。女子求醫後被醫生告誡需放棄減肥,最終配合治療、花費約1年半時間,

  7. 2022年7月16日 · 10個讓人莫名變胖的習慣. 台灣營養師程涵宇在其 Facebook專頁 表示,有研究指出一般人步入中年後,大概每年會增加0.5至1公斤(約1.1至2.2磅),雖然數據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如果長遠而言,10年就會有5至10公斤(約11至22磅)的體重增加。 她續指,雖然保持健康飲食習慣、運動習慣可以預防體重增加,但平常仍有一些容易被忽略、 容易被認為小事的日常習慣會害人變肥,故此分享10個讓人莫名變胖的習慣: +8. 進食速度急促: 有研究發現,吃飯速度急促的人更容易超重或肥胖;程涵宇解釋指,人體需要時間向大腦發出「飽肚」的信號,所以進食速度急促的人士就容易在感到飽腹感之前,吃下比身體所需之更多食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