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 个回答. 默认排序. Aedes albopictus. 黑白花纹,吸血死神. 2 人赞同了该回答. 因为路易四世的母亲是美男子腓特烈的姑姑他们是 表兄弟而且路易四世小时候在 维也纳 待过很长一段时间,与 哈堡 表亲是发小感情很好。. 此外美男子腓特烈在被表哥击败后 ...

  2. 亨利通过联姻与战争将诺曼人的西西里王国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 俘虏英格兰国王狮心理查并在1197年去世前 试图建立君主世袭制 。 在他死后他的儿子腓特烈虽然已经被选为国王但只是一个生活在西西里的小孩德意志诸公国决定另外选择一位成年国王狮子亨利的儿子不伦瑞克的奥托。 当奥托开始宣称西西里的王位之时,教宗英诺森三世惧怕帝国和西西里的威胁,于是支持自己的教子,西西里国王腓特烈,进军德意志并击败奥托。

  3. 弗里德里希之所以会选中“在普鲁士的国王”这样一个头衔(这个头衔的确显得非同寻常,动不动就被欧洲各国的君主、廷当作笑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王室普鲁士”[3]仍然是波兰王国的一部分,而这个头衔则表明新成立的王国拥有独立主权,能够彻底 ...

  4. 腓特烈曾六次打入罗马 腓特烈认为自己的权利来自于上天,而自亨利四世“程门立雪”之后,皇权、教权持平。所以教皇自然认为腓特烈的皇冠得益于对教廷的谦恭。腓特烈对意大利众城邦的屠杀,导致意大利人民起义,后在莱尼亚诺一役皇帝以失败告终。

  5. 2019年1月13日 · 13,218. 3 个回答. lbq. 中世纪史爱好者,无神论者,拜粉,春物粉,刺迷,亮粉. 谢 @hentai的taki君 邀. 先下结论教廷与腓特烈二世的关系是双方数十年间不断斗争的产物腓特烈二世的十字军本身就是教宗不断督促其履行承诺的结果我们来理一下时间线此处主要参考德意志史》): 1211年在法王腓力二世的建议下,按照教宗的意愿,部分德意志诸侯在纽伦堡选举腓特烈二世为奥托四世的对立皇帝。 1214年布汶战役法王击败奥托四世对奥托四世的声望造成决定性打击。 1215年腓特烈二世成功的在亚琛加冕, 并且作为教宗支持他的回报宣誓参加十字军。 1216年教宗英诺森三世去世,在其去世前夕再次要求腓特烈二世把西西里王国转交于其子亨利并由继任教宗成为亨利的摄政。

  6. 2020年7月6日 · 普军的高级将领最具代表性的无疑就是总参谋长毛奇第三集团军司令腓特烈三世第二集团军司令腓特烈.卡尔亲王前第一集团军司令弗里德里希.斯坦因梅茨战役集群司令 梅克伦堡 大公施维林和默兹集团军司令 萨克森 王储阿尔伯特。 对于毛奇的战略指挥能力我以前有吐槽,但他的误判可以通过他敏锐且果断的局部操作弥补,并不影响毛奇作为一位 伟大的军事统帅 在德意志甚至是世界军事史的地位,这里我们就不讨论毛奇,先拿卡尔和斯坦因梅茨来具体分析,这两位并非“不会打仗”,他们同样能在战场上敏锐地嗅到战机,针对性的排兵布阵,并果断地对 敌军战线 见缝插针。 这里说到高估的地方还是在于战略眼光,如果你仔细阅读过统一战争期间几场战役中普鲁士将领的行动记录,你会发现这两位将军和他们对手的眼光相比其实是五十步笑百步。

  7. 大空位晚期皇帝与诸侯的关系被称为虚君享尊君臣平等”(first but equal),腓特烈三世默认甚至鼓励了这个说法帝国的集权派彻底对皇帝失去了信心中世纪那个欧洲巨无霸自此彻底解体皇帝对其他人的权威不复存在他的主权仅限于自己的家族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