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一般10-12月播種,多用撒播,播種量每畝在200-250千克,擂後覆一層1厘米厚的細土,再用稻草或其他遮蔭物覆蓋,保溫保濕。 播種80天後出苗,出苗率達50%一60%,出苗後,4月下旬移栽,按株行距10厘米-25厘米帶上移栽,有利成活,移栽成活後,要加強培管,促進幼苗的生長,前期不宜施肥,8-9月幼苗達30厘米以上時,可稀施氮肥 (1%的尿素),促進生長,乾旱時應澆水抗旱。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7年9月30日 · 楊梅的播種方法和種植技術. 2017-09-30 由 凱車啦 發表于 農業. 楊梅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水果,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同時,楊梅除了鮮食以外,還能加工成罐頭、果醬、蜜餞等食品,有著十分廣泛的用途,種植價值甚高。. 那麼,楊梅該如何種植?. 現將 ...

  3. 楊梅的定植時間一般在2 月下旬至3 月中旬氣溫已開始轉暖時,最好選擇在陰天或小雨天進行,此時定植單株成活率高。 品種選擇應視不同地域,早、中、晚熟品種合理搭配,適合山栽種的有荸薺種和烏紫楊梅。 選擇健壯、根系豐富、無病蟲害的優質楊梅嫁接苗,在挖好的穴內填入腐熟廄肥10-15 千克加焦泥灰5-10 千克,適度淺栽,然後在植株四周培上小土畦並及時覆土,以免露根。 楊梅雌雄異株,定植時需配栽1-2%的雄株作授粉用。

  4. 楊梅樹的種植方法(基本知識): 最佳繁殖時間:楊梅樹繁殖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氣溫已開始轉暖時,最好選擇在陰天或小雨天進行。最佳生長土壤:楊梅樹適宜栽培在酸性或微酸性的紅壤或黃壤,也包括紫色土一類的山地。

  5. 2020年6月11日 · 教你楊梅種植栽培與管理技術措施,一起來了解下. 2020/06/11 來源:農業萬花筒. 一、怎麼解決楊梅苗移栽後成活率差的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看楊梅的根系,楊梅由主根、鬚根、菌根、根毛四種形態的根組成。 主根由鬚根發育而成,負責支撐樹體和擴展營養吸收面積;鬚根由粗壯的根毛髮育而成,負責輸送根毛和菌根吸收的水分和營養;菌根(照片中圓圈所示位置)負責吸收空氣中的氮,然後利用這些氮合成楊梅樹所需要的營養,供給樹體生長;根毛(紅箭頭所指位置)生長在鬚根和菌根周圍,極少數生長在主根,負責吸收水分和營養,一部分根毛繼續發育成菌根,一部分根毛則發育成鬚根,然後根據需要再發育為主根。 在苗木移栽中,如果晴天取苗,根毛在乾燥的環境下15分鐘則失去活力,根毛萎蔫死亡。

  6. 楊梅播種要在春天時期會比較好,播種量約每公畝275公斤左右,會於1個月後萌芽並出土,至五月和六月間可進行移植,而移植後的一年到兩年是嫁接時機。 另外,楊梅的樹液流動太旺盛會影響嫁接的成功率,而且最好在春季萌芽前以早接較為有利。

  7. 2020年5月18日 · 楊梅怎麼種產量最好? 1.注意定植時間. 楊梅屬於常綠果樹,應在春季的2-3月份,冰凍期過後,楊梅開始萌芽前定植,並且以選擇陰天或小雨天定植為好。 2.選擇適合的氣候環境. 楊梅耐陰喜濕,一般年均氣溫15-21℃,最低氣溫-8℃以上,年降雨量不少於1000毫米的地區,均可進行栽培。 楊梅最適宜在海拔500米以下,山上長有蕨類、杜鵑等指標植物,不積水,較陰濕的山坡地栽培。 3.定植穴的準備. 種植前先挖好定植穴,挖穴宜在冬季進行,高等線上挖成魚鱗坑,大小1米見方,深0.8米;表土和心土宜分開,以便填土時分層利用。 施足基肥,每穴施廄肥25千克(或菜餅3千克)和焦泥灰10-15千克,再加過磷酸鈣0.5千克,於種植時和土拌勻施入;定植時避免根系與肥料接觸。

  8. 2019年3月13日 · 在眾多的水果品種中,楊梅是非常好的一種選擇,所以現在有很多果農都選擇種植楊梅,但是如何種植楊梅才最好呢? 聽聽老農是怎麼說的吧,不僅可以讓楊梅產量翻倍,而且還能讓它的價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