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1年7月2日 · 7/2/11. (信報,2011年2月8日) 兩年快將五十歲的沈祖堯正在考慮退休後應該做甚麼何以最後當上了中文大學的校長這個崗位對他來說意義何在以致他願意從醫生的舒適地帶中走出來遴選到上任,沈校長的工作充滿了挑戰,他如何面對? 對於今天的年輕人,他又有何期望? 且聽他與你一一分享! 退休後應該做甚麼? 沈祖堯當了二十多年醫生,每一天到醫院上班都可謂駕輕就熟,那麼離開舊崗位,開始中大校長的工作,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其中卻有上帝的帶領,他分享:「我現在每週都有兩個半天回醫院工作,週六上午看門診,週一診症和做胃鏡的手術,餘下幾天都會在學校工作……兩年前的我全沒想過自己會擔任校長之職,反而會想,自己快五十歲了,退休後應該做甚麼呢?

  2. www.gnci.org.hk › topic › 教育和學術之價值為何?教育和學術之價值為何?

    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近日在網誌裡寫了向老師致敬一文他引龐馬的話說:「教學並不能簡化為一門技術要教得好必須源自老師本身及他的一份赤誠。 」接著他重提他經常說的一個故事──他畢業多年後回到劍橋探訪昔日努力教導他和其他學生成為術德兼備的醫生的退休老教授席間另一教授說:「祖堯你在醫學期刊發表的學術文章十年後不會有多少人看但如達教授般的好老師卻可以在你畢業三十年之後令你回來探望他。 教育還是有價值的。 」 有如此教育宏願的沈教授作為中文大學的校長,實在令人鼓舞。 誠然,好老師不應該只懂以機械性的評核方法來衡量成果,也不應這樣被評核。 不過,我恐怕用這麼短的篇幅來表達教育理念,難免略有不足,可稍作補充。

  3. 本文題為蘇格拉底式尋問〉,主要是延續之前對香港中文大學沈祖堯校長教育理念的討論指出學術精神為何物並且本文也指出今天很多人 尤其教會裡的人 皆忽視這精神。

  4. www.gnci.org.hk › topic › 哲學的原罪哲學的原罪

    數年前我曾撰文討論沈祖堯校長強調以身立教時有意無意把人文學科的價值當成為在提倡一個意義不明的生命教育也是要強調這些分別。 參考一,二。 ) 說到價值,亦請勿忘記那可會是眾說紛紜的。 在宗教圈子裡,我經常看到宗教思想如何把某些看似不甚重要的事情說成絕對的價值。 例如天主教會把避孕定性為本質上邪惡的(intrinsically evil),因此絕不能妥協,一眾教徒學者拼命提出偉論來維護這個立場。 這個,就連很多基督徒(Protestants)也無法認同,更莫說非信徒。 我對哲學的理解是,它始於好奇,始於驚嘆,始於對理性的堅持,並且,令我好奇或驚嘆的東西不一定也要令你好奇或驚嘆──可能我認為一些很技術性的抽象爭論很有趣,但你卻覺得意義不大。

  5. www.gnci.org.hk › audio › 性格的發展性格的發展

    eefcf61a-f6fd-4d1e-bba5-a7e2efe44280

  6. www.gnci.org.hk › topic › 領導怎樣「自然」?領導怎樣「自然」?

    坊間已有不同工具,幫助領袖更客觀了解個人性格與工作形態;「教新」建議同工採用有「性格評估」(Personality Factor Profile)與「領導力實踐評估」(Leadership Practice Inventory)兩套可信賴的工具。 「事情愈令人困惑,他的看法就愈包容。 他不僅對自身的無知有所自覺,也願意面對自己的弱點。 他明白自己的心會抓住最初見到的一點點資訊,圍繞著它建構出普遍性的理論」(布魯克斯著《社會性動物》,331頁)。 領袖要避免陷入「固執的無知」(自欺),如我認為某位同工是團隊隊工的最大阻礙,《別找代罪羔羊》(Leadership and Self-deception)指出人容易把別人視為麻煩或威脅,其實只要我改變思考與行為,就會帶來更能求同存異的同工關係。

  7. 2014年. 婚姻講座:白頭偕老,談何容易!. 徐武豪博士在這次專題講座中會從聖經的角度與您分享 怎樣化轉變為力量,化危為機,使婚姻長青不老!. < 上一項. 下一項 >. 06d567d8-86fc-46cd-8b14-d2247e85dc5a.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