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14日 · 由恐懼不安變隨遇而安. 柳宗元到達永州的初期,恐懼不安,常常提不起勁,面對南方的景色,他覺得只是「幽泉怪石」,未能享受當地的景致,甚至「傾壺而醉」,借酒消愁,「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直至被貶官至永州的第四年,他走到華西亭,望向西山,終於發現西山的奇異之處。 此時柳宗元對仕途已經有不同的想法,心情也平靜下來,並且開始寄情山水,儘管四野較為荒蕪,但仍「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

  2. 2018年11月2日 · 前548年,莊公為大夫崔杼所殺,景公繼位。 景公貪圖享樂,奢侈無度,但能任用名相晏嬰,並能納諫改過,在位五十八年,齊國治安相對穩定. (2)牛山:u0007山名,在臨淄縣 (今山東省淄博市)之南,又名「鼎足山」、「牛首堈」,齊桓公墓在牛山上. (3)國城:國都. (4)滂滂:u0007 [粵]音pong1。 《文選》卷十三注引文作「若何去此堂堂國者而死乎」,「滂滂」即「堂堂」,盛大的樣子. (5)艾孔:u0007春秋時期齊國大夫,因封邑在艾 (今山東省沂源縣西南),故稱「艾孔」;一說其封邑在艾陵 (今山東省泰安市東南) (6)梁丘據:u0007姜姓,春秋時期齊國大夫,後封於梁丘 (今山東成武縣),故稱「梁丘據」。 齊景公的寵臣,曾參與夾谷之會. (7)晏子:u0007晏嬰 (?

  3. 2020年10月27日 · 孟子就什麼議題迫不得已地辯論?與誰辯論?〈魚我所欲也〉一章出自《孟子?告子》篇,前文是孟子與告子有關人性的一連串辯論。告子認為,人性天生如同白紙,無所謂或不善,受後天影響,才有了與不善的分殊。

  4. 2020年12月15日 · 這個故事說明了孔子創造性地以仁——即人關懷他人的內心情感,尤其對親人生命消逝的悲慟,來解釋禮——即對行為的外在規範,「把原來是外在的強制性的規範,改變而為主動性的內在欲求」 (李澤厚《美的歷程》)。 以生活為例,交通工具上見老弱或孕婦站立,不忍心他們辛苦,主動讓座,放棄一時舒適,乃內心情感表現在外的行為,久而久之,形成一種合理的規範,而不是沒有道理的強制律令。 仁內禮外,孔子把二者鑄成一個錢幣的兩面。 孔子回答宰我問喪,是從仁到禮;回答愛徒顏淵問仁,則是從禮返仁。 禮是關懷別人有諸內而形諸外的行為表現,人只要遵循禮的規範 (復禮),便能克制自己對享樂物慾的追求 (克己),盡情呈現和發揮對他人由衷的關懷,達至仁的境界 (為仁)。

  5. 2022年4月1日 · 1. 正氣凜然. 釋義: 形容人物剛正不阿,受人敬畏。 文中句子: 我們受了感染,碰見慷慨激昂、正氣凜然的人發誓,往往信以為真。 2. 美言不信,巧言鮮仁。 釋義: 指好聽的話,內容並不可信;花言巧語的人,很少有仁心。 「美言不信」出自《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巧言鮮仁」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 文中句子: 美言不信,巧言鮮仁。 在現實世界裏,像荊軻、尾生那樣的人,少之又少。 3. 信誓旦旦. 釋義: 發誓誠懇。 語出《詩經.衛風.氓》。 這首詩說的是一個衛地女子與外地男子相識後,男子催逼女子結婚,卻在成婚後苛待她。 原詩「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意思是年少時日子安樂,彼此言笑和悅。

  6. 隋朝末年,群雄並起,山西太原李淵,揭竿而起,次子李世民驍勇善戰,所向披靡。一次帶兵途中,在西山寺中遇一老猴,為李世民獻劍,寶劍鋒利無比,李世民試練時不慎割傷,血流如注。老猴不慌不忙,在寺旁摘了一撮野草,在李世民傷口上輕揉,不久血止。

  7. 2022年10月11日 · 不少佳麗在泳裝問答環節憑伶牙俐齒的出色表現,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近日,監警會委員余黎青萍在會議論及虐兒案時,指無綫《香港小姐競選》泳衣問答環節中,佳麗在冷氣間穿得「少布到不得了」,引起熱議。. 「香港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