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Horkheimer認為傳統理論在知識論上的立場是實證論傳統理論認為理論是關於某個主題的命題之總匯--有幾個基本命題及由其而生的衍生命題。 理論的有效與否在於與事實是否相符(三一0英188中211)。 所以在傳統理論裡,價值與研究、行動與知識是二分的。 作為科學家而言,把社會現實及其產物看作是外在於他的東西,但作為公民,他又通過政治文章、黨員或團體成員,對現實發生影響。 不過,他無法將二者統一起來。 (英208-9中231-2)。 此種實證心態,是將科學視為唯一絕對的知識和理論,它本身即是一種形上學及意識形態,會造成科學控制人在政治、經濟、教育……等諸方面的自由,也會造成人與世界關係是單子般的疏離(同上第五章)。

  2. 1.德國法蘭克福學派的文化工業批判。 2.政治經濟學批判。 3.國際傳播的帝國主義批判。 4.女性主義研究。 5.英國的當代文化研究。 (二)批判研究共同的特徵是反對美國行為主義取向的量化傳播研究,並企圖從社會權力 結構的運作,探討媒體在宰制與抗爭之間所扮演的角色。 他們基本上均與馬克斯理論有 所關連,大部份的派別則或多或少地援引當代各家學說,如佛洛伊德及拉康的精神分析、 存在主義、現象學、結構主義、語意學、後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等等對馬克斯主義進行 修正或撻伐。 (三)傳播批判研究的主旨是基於人類追求自由的終極關懷,批判社會中權力宰制的各種面 向。

  3. 人只所以不會犯罪,關鍵在於內在抑制(自我控制能利)和外在抑制(社會道德觀念、規範)在內在抑制和外在抑制都很弱時。. 人就會犯罪。. 三、反應理論c. (一)標籤理論(貝克). 犯罪個人被重要他人貼上負面標籤,描述為偏差或犯罪者後,逐漸 ...

  4. 第一節 概述. 一、知識教教育. 個人認知所得結果便所謂「知識」。 教育獲得知識最有效途徑,而知識協. 助生活適應最具體保證。 二、知識論內涵. 知識問題探討,在哲學上稱之為「知識論」(Theory of knowledge),或稱「認. 識論」(Epistemology)。 哈佛大學教授謝佛勒(Israel Scheffler)《知識條件-. 認識論與教育導論》提到認識論書籍不外討論五個基本問題。 (一)什麼是知識? (二)何種知識最為可靠而重要? (三)知識的來源為何? (四)應當如去追求知識? (五)什麼是傳授知識最好方法? 三、知識論派別. 亞理斯多德(Aristotle 284-332 B.C.)說:「人生而有求知之慾。 」蘇格拉底.

  5. 根據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儘管狄奧多阿多諾是哈貝馬斯的導師但麥克斯霍克海默的教導令哈氏避免了社會研究所的習氣),哈氏強調商業化和消費化對公共領域的毒害作用表現為大眾傳媒的興起,「公共關係學的繁榮以及大行其道的消費主義 ...

  6. 法蘭克福學派之施密特施密特對於馬克思前後期理論差異,他如此看待:一、不能將馬克思思想簡單化約為他早期... 法蘭克福學派之霍克海默批判理論此一名詞,最早出現在霍克海默著作裡。 批判一詞最早被康德拿來使用時候,有劃定界 ...

  7. 攝影欣賞個人化理論:讀羅蘭.巴特《明室.攝影札記》第一章. 這本書和班雅明捍衛攝影美學擺脫傳統繪畫藝術所舖路《迎向靈光消逝年代》同是台灣攝影出版社所出版,也是十年前一本老書了。. 十年前,我會購買班雅明,因為我想了解法蘭克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