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3日 · 清明節是對先人慎終追遠的日子但對古人而言清明同樣是萬物生長之時清潔而明淨。 (張浩維攝) 宜少吃油炸食物、辣椒、餅乾零食、海鮮、筍.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一般都比較潮濕飲食方面建議去濕為主並跟從春季的養生準則注意護肝相反中醫角度不建議吃太多容易引起發炎及過敏的食物如油炸食物辣椒餅乾零食海鮮筍類羊肉等。 請按下圖睇8種清明適宜食物: + 3. 番薯:補中和血、益氣生津. 白菜:通利腸胃,消食下氣. 蘿蔔:和胃下氣,清熱解毒. 芋頭:補益脾腎,調節中氣. 淮山:補益脾胃. 菠菜:養血潤燥,下氣調中. 葱:增進食慾,提升陽氣. 薑:生發陽氣,溫中去濕. 此外,由於清明和春分相隔不久,僅15天,因此春分適宜的飲食、湯水,在清明仍繼續適宜食用、飲用,請參考以下文章:

  2. 2024年4月4日 · 雖然香港很少人響應清明節要吃什麼不過在內地台灣有不少人依舊跟隨清明節的飲食習俗清明傳統食物1潤餅 第一樣必數到潤餅因為清明當日的習俗不會生火煮飯於是傳統上會用餅皮類似春卷皮之類的包住餡料食材可葷可素共通之處 ...

    • 寒食節與「割股奉君」
    • 上巳節
    • 清明節的假期變化
    • 清明習俗知幾多?

    清明節在歷史發展中融合了寒食節的禁火、冷食、掃墓等習俗。 寒食節,是較早流傳於中國北方地區中原一帶的節日,寒食節最初的習俗,為禁煙火、只吃冷食,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上墳祭掃、蕩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由於北方寒冷,春三月氣溫上升正值改火的時節,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 有傳說指,寒食節的由來與春秋時期的晉國功臣介之推的忌日相關。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逃避驪姬之亂而流亡,期間隨臣介之推在重耳飢餓之時,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為重耳煮湯,令重耳感激不盡,後來重耳做上了國君(晉文公)。在介之推死後,晉文公下令將介之推的忌日定為寒食節,不許民眾開火煮飯,只能吃冷食及涼拌食品。 寒食節在漢代被稱為禁煙節,據《後漢書》記載,最初的寒食節時間很長,最長有105天,最短也要近1個月。到了唐代,寒食節...

    此外,清明節還融合了上巳節中郊外遊玩、踏青、戴柳圈等習俗。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郊外遊春等內容。「上巳」一詞最早出現在漢代文獻《周禮》中,到了宋代上巳節逐漸銷聲匿跡,不見於文獻記載。 因寒食節、上巳節、清明節相距較近,三相結合,便成了一個重要的節日。清明節吸納了二節的儀式,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變成重要的節日。清明節在宋元時期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的禁火、冷食風俗與上巳郊遊等習俗活動相融合定型。明清時期基本承接前代舊制。民國時期,清明節除了原有的掃墓、踏青等習俗,植樹也被確定為常規項目。

    事實上,清明節放假的規定並非於現代才有。早於唐代,唐玄宗就頒布政令規定寒食節、清明節共放假四日。到了宋代,寒食節、清明節放假七日,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十五引宋呂原明《歲時雜記》記載,「清明前二日為寒食節,前後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間以一百四日禁火,謂之私寒食,又謂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掃祭先塋,經月不絕,俗有寒食一月節之諺。」 而到了民國時期,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將4月5日訂為「民族掃墓節」。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了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其中規定「清明節,放假一天(農曆清明當日)」。2008年,清明節正式成為內地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清明節假期包括調休在內地改為三日。

    踏青。古時稱「探春」、「尋春」等,即為春日郊遊,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刻到郊外散步遊玩。清明節是春意盎然的時節,亦是郊遊的好時光,迎春郊遊於野外早就已成為清明風俗。 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據說清明節植樹的習俗發端於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 插柳。中國民間在清明節有插柳的習俗。有專家認為,插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還有說法認為是驅鬼辟邪,因為在中國北方一些地方清明節與中元節、寒衣節並稱為「鬼節」。還有說法認為是紀念介之推死於柳樹下。 放風箏。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天後,將牽線剪斷,據說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的寓意。 拔河。拔河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唐玄宗時曾在清明時舉行大規模的拔...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4年3月29日 · 清明節掃墓最好的時間是早上5至7點不過隨着現代人生活型態及習慣已有所改變最晚於下午3點前完成祭祀即可。 三點太陽準備下山,陽氣會隨着時間消散,陰氣越晚也會越濃厚。 哪些人不能去掃墓? 1. 準備結婚或新婚者勿掃墓. 近期有喜事的人身上會帶有陽氣,去掃墓時容易形成沖煞而對感情不好。 2. 女性懷孕中或經期時勿掃墓. 孕婦與經期來的女性應避免前往,許多人對此禁忌是認為經期不潔的情況,但以現代來看是因為當下的身體較虛弱,除了不宜激烈活動外對於祭祀相關也會影響身體狀況。 3. 六歲以下的小孩勿掃墓. 年紀尚小的孩子陽氣與氣場皆較不足,八字也較為輕,容易受到磁場干擾,因而受到驚嚇,此時盡量避免前往掃墓祭祖,避免被沖到或回家後生病。 4. 八十歲以上的長者勿掃墓.

  5. 2022年4月2日 · 清明節2022清明節除了去掃墓祭祖外還可以準備應節食品當中香港受廣東文化影響許多人會吃雞屎藤茶果艾葉粑粑和青團等部分食品背後更有不同的好兆頭意思。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清明節習俗,香港則多有吃青團和雞屎藤茶果的傳統。 (資料圖片) 👇👇👇按圖看清明節有哪些應節美食👇👇👇. + 8. 同場加映:清明節│祭祖鮮花水果有禁忌 帶錯或行衰運. 👇👇👇按圖看在祭拜用的鮮花、水果有何禁忌👇👇👇. + 21. 同場加映:清明節│土葬龕位拜祭流程大不同. 👇👇👇按圖看一般土葬掃墓祭拜流程👇👇👇. 現代不少人選擇死後火化,骨灰龕位的祭祀流程較為簡化,以下是有關步驟介紹。 骨灰龕位的祭祀流程較為簡化。 (資料圖片) 👇👇👇按圖了解骨灰龕位的祭拜流程👇👇👇.

  6. 2023年4月2日 · 民間對於祭祀和拜祭先人都有既定習俗和禁忌即睇清明節拜山的10大禁忌免得吸引負面磁場。 資料授權:清水孟國際塔羅小孟老師. 必看! 掃墓10禁忌. 1. 準備結婚或剛結完婚: 有喜氣之人不宜掃墓,因為喜氣屬陽,掃墓為陰,容易沖煞,對情感易有傷害。 2. 懷孕中人: 懷孕中的人不可以去掃墓,因為容易招惹不乾淨的氣場,影響胎兒,在科學上來說,也擔心孕婦容易受到風寒,或上山掃墓時不慎跌倒。 3. 喜歡穿紅衣的人: 掃墓不宜穿著太艷麗,若穿著太紅讓祖靈較刺眼,恐無法得到祖靈加持。 4. 0-3歲的小孩: 0-3歲的小孩氣場比較不足,容易引來周遭好兄弟的干擾,回家容易感冒生病。 5. 感冒中的人: 感冒中的人或正在抗癌的人,身體較為虛弱時,前往掃墓容易吸收到不好的氣場,因此感冒中人應盡量避開掃墓。

  7. 2021年4月2日 · 清明節土葬龕位拜祭流程大不同 鮮花水果有禁忌 帶錯或行衰運. 撰文:夏洛特. 出版: 2021-04-02 12:00 更新:2022-04-02 15:48. 13. 清明節掃墓程序看似簡單,其實要準備不少祭品。 其中祭拜「土地公」、「祖先」的供品各有不同。 想免煩惱的話,亦可選擇以生果和鮮花拜祭,但要小心當中忌諱,否則好易對後人有不良影響。 清明節掃墓祭祖要準備不少祭品。 (資料圖片)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 👇👇👇按圖看一般土葬掃墓祭拜流程👇👇👇. 現代不少人選擇死後火化,骨灰龕位的祭祀流程較為簡化,以下是有關步驟介紹。 骨灰龕位的祭祀流程較為簡化。 (資料圖片) 👇👇👇按圖了解骨灰龕位的祭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