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澄碧邨 相關

    廣告
  2. 海邊小屋 - 澄碧村優惠盡在Agoda,查看過百萬心水屋真實評價!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 先訂後付

      Agoda.com最低價格保證

      火速預訂,免費取消!

    • 折扣優惠

      計劃緊下次旅程?

      我們為你提供最抵優惠!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24日 · 大坑西邨 密集屋邨幾何魅力. 現時去大坑西,由於不少街坊已遷出,加上設備殘破,屋邨店舖又多結業,走着總有份凝寂時光的老味道。 回顧半世紀前,大坑西邨曾是不少人的安樂窩:1953年發生石硤尾寮屋區大火,港英政府在1961年以特惠地價批出土地予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興建大坑西邨,以安置當年受影響的租戶,地契寫明須最少提供1,600個單位,廉價出租給低收入人士。 其口號為「興強順利,康樂安泰」,故屋邨各座樓宇均以此命名。 按圖窺探石硤尾風貌 . 點擊圖片放大. +2. 南昌220 工業風組裝過渡屋. 遊走石硤尾,近大半年你還會發現這棟色彩繽紛的「積木屋」建築。

  2. 2021年9月13日 · 政團的研究報告指,政府只要重建19條老舊公共屋邨,以6.5倍地積比計算,就可興建20萬個單位,較現時額外多出逾13萬伙。 我們若以逾50年樓齡的華富邨為例,重建後料可增加1.2萬個單位,但所需程序繁複,費時失事,第一期清拆2027年才開始,估計要到2040方可 ...

  3. 2021年9月6日 · 香港住屋貴、住屋細、住屋難的「香港特色」由來已久,也是歷屆政府致力解決、但迄今仍遭市民詬病責難的「不可能任務」。 本港樓價高企,長踞全球最難負擔城市之一,基層市民只能望樓興嘆,問題癥結顯然是供求失衡,而住屋供應追不上剛性需求關乎合適土地供應、規劃與施政效率等眾多複雜因素。 若要突破發展困局,持續增加整體房屋用地供應是必要手段。 可是,香港「地少人多、無地建屋」早已植根於港人腦海,成為樓市供求失衡的痳痺劑。 事實上,香港擁有大量未開發土地,運用率亦僅及新加坡一半,當中涉及4萬多公頃的郊野公園及邊陲地帶,政府於2019年公布的土地供應政策,依從專責小組建議,未有將發展郊野公園納入優先選項。 及至近期,坊間又重提開發之議,政府強調暫未有重啟研究,但話卻沒有說絕,似乎留有後路。

  4. 2020年5月28日 · 分享:. 【財務自由】一個80後屋邨仔的理財故事 龔成:敢去想、落實做. 「莫欺少年窮」。. 今日身家可能是一個零,但只要有目標,肯堅持,也能累積財富享受財務自由。. 80後專欄作家龔成,經常在其 個人專頁 分享及理財心得。. 他近日重溫2012年接受本報 ...

  5. 2023年11月1日 · 專輯. 發布時間: 2023/11/01 14:00. 最後更新: 2023/11/13 17:40. 分享: 2021年至今,中建香港「居有所葺」義工隊已完成家居維修超過520戶,義工隊成員包括持有電工牌照的專業人士等。 建築業從業者,雕琢著城市的天際線,每一座建築物都凝聚著他們的專業與熱忱。 而在朝夕相伴的社區,他們也從點滴做起,小到一面牆、一扇窗,他們也希望通過自己專業回饋社區。 中建香港「居有所葺」義工隊,正是秉持著這樣的理念,多年來,堅持為基層家庭提供家居修繕服務。 這班熱心的建築業從業者,在工作之餘參與義工活動,運用自身專業回饋社會,身體力行實踐「施比受、更有福」的箇中真諦。 將心比心服務社區.

  6. 2024年5月15日 · 複息效應(Compound interest effect),是把上一期的投資本金和利息,一併存入下一期的新帳單當中,經過長時間堆疊後,初始投資不僅可以賺取以本金計算的回報,還可以賺取累積的利息回報,從而產生指數級增長。 相關文章: 【財富自由】「利疊利」有利有弊 學識善用時間複利 無痛滾出第一桶金. 數碼銀行平台Cashee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Smeetha Ghosh認為,20多歲是作出良好財務決策的最佳年齡,最好開始小額投資ETF(交易所買賣基金),並終生持續,而不是等到50多歲時才開始大筆投資。 愈早啟動,本金和利息的價值將隨時間而發揮複息效應,將產生更顯著的回報。 20多歲的青年腦筋靈活轉數快,能短時間內吸收同處理大量資訊,運算能力強勁,但這種長處好容易變短處。

  7. 2019年4月3日 · 香港樓價高,不少人會抱怨樓價被炒起。 但在業內人士角度看,過去10年港府推出眾多辣稅、收緊按揭,市場上的炒賣空間已大幅收窄。 其實,回歸基本,用最簡單的供求關係,已可解釋為何樓價持續高企。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數字,過去10年,香港私人住宅總存量,增加了不足10萬伙(數字比期內的累積落成量低,因為同期也有舊樓被拆),同期公營房屋總存量增加了11.1萬戶,即住屋總量大概增加21.1萬戶。 香港私樓存量. 2007年底,107.9萬個. 2017年底,117.5萬個. 10年增加9.6萬個. (資料來源:差餉物業估價署物業報告) 香港公營房屋存量. 2008年底:111萬個. 2018年底:122.1萬個. (資料來源:房屋署及房委會 房屋統計數字2018)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