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0月23日 · 要長者能安心居家安老增加政府社區照顧支援的政策十分重要唯現時政府的措施仍無法達標亦無法扭轉一直以來倚重院舍服務的局面6月發佈的安老服務計劃方案只提出了政策的大方向施政報告提出的社區照顧零等候時間亦欠具體方案政府除了增加資助服務名額外更重要的是重新規劃各區長者中心的服務及加強前線人手培訓獨居的陳婆婆雖然行動不便需要輔助儀器出入但她仍很喜歡每天到樓下和老友記聊天買菜不想住進老人院。 新增內文模塊. 78歲的陳婆婆現時獨居,外出時需以拐杖或推車協助。 「我日日都落街,唔會悶嘅! 」但她仍熱忱於天天到樓下在小社區中和老友記們暢聚。 她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臟病,曾接受搭橋手術,手術位置現時仍間中出現疼痛。

  2. 2021年7月14日 · 加之長期護理服務中心在社區照顧可減少未來香港住宿服務和公立醫院的壓力亦能有效紓解照顧者承受的身心壓力綜合上述原因本港自1977年起便提倡居家安老」、「社區照顧的安老概念如今更以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作為安老政策的方針而在2010年至2020年期間當局為身體機能出現中度或嚴重缺損的長者提供的資助社區照顧服務名額也累增118%至15,400個。 另在2013年,當局亦推出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即「社區券」)實驗計劃,社區照顧服務的年度經常開支因此在10年間增加兩倍,至2020年至2021年度的38億港元。 目前,本港的社區照顧服務主要分為四類:「家居為本」的社區照顧服務、「中心為本」的社區照顧服務、為照顧者提供暫托服務、為身體機能缺損程度輕微的長者提供預防性服務。

    • 不如笑一笑緩和氣氛
    • 照顧者要的不只是金錢
    • 政策難追及人口老化
    • 相關文章︰

    她也曾經試過想避開這個責任,把父母送進老人院。這一決定也許是出於現實考慮。她憶起一件往事:她的媽媽有一次走進睡房關上門,其他人怎麼敲門,她也沒開門,只叫大家等等。過了好一會,媽媽便若無其事地走出來。怎知一開門便發現地下有一坨糞便。 「當刻,大家都是大笑起來。」「為什麼呢?」記者反問。「一件事可引來截然不同的反應。你罵她有用?事實是她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向她發洩怒氣,她未必明白,但她會感受到(你動氣)。不如笑一笑,緩和氣氛。」 李鳳琼不是天生情商特別高,她也經歷過壓力爆煲的時候:父親因為患上認知障礙症,不單記憶力衰退,連語言能力也一併受到影響,詞不達意之餘也容易亂發脾氣。「他想要杯水,但說了要牙籤。你給他,他不滿意,他的需求你滿足不到,他便發你脾氣。家庭成員間出現很多爭執,這是初期常遇到的問...

    近年,香港時有發生照顧者不堪壓力而共同自殺或終結被照顧者生命的悲劇,因此如何紓緩他們的壓力,成為社福界熱烈討論的長久命題。因為社會正面對的人口老化問題,預視得到照顧者的數量只會有增無減,不少組織就此提出過不同建議,包括照顧者津貼恆常化,從財政支援他們向外尋求不同的社區服務。 種種看似很「功利」的現金支援,是照顧者的經濟支撐,但對於有一定經濟能力的李鳳琼來說,她能聘請外傭照顧父母,也能把父母送到質素較好的私營安老院舍。那只是一點點的「甜頭」,李鳳琼覺得所謂的照顧者壓力,不因點點甜頭而減卻,壓力實是來自於對自我的批評。 有次一覺醒來,赫然發現母親躺的枕頭滿布嘔吐物,她轉過身來,發現母親的頭髮、臉頰都沾上。她急急忙忙帶母親求醫,才發現母親是膽管發炎,患者上腹會異常疼痛。母親嘴巴發不出完整的句子來,...

    「如果你不希望十年後要用很龐大的數字去支援這群人,現在便要着手做事,為輕度缺損或是開始步入老年的人多做一點。」但這次增撥的資源僅杯水車薪,沒法紓緩輪候人數的同時,也沒有照顧到輕度缺損的長者。作為一個照顧者,李鳳琼對社區照顧服務有許多的想法。她早知道,政府說的增加名額其實對於改善照顧服務的質素作用有限。她的母親精神還好時,有去認知障礙日間中心的習慣,每天從早上八時至下午五時,共九個小時,一天盛惠540元。中心有點對點的接送服務,自然能減輕照顧者四處奔波的壓力。 「但你想真一點,要在上午八時及下午五時這兩個時間點準時接送的人,一定不是打工仔,哪有可能五點便回到家呢?它的確是有服務,也讓你參加,但就配合不了需要。」政府增加的社區照顧服務券,「本來只有100個有免費券吃麵包,現在政府說派多20個人,...

    【居家安老.三】窮人為糊口晝夜工作 社工:有錢便可安老 【居家安老.四】平安鐘不只應急 疫情期間代取藥又派口罩 上文刊登於第211期《香港01》周報(2020年4月27日)《安老院並非安老宿命 照顧者:親手送走父母不容易》。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2年10月16日 · 這也是本港不少以老護老者的寫照照顧者不堪壓力而造成悲劇不絕於耳政府近年強調居家安老」,讓長者盡可能在社區中安享晚年然而人口老化加劇社區照顧服務長期未能滿足需求如何能老得安心

  5. 2021年11月24日 · 居家安老的最大目標不應是純粹為了解決現時院舍輪侯時間極長的問題更不應止於安置老人而是要做到讓長者能夠安享晚年在非物質的生活需求上都得到滿足勿讓居家安老毀於最後一哩路 紓緩安老問題 亟需多管齊下 200元禮券帶出的老年貧窮問題 安置老人只是安老服務其中一環. 長者護理. 老人政策. 安老. 人口老化. 老齡化. 人口老化. 勞工及福利局. 羅致光. 政策評析. 治政之道. 01觀點. 3. 0.

  6. 2016年10月18日 · 早前安老事務委員會一份報告指長者偏好居家安老」,但一位剛剛喪父的女兒說爸爸最大心願是在家安詳去世無奈香港法律不容許:「如果連選擇在哪裡死去的基本人權也沒有請不要跟我說什麼居家安老﹗」 安老事務委員會於今周起在18區舉行論壇。 (林振東攝) 根據安老事務委員會上周發布的長者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券」 可行性研究報告,有超過一半 (54.5%)的受訪者表示,即使未來獲分配資助宿位,也不會接受,寧願選擇居家安老。 不過對於很多家屬而言,政府老說的居家安老至今仍只是空話。 在家死去的人權. Ireign的爸爸蕭燦堅以前做塑膠架生意出口美國,55歲退休以來的7年多,一直有狗Michelle作伴。

  7. 2018年12月26日 · 特別當家中長者的行動或自理能力變弱或是患有中度至重度認知障礙症的話並非每天都有的居家照護服務或未能滿足長者需要堅持居家安老對長者及家庭照顧者可能導致雙輸局面所以,「把希望在家中安老的長輩送到院舍成為了不少家庭無奈的決定雖然具質素的院舍能提供全天候安心的照料但對於不少人來說,「居家安老仍然是他們的心願。 可是,面對龐大的需求,各地的院舍都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小型「院舍」提供彈性服務. 十多年前,日本出現了一種名為「小規模多機能型居宅介護(下稱:小規模多機能)」的複合式照護服務,為許多國民實現了「居家安老」的心願。 「小規模多機能」的出現,衝擊了一直以來「院舍」、「居家」二擇其一的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