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照腸鏡前須知 相關

    廣告
  2. 全程由專科醫生監察及進行,安全方便,亦能符合本港大部分保險公司的手術賠償要求。 提供各項專業身體檢查,包括腸鏡、膀胱鏡、胃鏡等,及早檢查為您的健康把關!健康熱線2366 0328

搜尋結果

  1. 2022年10月12日 · 按 衞生署 和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齊心防癌計劃 網站說明,腸鏡分為兩種,分別是 大腸檢查及乙狀結腸檢查,兩者都屬於可以屈曲的內視鏡,一般會經肛門放入大腸內,讓醫生能夠觀察到受檢人大內壁黏膜的情況,整個過程需時約 15 分鐘至 1 小時。

    • 先清腸後檢查
    • 服用清腸藥
    • 腸鏡檢查q & A

    由於醫生需要在進行大腸鏡檢查時清楚觀察腸壁內的狀況,因此接受腸鏡檢查前必須服用清腸藥(又稱「瀉水」),徹底清走腸道內的宿便。 除了以藥物輔助清走大便,檢查前數天的飲食須以低纖為主,以免影響大腸鏡檢查,究竟要如何戒口呢?

    除了禁食,在接受腸鏡檢查前一晚需要服用清腸藥(又稱「瀉水」)排清腸道宿便,以方便醫生翌日進行檢查。 病人需按處方將清腸藥溶於清澈無渣飲料(例如:清水、蘋果汁、寶礦力),並分開數次於指定時段飲用(每次約250毫升);視乎清腸藥的類別及份量,一般合共飲用1-2公升溶液。 大多情況在服用清腸藥後2-3小時內會排清大便,並於清腸後即禁食,只可飲用少量清水。 因清腸期間需於有限時間內飲用大量水份,加上傳統清腸藥難聞又難入口的味道,少不免加劇病人腸胃不適。若病人因此而無法飲用足夠份量的清腸藥,會令糞便殘留於腸道內,減低腸鏡檢查的準確度,甚至因此需重新安排或重覆進行腸鏡檢查。現時新型的清腸藥味道較易入口,對腎衰竭患者的風險較低之餘,亦能維持良好的清腸效果。 大腸鏡檢查流程

    Q: 飲用瀉水後需要排清大便,如何減輕多次排便的不適? A: 喝瀉水排便有機會導致肛裂、或令痔瘡患者苦上加苦,但為了得到理想的檢查效果,難免需要排便數次以徹底清腸。相關人士戒口要戒得夠徹底,於腸鏡檢查前按指示避免攝取膳食纖維;吃流質食物可以令排便順暢,減低飲用瀉水後導致的痛楚。 Q:腸鏡檢查時會否感到痛楚? A:以往照腸鏡或會造成腸道不適,現時技術已優化,過程中會注入氣體擴大腸道壁方便檢查,並採用二氧化碳代替空氣,較易被人體吸收,再經呼吸排走,減少腹脹及便意。 Q:檢查時需要全身麻醉嗎?完成檢查後如何護理? A:醫生會視乎檢查人士情況,決定採用哪種麻醉方法,例如:注射適量鎮靜劑及止痛藥(保持清醒但較放鬆),或在監控麻醉(進入深層睡眠狀態)下進行檢查。檢查人士於完成腸鏡後必須卧床休息,待鎮靜劑...

  2. 2023年3月7日 · 胃鏡並無特別的檢查前準備,而腸鏡檢查前則需要前 3 維持低渣飲食(low residue diet),最少3 至 4 天前停止服用任何鐵製劑,並按醫生指示停服抗凝血或抗血小板藥。

  3. 2022年8月25日 · 照腸鏡的程序是怎樣?. 1. 照腸鏡的事前準備. 為了確保醫生檢查時可徹底透過鏡頭看到腸道內的所有位置,病人在照大腸鏡檢查前的2-3天就應開始進行低渣飲食,減少糞便體積及腸道內殘渣;並在檢查前一天服食瀉藥或飲瀉水,清走大腸內的糞便及雜質 ...

  4. 大腸鏡經由肛門通過大腸不同部位後到達終點盲腸,其後慢慢退回小腸末端、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返回到肛門,醫生都能在高清的顯示屏上觀察仔細觀察大腸的每一個部位,找出隱藏瘜肉及抽取病變組織進行化驗。 過程中,如果腸道內有任何宿便,都會影響瘜肉偵測率、檢查時間,甚至更易誘發腸出血或腸穿孔等併發症。 因此,照腸鏡前做足清腸工作至關重要,在進行大腸鏡檢查前3天,就要開始實施低渣飲食。 腸胃鏡檢查術前準備|低渣飲食是什麼? 「低渣飲食」是泛指在消化後不會留下殘渣的食物,一般會在照腸鏡前實行的一種飲食法,目的是避免腸內殘留糞便,影響照腸鏡的過程。 因此,低渣飲食會避開所有高纖食物、難消化、具刺激性、易致腸胃不適或敏感的食物。

  5. 其他人也問了

  6. 照胃鏡前準備及須知|做好5大事前準備. 要預防胃癌及其他腸胃相關的嚴重疾病,除了要注意身體日常變化,更應定時進行腸胃鏡檢查及幽門螺旋菌呼氣測試,及早找出潛伏的病菌或瘜肉,及時作出治療。. 以下是照胃鏡前的準備事項及須知:. 須空腹進行檢查 ...

  7. 進行腸鏡檢查前,醫生會先講解檢查過程及相關風險,患者並需要簽署檢查同意書。 而在檢查前一周,患者要停止服用補血丸或鐵丸,避免進食如蔬果等高纖食物,如有需要,需要按醫生指示服用輕瀉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