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0月16日 · 熊市於不同階段有不同特徵: 一: 急跌期 。 股市出現大急跌,甚至恐慌拋售,時間多數較短,幅度可至上次牛市升幅三分一、一半,甚至更多,殺傷力巨大。 二: 一浪低於一浪 。 投資者變得小心,部分輸家已離開股市,成交量明顯減少。 其間會出現小型上升趨勢,吸引人入市。 不過,二反彈雖然有一定幅度,但終歸不能擺脫一浪低於一浪,追入很易中伏。 三: 優質股低水 。 投資者心灰意冷,成交淡靜。 部分優質股低水,市場剩下多數為機構投資者,到尾段優質股開始逐步回升。 按照目前情況來看,很大機會是處身於一與二差不多交接之間,不要想太早出手撈底。 思源很早提大家熊市將來,如果跌到目前水平仍要問,或持股已嚴重陷入虧損狀態,可能閉上雙眼不看還好。 熊市的三個特徵(附圖截至2018年10月12日)

  2. 2018年10月23日 · 熊市 (Bear market),又稱為空頭市場,指證券市場上,價格走低的市場。 二是什麼? 根據「道氏理論」,《華爾街日報》創辨人、有份編製美國道指的道爾(Charles Dow)提出,股市跌勢可分為三部分,分別為「一、二、三」。 港股步入二會怎樣? 根據理論,股市在「二」時通常迎來顯著反彈,幅度介乎累積跌幅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亦有另一說法指,熊市反彈幅度為低位起計的10%。 由恒指年內最低位25090點起按反彈10%計算,後市或能挑戰27600點水平。 投資者要注意什麼? 「二」期間,企業盈利進一步回落,令估值變相提高,無力支撑大市再度上揚,急劇反彈之後,將進入熊市最壞時期,故投資者需密切觀察市況。 撰文 : 李瑩 本網記者. 欄名 : 理財學堂.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3. 2023年1月11日 · 其實,馬多夫詐騙手法就是「龐氏騙局」的複製,他創辦的投資證券公司以對冲基金的方式作為投資騙局,以投資基金高回報為誘餌,吸引一眾投資者。 但如此高回報並不是來自正常投資收益,而是通過不斷招募新客戶,用新客戶的投資資金來支付舊客戶的高額回報,製作高回報的假象,從而令債務愈滾愈大。 高回報是吸引投資者入局一大原因。 當時,馬多夫以投資對冲基金作為騙局方式,聲稱其投資回報高達12%-13%,許多投資者被高回報吸引。 在他的騙局維持的20年内,無論市場行情如何,凡是投資於馬多夫計劃的人,每個月都會定時收到高於銀行存款的回報,從而深受投資者信任,也因此令越來越多人入局。 其次,對冲基金的運作模式和馬多夫的身份是令投資者入局的第二大原因。

  4. 2022年9月21日 · 1.不要追逐回報最好的資產類別. 如果你投資股票,今年很有可能會遭受巨額的損失。 即使你在很好的公司,或者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也不例外,他們的淨資產也因此暴跌。 即使是「股神」巴菲特,其投資旗艦巴郡僅在今年第二季,其股票組合就損失了超過630億美元。 除了股票,在熊市期間,債券都不是一種「安全」的投資選擇,當利率上升時,債券價值會下降,儘管持有債券至到期日,只會收回債券的本金價值。 那麽今年有什麽是表現好的? 商品(農產品和礦產)、能源今年短期內跑得很高,但它們的表現和變化是周期性的,不是穩定和持久的。 因此如果你認為通脹在往後幾年都會持續並且繼續走高的話,將高級商品和能源的投資加入投資組合可能不是一種不好的選擇。

  5. 2018年10月25日 · 發布時間: 2018/10/25 14:25. 最後更新: 2019/02/21 18:12. 分享: 港股跌勢未改,由10月初起計,恒指迄今已累積下跌超過3,000,市場恐慌情緒蔓延。 事實上,港股至九月起步入熊市,跌勢不斷,到底熊市會維持多久? 熊市有何特徵? 港股現時又處於熊市第幾個階段? 從數據看,港股恒指已從高位回落了兩成,技術上進入熊市。 而熊市於不同階段有不同特徵: 欄名 : 理財學堂.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港股跌勢未改,由10月初起計,恒指迄今已累積下跌超過3,000,市場恐慌情緒蔓延。 事實上,港股至九月起步入熊市,跌勢不斷,到底熊市會維持多久? 熊市有何特徵? 港股現時又處於熊市第幾個階段? 從數據看,港.

  6. 2020年1月31日 · 港人熟悉的強積金中,便有不少平衡基金,如2017年推出的強積金預設投資策略(DIS),便囊括兩項成分基金,包括核心累積基金(CAF)及65歲後基金(A65F),兩者皆屬平衡基金。 前者將約60%投資於風險較高的資產(主要為環球股票),而後者則約80%投資於風險較低的資產(主要為環球債券)。 根據該策略,在49歲或之前,投資者的強積金會全部投資於較為進取的核心累積基金,當年滿65歲後,其所有的強積金皆轉換至較為保守的65歲後基金。 而在50至64歲之間,投資組合會逐年減持核心累積基金,並增持債券比例達八成的65歲後基金。 如此一來,隨投資者年齡增長,投資風險也在逐步降低,並減少了因市場的大幅波動對其強積金投資造成的影響。 【文章獲iMoney授權轉載,瀏覽全文: 詳解「平衡基金」 】

  7. 2022年9月1日 · 在股市投資中,坊間都認爲「逢低買入」是有效的投資策略,即投資者在市場低迷的時候預測股市已到達低點,預期未來會恢復上漲趨勢,於是選擇買入的投資行為。 但不是每一次市場到達低位就會及時反彈恢復上漲的趨勢,底部很容易被誤判,結果或會逆轉並持續走低,在這種情況下早購買反而會遭受更大的損失。 因此,投資專家們亦對此投資策略持不同意見。 投資者們的分歧討論. 隨着美聯儲採取措施抑制高通脹,針對目前市場狀況,投資者對「逢低買入」的投資觀點存在分歧。 在今年年初,就有投資者針對這個問題展開過討論。 基金管理公司普徠仕(T Rowe Price)新任首席執行官Rob Sharps表示:「鑑於我們可能將在2022年持續面臨的環境,應拒絕逢低買進的簡單反射思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