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玄奘曾祖陳欽曾任東魏上黨(今山西長治)太守,祖父陳康為北齊 國子監 博士官,父親陳惠在隋初曾任江陵 縣令,大業末年辭官隱居。 三位兄長中,二哥陳素早年於洛陽淨土寺出家,號長捷法師。 少時家境困難,隨長捷法師住淨土寺。十一歲(613年)就熟讀《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

  2. 评价. 玄奘顶骨舍利. 有關圖片. 流行文化中的玄奘. 相关文艺作品. 其他. 参见. 注釋. 参考文献. 研究書目. 外部連結. 玄奘 (602年4月6日—664年3月7日),俗姓 陈 ,名 祎 , 洛州 缑氏县 (今河南省 洛阳市 偃师区 南境)人,師承 印度 那烂陀寺 戒賢 大師,是唐朝 三藏法師 、 中国 佛教 法相唯識宗 奠基人,中國四大 翻譯家 、 汉传佛教 最伟大的 譯經師 之一。 由其口述、弟子 辯機 撰文的《 大唐西域記 》 [2] 為研究古印度史的重要文獻。 生平. 早期生活. 维基文库 中的相关原始文献: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3. 佛教. 法師( 梵語 : dharma-bhāṇaka ; 巴利語 : dhamma-kathika ),佛教 出家眾 的頭銜之一,原来指能精通、研习佛法,能為俗人解說佛法者;一般通曉經、論或律之行者,分別稱為 經師 、 論師 或 律師 ,在 有部 《 毗奈耶雜事 》卷一三中,比丘分為經師(經藏精通者)、律師(律藏精通者)、論師(論藏精通者)、法師(善於講法者)、 禪師 (精通 禪定 者),一共五類 [1] 。 今日通常以“法师”泛用來作為 佛教 僧侶 的敬稱。 對 鳩摩羅什 、 玄奘 等對翻譯經藏有卓然貢獻之大譯經師,則多稱 三藏法師 (梵語:tripiṭaka-ācārya;巴利語:tipiṭaka-ācariya;原意均是“三藏 阿阇梨 ”、“三藏 和尚 ”)。

  4. 主條目: 法師 (佛教) 法師( 梵語 : dharma-bhāṇaka ; 巴利語 : dhamma-kathika ),佛教 出家眾 的頭銜之一,原來指能精通、研習佛法,能爲俗人解說佛法者;一般通曉經、論或律之行者,分別稱爲 經師 、 論師 或 律師 ,在 有部 《 毗奈耶雜事 》卷一三中 ...

  5. 一切經音義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一切經音義 》,为 佛教 典籍,是 唐代 出版的 訓詁 書。 版本. 有兩個版本: 第一個版本為 唐朝 應 (?-649年-661年, 玄奘 弟子)所著,稱為《大唐眾經音義》,共二十五卷。 第二個版本是由唐朝 慧琳 (737年-820年,姓裴氏,疏勒國人, 不空 弟子)所著,又稱呼為《慧琳音義》,共一百卷。 应《一切经音义》 唐代 比丘 應所著《一切经音义》(c. 649)是现存最古老的解释 佛教用语 的 汉语辞书 ,是后世汉语-外语 双语词典 的原型。 作者应曾任 玄奘 的翻译。 应去世时《一切经音义》仅完成了25卷。 “一切经”一词最早出现在隋代,也作“大藏经”,指所有佛教经典。 《一切经音义》也称《 [大唐]眾經音義》。

  6. 法師 (佛教)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法師 ( 梵語 : dharma-bhāṇaka ; 巴利語 : dhamma-kathika ),佛教 出家眾 的頭銜之一,原来指能精通、研习佛法,能為俗人解說佛法者 [1] 。 今日通常以“法师”泛用來作為 佛教 僧侶 的敬稱。 词源. 梵语 bhāṇaka 原意是 诵持师 (英语:Bhāṇaka) ,和巴利语 kathika 非来自同一词根 [2] ,後者的对应梵语词根是 kathika 、 kathaka ,意譯皆爲誦者、論述者、說者 [3] [4] 。 雖然來自的詞根不同,但兩者的意義都是“受持、读诵、解说佛法者”。

  7. 编. 主条目: 法師 (佛教) 法師( 梵語 : dharma-bhāṇaka ; 巴利語 : dhamma-kathika ),佛教 出家眾 的頭銜之一,原来指能精通、研习佛法,能為俗人解說佛法者;一般通曉經、論或律之行者,分別稱為 經師 、 論師 或 律師 ,在 有部 《 毗奈耶雜事 》卷一三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