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東晉 時期的 書法家

      Image courtesy of sohu.com

      圖片: sohu.com

      • 王羲之 (303年—361年), 字 逸少 ,原籍 琅邪郡 臨沂 (今屬 山東 ),官拜右軍將軍,人稱 王右軍 。 為 王導 之姪,是 東晉 時期的 書法家 ,人稱 書聖 ,與書法家 鍾繇 合稱為「鍾王」。
      www.wikiwand.com/zh-tw/王羲之
  1. 其他人也問了

  2. 王羲之 (303年—361年), 字 逸少 ,原籍 琅邪郡 臨沂 (今屬 山東 ),官拜右軍將軍,人稱 王右軍 。. 為 王導 之姪,是 東晉 時期的 書法家 ,人稱 書聖 ,他小時候並沒有寫書法的天份,但他對書法有興趣。. 與書法家 鍾繇 合稱為「鍾王」。. 其 書法 師承 ...

  3. 王羲之 (303年—361年), 字 逸少 ,原籍 琅邪郡 临沂 (今属 山东 ),官拜右軍將軍,人稱 王右軍 。. 為 王導 之姪,是 東晉 時期的 书法家 ,人稱 书圣 ,他小時候並沒有寫書法的天份,但他對書法有興趣。. 與書法家 鍾繇 合稱為「鍾王」。. 其 書 ...

  4. 3 天前 · 大陆简体. 王羲之 (303年—361年), 字 逸少 ,原籍 琅邪郡 临沂 (今属 山东 ),官拜右军将军,人称 王右军 。 为 王导 之侄,是 东晋 时期的 书法家 ,人称 书圣 ,他小时候并没有写书法的天分,但他对书法有兴趣。 与书法家 锺繇 合称为“锺王”。 其 书法 师承 卫夫人 (卫夫人则师承锺繇) [1] ,又因其家族属于 正一道 世家,故亦曾受录为道士,颇受正一符箓影响。 王羲之的书法实践,变当时流行的 章草 、 八分 为 今草 、 行书 、 楷书 ,是书体转换时期平地而起的高峰。 其书法尺牍散见于 唐朝 的精摹本《 十七帖 》、《 快雪时晴帖 》、现藏于 日本 的《 丧乱帖 》、《孔侍中帖》等名品。 王羲之的书法真迹皆已失传,其作品《 兰亭集序 》等帖,均为后人 临摹 。

  5. 东晋 时期大臣、文学家、书法家。 淮南太守 旷 之子。 [20] 王羲之出身名门世族 琅琊王氏 。 七岁学书,十二岁读前人笔论。 少学 卫铄 ,后渡江北游名山,见到李斯、曹喜等诸名家书迹,又在洛阳看到 蔡邕 书写的石经三体书及张昶的《华岳碑》,开始意识到不足。 于是其遍学众碑,书艺大进,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 草书 推向全新的境界。 [21] 王羲之二十三岁时入仕,始任秘书郎,继为长史、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永和十一年 (355年),其称病辞去会稽郡职务。 后放情于山水之间,弋钓娱乐。 [19] 晋穆帝升平五年(361年),王羲之病逝,时年五十八岁。 其子 献之 于后代中书法成就最大,与其父王羲之齐名,号称“二”。

  6. 王羲之一生最突出的成就即書法藝術,無論在生前還是死後,都受到人們的尊崇,有“ 書聖 ”之譽。 王羲之不僅能精通書法各體,集當時書法之大成,更在於其能自成一家,開創了具有獨特風格的派書法。 王羲之所寫的書法,楷書以《黃庭經》《樂毅論》等最有名,行書以《快雪時晴帖》《喪亂帖》最出色,草書則以《十七帖》最傳神,代表作《 蘭亭集序 》更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不僅有名的書法作品,也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優美散文。 [22]

  7. 中國書法藝術. A. 王羲之像. 王羲之(約公元303—361年),字逸少,出身於一個仕宦世家,原籍琅琊臨沂(山東)人,後遷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 王氏家族本是西晉時山東瑯琊臨沂的大族,在西晉王室覆滅後,琅琊司馬睿在山東王氏擁戴下過江稱帝,建立東晉政權。 王羲之祖父正,官尚書郎,父親曠,官淮南太守,從伯父敦為將軍、導為司徒,皆權勢很大兼擅書法。 王羲之幼時不善言辭,但勤於書法,臨池學書,池水盡黑。 他通過書法走上人生之路,並成為名垂萬世的「書聖」。 王羲之《平安帖》 王羲之具有典型的晉人風度:性格耿直,超塵絕俗,不拘禮法,委任自然。 魏晉時期人處於一種非常艱難的情況,當時戰爭頻仍、民不聊生,嵇康沉醉,阮籍倡狂的悲慘命運展示出慘烈的人生,竹林七賢幾乎沒有幾個有好下場。

  8. www.wikiwand.com › zh-tw › 王羲之王羲之 - Wikiwand

    東晉書法家、道士 / 維基百科,自由的 encyclopedia. 王羲之 (303年—361年), 字 逸少 ,原籍 琅邪郡 臨沂 (今屬 山東 ),官拜右軍將軍,人稱 王右軍 。. 為 王導 之姪,是 東晉 時期的 書法家 ,人稱 書聖 ,與書法家 鍾繇 合稱為「鍾王」。. 其 書法 師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