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13日 · 在兒子天真無邪的視線裡瑪曼與畫家的愛情珍貴而悲哀。 《生活在別處以客觀意識流的敘述方式將時間與空間現實與夢幻交織小說情節 ...

  2. 2006年11月27日 ·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1-27] 放大圖片. 著 者:王蒼柏. 出版社: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出版 香港大學出版社代理. 本書呈現了十位香港印尼華人 ...

  3. 2020年10月13日 · 2020-10-13. 王嘉裕. 這個世界上,很多人都努力去獲得一些什麼。 不同人眼裏,對於「什麼是最珍貴」這個問題,會有不一樣回答。 卻認為,時間是其中重要一項。 很多人都意識到這一點,但是如何去珍惜時間,卻總是一味盲目地透支時間。 我們一直都說,要珍惜時間。 幾乎是從小學時候一直說到現在。 那如何去珍惜呢,我們讀書時候,老師給我們答案是,要好好學習,抓緊時間去奮鬥,將來有一個好前途。 那麼,當我們有了一份工作之後呢? 我們上司可能會跟我們說,要抓緊時間完成這個那個項目,上班時間要抓緊做事情。 對於這些忠告或者勸告,不能評論他好壞,畢竟抓緊時間去做事情是沒錯。 但是,想問是,當你遵從別人忠告和勸告,去抓緊時間做事情,那是你自己心中真想要嗎?

  4. 2021年1月30日 · 2021-01-30. 黃牧(古鎮煌)先生是香港著名作家、旅行家、樂評人、古董收藏家。 自80年代起香港多種刊物撰寫古典音樂賞評,至今超過百萬字,其著作《音樂家與音樂欣賞》是不少香港愛樂人啟蒙讀物。 我的朋友黃牧先生一月二十五日下午於北京走了,享年八十二歲。 這個時代了,還有人用「忘年交」這種稱呼嗎? 反正社會不用,可能因為再沒「忘年交」這回事。 他不用,也不用,雖然他辭世時年紀比大上一倍也不止。 認識 Albert,是近數年事情,雖然其實自小便認識他。 父親喜愛西洋古典音樂;念初中時,一天他拿着一本小書下班回家,題為《音樂家與音樂欣賞》。 受到父親每天播放音樂啟發,也爭着要讀,結果愛不釋手。

  5. 2019年4月16日 · 今日香港+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香港一向予人繁榮國際都市美好形象,但這個光環下,身為社會未來棟樑兒童,其貧窮問題卻逐漸浮面。 這些「輸起跑線」孩子,生活和學習情況怎樣? 教育局推出「一生一體藝」項目,又對他們造成什麼影響? 張揚. 【新聞背景】小貧友達17.7萬人. 香港政府公佈《2017年貧窮情況報告》顯示,本地兒童貧窮率於政策介入前,由2016年23%微升至2017年23.1%;在恒常現金政策介入後,兒童貧窮率亦由17.2%,上升至2017年17.5%。 2017年,有17.7萬名兒童生活於「貧窮線」下,按年增加5,000人。

  6. 2019年9月6日 · - 香港文匯報. 【古文解惑】同一天空下 誰活得自由? 2019-09-06. 海鷗是一種候鳥每年均隨季節氣候變化而南北遷移不會一直停留在同一個地方生活或許因為這種特性海鷗往往予人獨立特行的形象在不少文學作品中化身為追求自由的象徵例如美國作家李察巴哈Richard Bach)的名著《天地一沙鷗》,還有中國唐代詩人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韵》曰:「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晚清學者劉熙載《寤崖子》中亦有《海鷗》一文云: 鷗於海渚①遇巷②燕。 燕謂鷗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 」曰:「吾性傲以野③,不樂依人焉故也。 」曰:「我以依人而處,故飈風④得所障,凍雨得所蔽,熾日得所護。 以是觀之,子其病矣。 」曰:「吾病⑤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⑥病於未見也。

  7. 2020年3月20日 · 發式生活關心身邊人 - 香港文匯報. 2020-03-20. 余宜發. 到目前為止,我們每天都很努力地面對這個疫情,出外的時候,難免觸摸到很多戶外地方的物件,就好像任何地方都會有病毒出現似的,這個想法其實沒有錯,最主要的就是要謹慎提醒自己,好好做足防護,好好保護自己。 不要因病毒,造成自己有很大壓力。 這種壓力不是因為怕自己生病,而是覺得,萬一曾經觸摸某些地方之後,究竟有沒有好好消毒自己雙手,就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但我發現,其實有很多機會難免會不知不覺地接觸到病毒。 最簡單的就是,我每天如果駕車出外工作,路程中要乘搭電梯,然後推開玻璃門出外,步行五分鐘,再進入停車場,當然又要乘搭電梯,之後推開防火門,才到達車的位置,利用車匙打開車,再把車匙放進自己的手提包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