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1年9月7日 · 在辛苦懷胎十個月並生產後媽咪的身體需要時間好好的復原在這期間飲食是一大重點正確的飲食能有效的幫助身體的修復對於有哺乳計畫的媽咪良好的飲食能確保足夠的母乳量及營養供應給寶寶喔一起來看看產後及坐月子可以怎麼吃吧。 文章摘要. 坐月子要多久? 產後飲食注意事項. (1)多久可以開始進食? (2)產後1-2週的飲食注意事項. a.自然產媽咪產後初期5點飲食注意事項. b.剖腹產媽咪產後初期8點飲食注意事項. 坐月子補品的10個營養攝取重點. 1. 攝取優質蛋白質. 2. 鈣質攝取要注意. 3. 攝取足夠鐵質. 4. 維生素C. 5. 攝取維生素B群. 6. 注意水分補充. 7. 限制咖啡因的攝取量. 8. 避免攝取過多飽和脂肪、傳統進補. 9. 注意纖維的攝取. 10.

  3. 產後飲食盡量清淡可以吃點肉片肉末瘦牛肉雞肉魚等配上時蔬一起炒達至營養均衡。 中醫建議首7日坐月餐單以「溫、熱、平」為重點,盡量清淡有營養,不宜過早就進補,也切勿食用生冷食物(如刺身、西瓜、綠豆、雪糕)!

    • (263)
  4. 坐月子期間的飲食和媽媽在懷孕期間的飲食幾乎相同而產後因為要分泌乳汁讓寶貝補充營養因此要均衡飲食攝取六大類食物包含全榖根莖類蔬菜類豆蛋魚肉類乳品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以預防便秘及讓媽媽獲得足夠的營養等蔬菜類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及營養素是產婦在分娩後需攝取的重要營養素不僅熱量低也可以增加飽足感蔬菜中所含的膳食纖維也有助於幫助腸胃蠕動使排便順暢。 產婦在坐月子期間可以攝取深色蔬菜,包含綠色花椰菜、菠菜、地瓜葉等。 水分的補充對分娩完後的產婦是非常重要的,以哺餵母乳的產婦來說,充足的水分是產後分泌乳汁的重要關鍵,因為母乳的成分約有80%為水。 此外,喝水有助於體內水分的排除,若產婦把握生產後的第一、二週黃金期,更是有助於身材的恢復。

  5. 2024年2月28日 · 產婦的飲食原則應以低脂、高蛋白、高營養、少鹽糖、清淡均衡為主。 坐月一般可大概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所採用的食療方法亦有所不同。 (圖片: 醫師Easy) 第一階段 休養期 (0-7天) 產後媽媽經分娩後身體變得虛弱對脾胃的傷害尤其嚴重容易出現食慾不振當脾胃運作受到影響營養吸收亦會受阻呈現虛不受補的狀態。 若如此時仍強行進食油膩補品,只會加重脾胃負擔,進一步影響吸收。 產婦要先確保脾胃運作順暢,同時要將體內惡露排清,才能盡快恢復脾胃及子宮的正常功能。 因此,保養期間應以排毒、化瘀、恢復氣血及腸胃功能的食療為主,選擇平和、清淡、健脾養胃的食材,如瘦肉、豬腰、牛肉、淮山、蓮子、陳皮、百合等;同時避免進食大補及寒涼的食材,如人參、高麗參、苦瓜、西瓜、綠豆等。

  6. 2023年8月22日 · 低脂高蛋白食物如雞肉魚肉豆類製品這些食物有助於幫助產後傷口的恢復。 含鐵食物:如豬肝、深色蔬菜、葡萄、蛤蜊、肉類、蝦等,這些食物有助於補充生產時造成的失血,並恢復體力。 發奶食物:如魚湯、豆漿、花生豬腳湯、紅棗桂圓湯等,這些液態食物有助於促進乳汁分泌,增加乳汁營養,如果覺得燉湯比較麻煩,市售的滴雞精、滴魚精也是不錯的選擇。 產後媽媽補品推薦. 無論是剛生完寶寶的新手媽咪,或是身邊有好友生小孩要送禮,不少人都會好奇什麼樣的補品適合坐月子的媽咪呢? 以下是營養師針對產後媽媽的補品推薦: 益生菌 :對於產後女性而言,由於在懷孕時子宮的增長會壓迫到周圍的各個器官,導致不少媽媽在懷孕期間甚至是坐月子時都有便秘的問題。

  7. 2024年5月16日 · 剛生產完媽媽的身體非常虛弱不管是飲食或生活習慣方面都需要特別注意產後不同階段需要補充的飲食就會有所不同若不知道剛生產完的產婦可以吃什麼可以參考下面的產後飲食建議表唷月子餐未必是中餐異國美食也可以. 廣東的月子習俗,會在產前即開始準備一鍋薑醋蛋,滿滿的蛋還有豬腳一起滷,坐月子30天就靠它了。 台灣的傳統坐月子,則有很多麻油及內臟料理,麻油雞湯和杜仲腰花豬肝湯,光聽就覺得很暖很補。 東北人的月子菜,偏愛酒釀蛋和各式麵食,小米粥也是標準配備之一。 月子餐點究竟是南方料理好? 還是北方菜色好? 青菜蘿蔔,各有所愛,其實月子餐也不是非中式餐點不可,異國美食選對了,也是可以補身子的! Image by esudroff from Pixabay.

  8. 許多人會覺得產後身體虛弱需要大補特補因此產後初期就開始吃麻油雞燒酒雞等含有大量油脂酒精以及薑片的補品然而這些燥熱油膩的食物吃太多反而容易上火及塞奶我們建議媽咪們坐月子時應以均衡飲食多補充富含鐵質及低脂高蛋白的食物為優先並且多吃發奶食物不僅有助於恢復體力還能促進乳汁分泌增加乳汁營養以下表格整理出3種適合產後媽咪們吃的食物以及2種產後應避免的食物幫助媽咪們規劃產後飲食。 看完以上表格,相信大家對於產後飲食都有更深入的了解,但產後調養並不限於飲食層面,心理健康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許多媽咪產後心情低落,導致乳汁分泌變少,嚴重者還會罹患產後憂鬱症,因此平時應多注意媽咪們產後的心情,適時關心與分擔媽咪們的辛勞,讓媽咪們保持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