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1日 ·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最新出爐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臺灣民眾十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十大死因死亡人數合計共有15萬7,267人,占總死亡人數75.5%。 與2021年相比,癌症及心臟疾病仍高居前2名,值得注意的是,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首度列入十大死因當中,由2021年的第19名,上升至第3名,死亡人數年增率為1,536.9%。 2022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死亡人數共計1萬4,667人,年齡主要分布於65歲以上,占比超過85%,死亡年齡的中位數為82歲。

  2. 2023年5月1日 · 放眼全世界從內政部統計處的資料我們可以瞭解到全世界主要國家平均壽命前5名的國家男性依序為日本挪威瑞典澳大利亞及新加坡女性則為日本南韓新加坡法國及澳大利亞而2021年臺灣男女性平均壽命皆高於全世界的平均水準全世界男性平均壽命為70.2歲女性為75.0歲)。 面對平均壽命增加以及即將迎來的超高齡社會每一個人都需要盡早正視退休及老後的課題。 若想要在退休後擁有一個安穩的生活,可以支應日常生活所需,不妨藉由理財工具打造穩定的現金流。 建議民眾可依自身需求,透過利變型、投資型等保險商品做好規劃。 此外,也應該為老後存在的健康風險做好準備,建議可配置如醫療險、長照險等保障型商品,讓我們的老後生活增加一份安全感。

  3. 2018年6月1日 · 再依據內政部統計處公布的老化指數65歲以上老年人口與14歲以下幼年人口的比率),臺灣於二 一七年二月老年人口首次超越了幼年人口老化指數為100.18),截至二 一八年三月老化指數已來到107.45。 此一指數代表了未來就業人口的增加幅度不及退休人口的增加幅度,背後隱含的意義是生產力成長將會小於財政支出的成長。 臺灣的高齡化速度在亞洲諸國是名列前茅,勢必明顯面臨到社會資源分配、扶養力、工作時間延長、退休等社會乃至於個人的問題,實在應該未雨綢繆,及早做好生活、財務及保險的規劃,以應對經濟、醫療照護甚至是心理心靈可預見卻又不可預期的風險。

  4. 2021年10月1日 · 2776. 主計總處發布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來到2.36%。 2通膨警戒線失守這也是2021年臺灣第三度突破2%;對比一年期的定存利率0.785%,許多民眾感慨:「目前銀行利率完全無法抵抗通膨。 「消費者物價指數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所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 CPI年增率常被用來衡量該國是否有「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指的是物價全面、持續、顯著地上漲。 一般來說CPI年增率超過3%為通貨膨脹,超過5%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 CPI年增率適量上漲對整體經濟而言是好事。 民眾若有預期錢之後會變「薄」,現在就會多加投資或消費,進一步促成經濟成長。 但相對來說,守著大量現金或存款的人就會覺得自己的購買力被通膨偷走。 觀察各國CPI年增率變化,不少皆處於歷史高位。

  5. 2020年8月1日 ·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公布的身心障礙者人數資料顯示臺灣失智症人口有逐年上升的趨勢2019年臺灣身心障礙者總人數為118萬6,740人其中失智症患者人數占6萬1,705人2018年臺灣因失智症而身亡人數為1,521人位居臺灣主要死因第13名。. 另外,臺灣失智症協會 ...

  6. 2020年9月1日 ·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所提供之2018年簡易生命表臺灣全國的平均壽命為80.69歲這代表2018年出生的嬰兒平均可以活到80歲其中男性平均壽命為77.55歲女性則為84.05歲相較於2017年的80.38歲2007年的78.99歲可以發現民眾平均壽命有逐年上升趨勢然而對照衛生福利部統計處的健康平均壽命數據2016年國人的健康平均壽命為71.8歲其中男性健康平均壽命69.3歲女性為74.5歲。 若是將平均壽命扣除健康平均壽命,我們可以得到「非健康平均壽命」,進而透過數字發現,國人平均有近9年處於不健康、需要照護的狀態。

  7. 2023年9月1日 · 事故傷害死亡是指因非蓄意性傷害事件而死亡衛生福利部統計處將其分為運輸事故含機動車交通事故)」、「因暴露與接觸有毒物質所致的意外中毒」、「跌倒)」、「暴露於煙霧火災與火焰」、「意外溺死或淹沒」、「其他等6大類。 細看近10年的統計資料可以發現,運輸事故死亡的人數,幾乎每一年都占總事故傷害死亡人數的一半左右。 這也是為什麼需要不斷宣導道路交通安全的原因所在。 放眼全世界,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道路交通事故每年導致全世界約130萬人死亡,並造成數千萬人受到非致命傷害。 「你永遠不會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到來。 」沒有人會覺得意外會發生在自己的人生當中,但是我們必須正視可能存在的風險,並預做準備。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