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21日 · 民主中委會昨天(21日)通過,暫推薦8名黨員參與區議會選舉。民主主席羅健熙在報章撰文稱,支持者對的決定必然有不同取態,故撰文解釋想法。

  2. 2023年10月31日 · 民主黨主席羅健熙在影片中表示,原希望讓支持者透過投票,表態是否支持民主黨留在體制內工作,但可惜沒有這個機會。 羅健熙說,原本希望透過參選投票,知道市民究竟在現階段想不想民主黨有人在體制內。

    • 羅健熙質疑權力架構成「政府指派任務」
    • 參選需考慮民主黨作用 實際上有無空間
    • 狄志遠:委任議員與選民關係疏離

    羅健熙認為,在新方案下區議會由下以上監察政府的角色,改為由上而下,形容實際權力變成「政府指派嘢畀你做」,坦言失去原有功能。 他認為,日後委任及間選議員最後只是向委任他們的人負責,即港府,相對直選議員在選舉洗禮下,相信較難感受到民情民意:「直選議員係需要追究政府喺地區工作做得唔好嘅地方。咁到底日後民政專員做區議會主席,係會幫議員追其他部門做嘢,定係反過嚟幫部門、偏袒政府呢?委任議員又係咪會反過嚟為政府護航呢?」 他明白第六屆區議會比較多尖銳矛盾,政府對此有許多不滿,不過平心而論,區議會運作多年以來都以地區工作為主、反映居民意見,直言:「其實一直都在幫政府施政,不明白政府為何將直選區議會說得一文不值」,又指:「咁多年嚟,就算2019年嗰屆好大聲、好嘈、好尖銳,都係講㗎咋嘛,唔覺得會形成幾大威脅。...

    在區議選「新玩法」下,外界關注民主黨會否參與,羅健熙重申末與黨友詳細討論,指需要考慮民主黨在香港發揮到角色是甚麼;市民是否覺得民主黨仍然需要存在;實際上有沒有空間參與;進入體制後可扮演甚麼角色四個因素。 他同意民主黨元老劉慧卿所指,要在體制內盡量保留聲音,即使實際權力不大,但總好過只有單一意見。至於具體參與空間還有多少,他希望與黨友再討論。

    狄志遠指,過往很多委任議員本身有正職,未能全心全意投入地區服務工作,加上這些人很多也沒有開設辦事處,與選民關係較疏離,期望日後可改善。他又指,如果三會提名不夠開放、不同政見人士取提名困難,會形成負面觀感。 新思維未來會否參選區議會選舉?狄志遠指,新思維作為細黨,參選難度一定比以往大,尤其他們與三會人士未必有太多打交道。他相信在選區較大情況下,地區工作會較困難,而無論參選、當選後的工作,一定會對建制派比較有利。

  3. 2023年9月13日 · 1. 改制後的首次區議會選舉將於年底舉行,民主黨合不合資格參選成為焦點。 民主黨主席羅健熙指不能擔心「入唔到入閘」,不知道實際標準,又提到自己多年.

  4. 2023年10月15日 · 民主黨自宣布參選以來評價兩極,被問到會否擔心兩邊不討好時,羅健熙表示,黨內有聽取不同意見,而該黨有意繼續服務香港市民,儘管不能掌握最後結果、選民觀感,民主黨都只能平常心面對,稱民主黨前路、定位會再作討論。

  5. 2021年8月20日 · 民主9月舉行特別會員大會,由黨員投票決定派員是否參選12月的立法會選舉羅健熙表示,若會員大會通過派員出選,他會跟從決定;倘該最終派出他參選立法會,他亦會服膺,「如果大多數友經過會員大會作出決定,我作為主席,一係辭職 ...

  6. 2023年9月8日 · 近日更有建制派消息指,不贊成讓民主黨參選的中央鷹派佔上風,令民主黨的參選路更添陰霾。不過,民主黨主席羅健熙稱,正積極考慮出選,黨內約10人積極考慮出選,大部分為現任及前任區議員,中委會本月中決定是否派人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