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27日 · 伍脊醫指這種功能性長短腳更會進一步引致腰痛和功能性脊骨側彎。 訓練核心肌肉有助預防. 看似輕微的拗柴卻會引致一連串的脊骨問題自然應好好預防。 他建議大家平日可多做瑜伽、普拉提等運動。 「這些運動能強化平衡力,也能訓練肌肉。 因為平衡力不足,走路、跑步亦較容易拗柴,跳躍落地時亦會更易站不穩。 」他亦非常推薦:「核心肌肉群訓練能夠鍛練骨盆、下背部、臀部和下腹部的肌肉,提高人體的平衡力和穩定力。 而且強壯的核心肌肉群能讓許多動作變得更輕鬆和安全,如跳躍、側向跑動。 平日有健身習慣的人士亦不要忽略鍛練下肢,注意強化腳部的肌肉,就能減少受傷。 (節錄) 責任編輯:周美好. 【原文: 輕視拗柴可致嚴重腰痛 脊醫教路練好平衡強化肌肉勝治療 】 =====.

  2. 2021年2月28日 · 王卓坤醫師指中年人士因身體氣血轉變而增染病風險但近年從臨床觀察因坐姿不正的問題太普遍年輕如15歲的患者都有王醫師歸納了以下幾種主要成因: 1. 坐姿不正. 如常常蹺起二郎腿使盤骨左右兩邊不對稱一高一低蹺得愈久就會導致腰肌張力不平衡脊柱側往一邊當脊椎關節錯位夾到神經綫就會引起痛症男士愛把錢包放後褲袋坐下時使腰肌張力失衡同樣增風險。 2. 久站. 如廚師、售貨員,站得愈久就愈容易側向一邊腳站,原理類近坐姿不正者,影響相連肌肉與骶髂關節的穩定,壓迫到神經時就會出現不適。 3. 常做重複性的單側動作. 如小巴司機每日長時間轉向同一邊收錢,使腰肌左右大小不一,肌張力不平衡致脊骨、骶髂關節紊亂。 4. 年紀大、氣血虛弱. 多見於40、50歲中年人士。

  3. 2019年9月15日 · 可導致不同痛症. 患下交叉綜合症的人,身體有明顯特徵。 Alex舉例指如小腹凸出像有個小肚腩般腰骨的椎弓位置也會比一般人更彎。 身體一個位置不正,會連帶引起其他姿勢問題。 下交叉綜合症是誘發起因,可導致不同痛症。 Alex指,患者一開始會覺得肌肉疲勞,或久站後感痠痛,漸漸至中期痛楚會加劇,肌肉變緊無法拉鬆,出現腰痛。 嚴重者有機會出現腰椎向前滑脫的現象,甚至會影響神經綫的出口位置,當神經孔收窄後,會出現一些下肢麻痺的情形。 大部分患者求醫時屬中期,有人因痛症難耐而發現病症,也有人於恒常脊椎檢查中確診,情況十分普遍。 Alex指,病人可透過矯正運動來調整,改善姿勢、鍛練肌肉及按摩放鬆肌肉,回復正常狀態。 Alex續指,但如出現痛症,難以自行拉鬆肌肉,就要找治療師或醫生幫助。

  4. 2020年5月11日 · 友邦AIA香港推出新的意外保險保障範圍包括意外醫療賠償針灸跌打治療費用脊椎治療及物理治療診費等推廣期內成功投保的客戶更可獲保費回贈。 友邦香港推出AIA「添意保」,每日保費低至4.2元,每

  5. 2020年10月30日 · 發布時間: 2020/10/30 16:05. 最後更新: 2020/10/30 16:05. 分享:. 【孤寒有樣睇】五個面相特徵 助你觀測身邊人是否「孤寒度縮」. 「孤寒」或是「吝嗇」或是「度縮」的人,總會盡大努力保護自己的一分一毫,這樣還算得過去,但若衍生為「貪小便宜」,甚至想盡 ...

  6. 2019年5月16日 · 神經外科專科醫生黃秉康表示頸動脈撕裂是指血管內膜撕開通常也不會爆破出血但因血管出現如披口的損傷於是形成擾流若有血塊產生便可隨血液走上腦阻塞引起中風若頸血管完全阻塞則可引起嚴重及大型的缺血性中風。 動脈撕裂可致中風出血. 他稱,臨床個案顯示,除了血壓高外,頸動脈撕裂不少也是運動期間發生牽涉頸部的輕微創傷有關,例如打高球時扭動頸部,滑水或滑雪「chok」到頸,又或做瑜伽時倒立的壓力,甚至是按摩時「啪頸」等。 他說,市民或以為進行低撞擊性運動很安全,但他們平日可能少運動,再加上熱身不足,不為意下造成創傷。 瑜伽及高球等運動的撞擊性低,但亦可導致頸動脈撕裂。 (網絡圖片) 病徵未必即時顯現.

  7. 2022年5月27日 · 一般而言,醫護人員會利用國際認可的「巴氏量表」(Barthel index)評估病人在ADL上的自理能力或需要照顧者協助的程度,從而制定合適的復康訓練和計劃。舉例會為中風患者進行較弱一的力度訓練,亦會調整ADL的執行方式如坐著洗澡、穿褲子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