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哭了作詞李泉 作曲李泉 編曲:Ricky Ho雨又在下了 看外面又濕了我一直等著 讓屋裡燈都亮著這樣傷心地睡了 這樣壓抑地醒了想著你要來了 可該變的都變了而孤獨是什麼 心冷是什麼情是什麼 你是什麼我不要再想了 我已經倦了我不想再唱了 我已經哭了想陪你坐著 想聽你說著想知道我值得 以為我們還愛著把窗戶都開著 風...

    • 4 分鐘
    • 692.7K
    • 福茂唱片
  2. 2021年5月25日 · James Li李泉Li Quan 【哭了 Cried范曉萱 Mavis Fan 原唱【Remastered Audio】 ️心 歌分享 ️ - YouTube. formosacd. 1.37K subscribers. 3. 223 views 2 years ago. 范曉萱 的版本收錄在【Darling】 (1998) 李泉 的版本收錄在【走鋼索的人】...

    • 4 分鐘
    • 223
    • formosacd
  3. 2023年1月18日 · - VITO雜誌. 范曉萱從可愛甜妹到搖滾女王作為轉型最艱難的音樂人她到底經歷了什麼? 2023-01-18 音樂 三醬. 24年前,有一個可愛甜美的小姑娘靠一首「健康歌」紅遍全國,這首歌后來稱得上是「家喻戶曉」,沒有人不會唱。 24年後這個小姑娘卻因為轉型被媒體攻擊遭受著無數非議成為叛逆的代名詞這個小姑娘就是范曉萱。 1998年,唱著「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紅遍大江南北,現如今,45歲的她早已淡出大眾的視野,圍繞著她的除了大小S的八卦之外似乎再無其他。 但作為華語樂壇轉型最「艱難」的音樂人,她的故事充滿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勇敢和堅定,她一筆一劃地把「范曉萱」的名字刻在了每個聽眾的心中。 小魔女范曉萱.

  4. 《 我要我們在一起 》是 台灣 歌手 范曉萱 的第5張國語流行專輯,也是與 福茂唱片 合作的最後一張專輯,於1999年11月推出。 此專輯由范曉萱與其他音樂人擔任製作人,曲風除了流行音樂還結合了搖滾、爵士等元素。 專輯照片更大量採用螢光視覺藝術,造型也風格前衛,完全顛覆范曉萱出道時的形象 [1] 。 曲目 [ 編輯] 音樂錄影帶 [ 編輯] 獎項 [ 編輯] 金曲獎 [ 編輯]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 [ 編輯] 1999年度十大專輯. 1999年度十大單曲〈我要我們在一起〉. 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 ( 頁面存檔備份 ,存於 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No.21. 其他 [ 編輯] 2000年 第七屆華語榜中榜 最受歡迎歌曲〈我要我們在一起〉. 參考文獻 [ 編輯]

    曲序
    曲目
    作詞
    作曲
    1.
    我要我們在一起
    李泉
    2.
    Sometimes
    范曉萱、黃國倫
    黃國倫
    3.
    我是真的很開心
    范曉萱
    黃國倫
    4.
    失敗的Man
    小兵
    小兵
  5. 廣告代言. 出版作品. 獎項.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范曉萱 (英語: Mavis Fan ,1977年2月27日 — ), 臺灣 女 歌手 、 音樂製作人 、 演員 。 目前音樂以 爵士 與 搖滾 曲風為主 [3] ,是 三金 (金馬、金曲、金鐘)入圍者。 生平 [ 編輯] 范曉萱生於 台北 ,母親林智娟於17歲時生下范曉萱,兩歲時父母離異,撫養權歸母親,由母親靠酒吧駐唱謀生撫養長大 [4] 。 母親曾於 華視 1988年的八點檔連續劇《冰點》以藝名「林娟」演唱主題曲,也曾以藝名「D.D.」參與1997年范曉萱與 IPIS蟑螂合唱團 的合唱專輯《聖誕快樂Song》,2012年范母正式以藝名「Miss D.D」發行首張個人專輯,由范曉萱擔任製作人。

  6. 其他人也問了

  7. 李泉1969年10月12日 — ),上海人中國大陸創作型歌手音樂製作人鋼琴手曾為林憶蓮范曉萱劉德華梁詠琪等歌手創作歌曲創作歌曲時他通常用李燃作為名字原因是希望給別人燃燒和心如止水的感覺

  8. 2021年8月29日 · 是1999年李泉為范曉萱所創作的歌曲也是90年代的暢銷名曲至今仍然是膾炙人口的經典這首歌的作詞作曲都是被稱為音樂藝術家」、「中國的約翰·傳奇的李泉包辦當時范曉萱收錄這首歌的專輯還獲得當年代第11屆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大獎出生於上海的李泉是中國大陸的創作型男歌手音樂製作人曾為林憶蓮范曉萱劉德華梁詠琪等歌手創作歌曲打造專輯。 第一次聽到擁有高超琴藝的李泉演唱自己所作的歌,實在太驚艷,雖然這首歌個人覺得較適合女聲唱,但李泉演唱起來絲毫不費吹灰之力,游刃有餘的情感滲透了整首歌,聽完真的都想和他在一起。 李泉在中國《歌手2018》第3期的上台感言是: 「對於一個歌手來講,哪裡有表演的機會,他就應該去哪, 其實在舞台上的人,他是為了台下的人生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