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5月14日 · 去年一月克里在巴黎與拉夫羅夫會面時,曾向對方送贈兩個來自美國愛達荷州的大薯仔。 行程緊湊的克里昨已轉往土耳其與北約外長舉行會議,指北約成員國希望與波斯灣各國建立更清晰防衞協定,合力打擊恐怖主義。

  2. 2015年5月14日 · 去年一月克里在巴黎與拉夫羅夫會面時,曾向對方送贈兩個來自美國愛達荷州的大薯仔。 行程緊湊的克里昨已轉往土耳其與北約外長舉行會議,指北約成員國希望與波斯灣各國建立更清晰防衞協定,合力打擊恐怖主義。

  3. 2019年2月14日 · 美國緬因州4名聯邦參眾議員周一(11日)聯名致函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要求中美貿易談判時優先討論有關薯仔的貿易問題。. 截至當地時間周三(13日)為止,已有39名議員聯署支持。. 薯仔為緬因州重要的農產品,美國薯仔自2000年起出口至 ...

  4. 2019年12月4日 · 薯仔原產地秘魯與國際馬鈴薯中心(CIP),正積極研究並開發生命力超強的薯仔。 原來看似平凡,外貌與味道麻麻的薯仔,其實是適應力極強,且能夠預防糧食危機的救星?

  5. 2020年3月28日 · 摩登食經——改變世界局面的薯仔. 疫情全球蔓延,聯合國警告隨著各國限制人民外出,導致糧食和日用品搶購潮。. 自古以來,糧食供應一直是任何族群能否茁壯成長的關鍵,而糧食生產往往受到土壤和氣候控制。. 而且生產方式是否有效率決定了社群 ...

  6. 2014年8月7日 · 臨危受命. 令薯仔在歐洲普及的最大功臣非普魯士(現代德國)的腓得烈大帝莫屬:他認為建立完整的糧食生產機制才能增強國力。 薯仔不但能成為國民的日常糧食,當國家遇上天災或戰爭時,薯仔比其他農作物更適合用作救災。 腓德烈於1740年登基,為了改變國人對薯仔的偏見,這位年輕的君主舉辦薯仔試食會,並在民眾面前親自品嘗薯仔菜式。 另一方面,腓德烈強制農民種植馬鈴薯,重罰違反命令者。 十八世紀末,普魯士遇上嚴寒氣候,麥類農作物嚴重失收,但薯仔卻持續豐收,不但防止飢荒,更讓普魯士人口穩定增長,為日後強大的德國立下基礎。 失收引發飢荒. 薯仔迅速成為歐洲各國人民的主要糧食,人口因此迅速增長。 愛爾蘭的人口因薯仔的普及而急劇增加,但1845年,歐洲出現薯仔病疫,薯仔大量枯死並腐爛。

  7. 2017年4月18日 · 當時歐洲薯仔受到一場名為「晚疫病」(Late Blight)災害侵襲,薯仔嚴重失收。愛爾蘭土地貧瘠,當時大約三份之一耕地都是種植薯仔,人們三餐主食就是薯仔,一個成年男人每日可以吃掉70個,一旦失收將嚴重影響當地人生命。

  8. 2020年5月23日 · 薯仔是一個三十多歲的香港人,他和他的合作夥伴在倫敦的Maltby Street Market 經營著一個小食攤檔。 來看看他踏出舒適圈並在倫敦經營一家食肆的歷程。 ENG 繁中 Subscribe 訂閱

  9. 由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發起的研究,通過在350種不同的薯仔上使用遺傳標記,最終確定全世界的薯仔都起源於今天的秘魯南部所在區域種植的薯仔,從那裏逐漸向南美的北部和南部傳播出來。

  10. 中國早是全球重要的薯仔生產商,以 出口貨值計算 ,於 2014 年,中國便已在供應全球 6.5% 的未處理薯仔(Raw Potatoes)。 不過,由於處理、切削及加工薯仔的工廠沒裝過濾設備,直接排出大量廢水,政府立令關閉近千間工廠,結果出口貨值跌出十大。 好消息是中國科學院,話自己已經找到將處理薯仔的廢水,轉變為 肥田料 ,所以現在正全力開拓薯仔田,希望由現時約 530 萬畝,到 2020 年,增加一倍。 人人也是麥迪文. 但中國研究薯仔,希望用來解決未來的糧食危機是否可行呢? 中國人受唔受落先? 薯仔的好處,諷刺地,構成了中國人心目中的壞形象。 因為薯仔易種又飽肚,所以,每遇饑荒,薯仔就會出場救人。 對於中國人而言,薯仔與饑荒就如雙生兒,真的大吉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