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1日 · 有騙徒扮學校職員以高佣金作餌,誘騙商家代訂床褥,其後再以「假入數」方式行騙。. 警方經調查拘捕兩名男子,被捕人共牽涉25宗騙案,涉及款項約150萬元。. 兩人已被扣查。. 警方表示,被捕兩人屬「跑腿」,負責到櫃員機存入無效及空頭支票。. 警方新界北 ...

  2. 2023年10月12日 · 就吸引有兒童的劏房戶入伙公屋,工聯會提出7項建議,包括放寬輪候公屋超過三年方能申請簡約公屋的限制,讓有需要的家庭優先入住簡約公屋、協助「上樓」的兒童轉入新學校等。 工聯會代表亦要求政府於新一份施政報告回應上述訴求,並為兒童告別劏房制定路線圖及時間表。 相關字詞﹕ 工聯會;劏房.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吳秋北、鄧家彪、陳穎欣連同社區幹事今日發表「告別劏房 由兒童開始2.0」研究,聚焦「定義劣質劏房」、「長居劏房對兒童的影響」、「如何吸引有兒童劏房戶搬入『簡約公屋』及過渡性房屋」等三大層面。

  3. 2021年1月4日 · 房協工程策劃總監楊啟裕接受本報專訪稱,正計劃在元朗洪水橋興建首個採用「組裝合成」技術的資助出售房屋項目,提供約300個單位,預計2024/25年度落成。 他說,該項目樓高27層,高度約95米,屆時將成為本港最高的「組裝合成」建築物,初步規劃約八成為兩房單位,整個項目發展成本預算約7億元。 房協將歸納今次經驗,未來不排除在其他發展項目再採用「組裝合成」技術,並估算相較傳統的建造方法,「組裝合成」技術可節省10%至15%施工時間。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4. 6 天前 · 非牟利機構「社築同夢社區發展服務」由上周五(31日)至今日於銅鑼灣時代廣場舉辦「兒居不宜居 深水埗劏房兒童畫展」,展出50幅居於深水埗劏房的兒童的畫作,表達他們感受及對未來的盼望。

    • 公眾的傷健共融意識非常高
    • 推動立法 規定提供「合理遷就」
    • 傷健共融步伐和進程有待改進
    • 平機會致力移除殘疾人士的障礙
    • 官商民通力合作 建構傷健共融香港

    毫無疑問,在政府、社福機構、自助組織和其他機構包括平等機會委員會(平機會)的推廣下,近年社會對殘疾人士權益的關注提高了不少。今年8至9月在東京舉行的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更成了催化劑,市民透過電視熒幕看到殘疾運動員展現出頑強意志,克服自身限制、戰勝逆境,無不被打動和感到鼓舞。 今年11月平機會公布的《平等機會意識公眾意見調查2021報告》結果便顯示,公眾的傷健共融意識非常高。在1501名受訪市民中,有相當高的比例(68%)知道現時有法例禁止基於殘疾的歧視。在工作方面,76.4%的受訪市民認為在同等工作要求下,殘疾與非殘疾員工應得到相同的工資及待遇。至於教育方面,近六成(58.9%)認為殘疾學生入讀主流學校較特殊學校更為理想。另外,61.2%受訪市民不介意在自己屋苑附近設立精神病康復者中途宿舍。

    對於未來有關平等機會的工作範疇,最多公眾認為非常或頗重要的項目是推動修訂法例,明確規定要為殘疾人士提供合理遷就或便利(註),達92.5%之高。這明確顯示公眾對於修訂法例有強烈的共識,認同應透過法例來保障殘疾人士的權益。 事實上,平機會在2016年向政府提交的《歧視條例檢討意見書》中,已將此列為優先處理的法例修訂建議。究竟什麼是「合理遷就」呢?根據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第2條,「合理遷就」的定義是:「根據具體需要,在不造成過度或不當負擔的情况下,進行必要和適當的修改和調整,以確保殘疾人在與其他人平等的基礎上享有或行使一切人權和基本自由。」《殘疾人權利公約》第5(3)條亦訂明,「為促進平等和消除歧視,締約國應當採取一切適當步驟,確保提供合理遷就」。 「合理遷就」沒有既定模式,要因應個別殘疾人士...

    鑑於以上公眾的意見,平機會希望政府能切實考慮修訂有關法例。事實上,香港在傷健共融的步伐和進程還有待改進,仍需各方努力。根據統計處的《2013年香港殘疾人士貧窮情况報告》,介乎18至64歲的適齡工作殘疾人士達17.99萬人,但從事經濟活動的比例只有39.1%,較整體人口的比例(72.8%)低得多。殘疾人士的就業問題一直嚴峻,即使是高學歷的殘疾人士求職時亦面對不少困難,有些更被迫接受低技術低薪酬的工作。 在暢通易達方面,香港不少舊建築物均缺乏無障礙設施。根據目前法例,建於1997年前的樓宇不須強制設有無障礙設施,亦因此令殘疾人士的活動受到限制,不能暢通無阻地前往每一個公共空間,享用各種設施。香港復康會最近公布「殘疾人士社會參與和共融研究調查」結果,受訪的殘疾人士認為香港社會的無障礙設施仍有待改善...

    平機會非常關注殘疾人士面對的障礙。我們認為,殘疾人士享有平等權利獨立生活、充分參與生活各個領域,在無障礙的情况下進出建築物、使用道路、交通工具、各種公共設施及服務,還有接收資訊。無障礙環境是殘疾人士接受教育、工作以至參與社會的先決條件。 多年來平機會透過各方面的工作,致力移除殘疾人士的障礙,促進他們的平等機會。我們進行調查、介入調停、安排各方協商,促成屋邨的街市出入口安裝斜道、聾人居住的公屋單位安裝火警閃燈,還有港鐵放寬每班列車只向一名使用輪椅的乘客提供活動摺板協助上落列車的規定,改為可向兩名同行的輪椅乘客提供活動摺板協助,讓他們可一起乘搭同一班港鐵列車。此外,我們製作無障礙航空指引,又進行無障礙的士服務的研究。 對於改善舊建築物的無障礙情况,平機會建議政府考慮立法,規定所有1997年前建成...

    當然,殘疾人士面對的障礙並不止環境的障礙。香港復康會的調查便顯示,受訪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在使用社區設施和參與社區活動時,感到不受歡迎、遇到不友善對待,其中有27.2%更表示因為殘疾而感到被高度歧視。調查發現,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的社會參與度不高,自覺被社會邊緣化,對社區歸屬感低。 誠然,要改變社會的觀念和態度,建設無障礙環境,讓殘疾人士平等參與社會,須靠不同界別群策群力,以及多管齊下的措施。除了政府制定政策、加強法例的保障,還需社福機構、自助組織提供到位服務和社區教育,以及企業採納多元共融政策,僱用更多殘疾員工。只有官商民通力合作,才能建構真正傷健共融的香港。 註:自2015年起,《殘疾歧視條例》內的「遷就」已修訂為「便利」

  5. 2022年10月19日 · 《施政報告》提出多項吸納人才措施,當中包括向合資格外來人才退還在港置業額外的印花稅。 特首李家超提出,合資格外來人才如在今天或以後在港置業,可於居港七年並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後,就其已購入並仍然持有的首個住宅物業,申請退還已繳付的買家印花稅及新住宅印花稅,有關安排適用於任何在今天(19日)或以後簽署的「買賣協議」。 政府將成立「人才服務窗口」,由政務司長領導,專責制訂並統籌招攬內地和海外人才的策略和工作,以及向來港人才提供一站式支援,以及制訂服務承諾以提升審批效率,今年內會全面電子化簽證申請服務。

  6. 2021年6月18日 · 協義興繡莊負責人林美倩接受《明報》電子平台組訪問,說明涼蓆基本可分為三種:竹蓆、藤蓆及草蓆,竹蓆最涼,倘若是供兒童使用,藤蓆較適合。 不過牀褥太軟的話,不宜鋪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