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足底筋膜炎看中醫有用嗎? 相關

    廣告
  2. 足病診療師提供厚繭, 灰甲及倒甲護理, 評估兒童足部及腳痛, 提供矯型鞋墊

  3. 閣下的醫療保單保障項目是否已包括檢查及治療費用? 我們會盡力協助你完成索償手續. 不論你是坐骨神經痛症、腰酸背痛、肩周炎、骨裂、頸痛,各類扭傷拗柴我們都幫到你!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11月28日 · 足底筋膜炎中醫治療. 中藥. 主要以「行氣止痛、補養筋骨、 舒筋活血」之治則,選取相應的中藥來治療,如香附、鬱金、地黃、山茱萸、芍藥、甘草、雞血藤等藥物配佐。 針灸治療. 選取大鍾、丘墟、委中、大陵等局部以及遠端穴位來針刺,通經活絡,也可以再搭配遠紅外線光照射,達到溫灸效果。 中醫治療足底筋膜炎,針灸常採的穴位。 搭配傷科手法. 除放鬆過度緊繃的肌肉和筋膜來減少疼痛外,也能減少發炎反應,加快組織修復,縮短病程。 穴位按壓. 平時可按壓承山、 太谿、陽陵泉穴位,針對足太陽膀胱經、腎經、膽經穴位按摩,除了放鬆局部緊張之肌肉與筋膜,改善下肢淋巴液回流以止痛外,也能透過修補失養的足太陽膀胱經、腎經、膽經等經絡,達到更長久的治療效果。 平時常按3穴位可放鬆肌肉、保養經絡,達到長時間修復作用。

  3. 2020年9月22日 · 治療足底筋膜炎一般中醫會先判斷患者是屬於哪一種證型,而因為足底屬於腎經,通常會考慮是否屬於腎水不足或腎氣虧虛,再用針灸療法針對手部的足跟穴及部的太膝穴針刺,再針對局部的足底、足跟、小腿緊繃部位下針,往往療效顯著。

  4. 2022年12月13日 · 足底筋膜炎是一種發生於足底的發炎症狀,最常見的是在起來下床時第一步感覺疼痛,或是剛開始走路的第一步 腳板底痛 或腳踭痛等。 根據ANKH機能再生的個案,受足底筋膜炎困擾人士可能有以下各種不同症狀: 走路時 腳踭 周邊疼痛. 腳板底有觸痛情形. 運動後疼痛且翌日痛感症狀持續. 起床時疼痛,但痛楚會隨著活動而逐漸減輕. 爬樓梯、腳尖站立時疼痛等症狀. ANKH機能再生曾處理13萬痛症個案,當中有不少受足底筋膜炎困擾人士,所以很明白他們的苦況。 他們在完成「RDS+極速去痛技術」療程後,行路更順暢,步步有力, 立即登記 進行限量體驗名額。 有痛症問題 ? 唔好忍啦! 及早解決,享受健康人生. 免費去痛體驗. 只尚餘少量名額.

    • 鐵三角經絡型態之變化型
    • 肝腎虧損經絡型態:腎經+肝經
    • 秋冬季節經絡組合:腎經+膽經+胃經
    • 上實下虛經絡組合:腳部氣血不足

    在鐵三角經絡組合中,有一種變化型,就是呈現「脾經+膀胱經+腎經虛證」,多數人大約在20歲附近就會開始零星出現,通常是熬夜或過度疲勞之後容易短暫出現,夏天時較容易出現。 持續10-20年後,大約在30-40歲之間就有機會斷斷續續出現腳內側痛、或是腳跟痛。 由於這種經絡型態還伴隨肝經與脾經異常,因此會在這個經絡的運行路線出現:腳大趾疼痛(痛風)、腳內側痛(足弓韌帶),腳外側痛。 雲端中醫某會員S先生就曾經分享:「我的狀況是腳外側痛,有時候會出現腳內側痛,腳大趾痛,狀況不穩定。走過過多時就會出現幾天,多休息之後又會自然消失。」 另一位A先生曾經分享:「以前年輕時還好,年紀愈來愈大就會發現出現頻率愈來愈高,讓我感到真的已經老了!」 而這些疼痛位置明顯位於這組異常經絡上,因此可以說是這種經絡體質容易出...

    依照《中醫症狀鑑別診斷學》所述,傳統中醫診斷認為腳痛的主要證型,就是「肝腎虧損」。 這源自於「肝藏血,主筋」、「腎藏精,主骨」,肝腎虧虛時,骨髓失養所以會出現疼痛,幾乎所有傳統的中醫師都相當堅信此理論。 從經絡檢測可以印證這個現象,現代人從出生沒多久之後肝經就持續出現實證,而漸漸的十幾歲之後就經常會出現腎經虛證。年紀愈大時,肝經與腎經一起出現虛證。 現代人腎經虛證的機率相當高,普遍高達75%。這種型態持續30年之後就容易出現「肝腎虧損」的種種症狀:頭暈、耳鳴、腰酸腳沒力、疲勞、眼經昏花、心悸失眠、月經不調、經少經閉… 等老化現象。 事實上肝經長年實證,腎經長年虛證經絡現象遍佈於各種經絡型態,歸納其根本原因,足底筋膜炎主要就是腎經氣血不足所造成。 某會員Y女性就曾經分享,她在過去10年間,偶爾...

    現代醫學發現,冬天時足底筋膜炎很容易發生!站在經絡的角度,只要觀察冬天最常出現的經絡型態即可破解其原因。 「腎經+膽經+胃經虛證」是秋冬最常見的經絡型態,天氣愈冷愈明顯。 這種經絡型態很多人從前年輕的時候就會出現,最容易出現在冬天,夏天時就會消失。這種冬天的經絡型態,有些人在夏天也會出現,代表體內陰寒深重,這就是高機率出現足底筋膜炎的族群。 2021年底進入冬天後,某月女性會員C小姐就開始出現腳跟痛,她持續幫自己進行經絡檢測超過2個月,發現幾乎每次都是腎經虛證,讓她覺得經絡真的是很準確! 傳統中醫認為,足底筋膜炎的常見證候是「寒濕凝滯」、「風濕痹阻」,通常就是這種經絡型態。 《黃帝內經》提到:「傷於濕者,下先受之」,意思就是說體內有濕的人容易出現腳部疾病。這種原因造成的足部疼痛,遇陰雨寒冷加...

    雲端中醫有不少會員,乾脆直接在足底筋膜炎患者身上進行經絡檢測,發現有很多都是出現「上實下虛」的經絡型態。 而這種經絡就是上面三種經絡型態的總和,而且偏向於女性居多。由於這種經絡現象最容易出現在中老年人身上,因此年紀愈大愈容易出現腳部疾病。 這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當一個人腳部的經絡氣血長期缺乏,經筋肌肉自然缺乏濡養而開始退化,自然容易出現各式各樣的腳部疾病。 因此不只有足底筋膜炎,從膝蓋、小腿、腳踝、腳部關節、各種風濕性關節炎疼痛都有可能出現在這種經絡體質的人們身上,值得未來更多人加以觀察研究。 足底筋膜炎難治的根本原因在於:這已經是累積了幾十年的經絡異常後的結果,除非從根本改變體質,不然只會不斷復發,非常難以根治。 基於上述,如果可以經常拍打按摩這些異常經絡及其穴道,或是拉筋,就可以改善足...

  5. 2024年1月26日 · 本文列舉足底筋膜炎中醫治療足底筋膜炎方法、穴位按摩位置等常見疑問,並提供簡單的足底筋膜炎日常護理建議,幫助大家遠離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中醫治療,疏通經絡氣血,改善肝腎虧損。 足底筋膜炎簡介. 這些情況會增加風險. 足底筋膜炎 常見症狀,是早上初下床時感覺足底特別刺痛,但可能在活動後減輕,也可能在行走數小時後腳底開始感覺疼痛。 ANKH機能再生註冊中醫表示足底筋膜炎原因可能為足底過度使用而出現勞損。 足底筋膜炎常見 原因 或風險因素如下: 久站或長時間走動. 穿了不合適的鞋子. 運動傷害. 肥胖. 扁平足、高弓足. 他指出,曾看過有客人因為足底筋膜炎纏身、不敢運動,讓體重日益增加,而體重上升,又成為誘發足底筋膜炎的一大要素。

  6. 2023年6月8日 · 中醫觀點之中,引起足筋膜炎原因有多種,如肝腎兩虛、氣血兩虛、寒濕、風濕、風濕熱等,常見的為腎氣虧損: 腳跟為腎經所經之處,因此足底筋膜炎可能源自於腎氣虧損。 因此中醫常會推介一些穴位按摩的方法護腎,以舒緩足底筋膜炎。 ANKH機能再生會為受足底筋膜炎困擾人士作詳細評估,包括中醫問診把脈及以先進儀器找出導致痛症的問題,再度身定製去痛方案。 立即登記「 RDS+極速去痛技術 」療程的限量體驗名額。 根據中醫理論,足底筋膜炎與肝腎不足有關。 有痛症問題 ? 唔好忍啦! 及早解決,享受健康人生. 免費去痛體驗. 只尚餘少量名額. 6大舒緩足底筋膜穴位按摩. 補腎通氣血. 推介6大穴位舒緩足底筋膜炎. 1.水泉穴. 水泉穴位於腳踝內側突出部分與腳跟的中心處。

  7. 中醫看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臨床常見疾病,可造成患者心理上負擔,如因疼痛而減少運動,或限制了外出的社交活動。 患者痛點集中在足跟部或足弓內側,起床或休息後足部著地時疼痛最劇烈,稍活動後疼痛減輕,但長時間活動後疼痛再次加重。 足底筋膜炎多見於需長期站立、運動量大、長期穿高跟鞋的人士,例如:老師、售貨員、運動員等。 有時候,除了足底及小腿的問題,患側下肢會因疼痛而用力不均,使臀部及大腿後側肌肉過份繃緊,筋膜受進一步牽拉而使症狀加重。 在中醫角度,足底筋膜炎屬「痹症」範疇,發病原因分為「內因」和「外因」兩方面。 「內因」指人體氣血或腎氣不足以濡養筋脈,當見因素如休息不足、年老、勞損等;或者是先天足弓結構異常,例如扁平足及高足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