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元智大學中語系副教授

      • 鍾怡雯(1969.2.13~ ) 祖籍廣東梅縣,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洲金寶鎮,於高中畢業時離馬赴臺升學。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 曾任《國文天地》雜誌主編,現任元智大學中語系副教授。 中學時期便醉心於中國古典文學的研讀,來臺就讀師大國文系後,展開其寫作生涯。 創作之初以詩與散文並行,大學四年級時停止了新詩創作,專營散文一類。 1991年獲得台灣新聞報文學獎新詩第一名及散文佳作開始,便接連受到臺、新馬兩地的文學獎肯定。
      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7757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鍾怡雯 (1969年2月13日 — ), 馬來西亞 霹靂州 金寶 華人 ,是祖籍 廣東 梅縣 的 客家人 ,馬華文學作家 [1]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系、國文所碩士、博士。 學生時代就嶄露頭角,多次獲得各類文學獎, [2] 曾任《 國文天地 》雜誌主編,曾任 元智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生平 [ 編輯] 鍾怡雯兼有文學創作及 文學評論 ,其作品融合感性與理性。 散文題材部分取自日常生活,風格獨特真誠如同其人,時有獨創觀點和超現實的意境,能從平常事物之中抒發獨特的體會。 作家 余光中 曾說:「鍾怡雯綺年麗質,為 繆思 寵愛之才女,但她的藝術並非純情的唯美。 她對於青春與愛情,著墨無多,更不論友誼。 相反地,生老病死之中,她對後三項最多著墨,筆端的滄桑感逼人如暮色。

  3. 2024年5月6日 · May 06 Mon 2024 15:42. 面對謠言的情緒轉折與自處之道----鍾怡雯聽說 (原文+解析) 想像示意圖圖片引自網路題解 本文選自聽說》,作者鍾怡雯作者以」、「貫串全文記敘自己面對謠言的情緒轉折與處理方式由飽受謠言的折磨到歷經煩惱與冷靜思考後作者終於領悟出與其過度反應不如耐心等待其平息的自處之道。 然而當作者聽聞他人的謠言時,卻也不免同樣出現愛嚼舌根的毛病,足以證明謠言不易禁除。 作者運用精巧的想像,生動的比喻,一再表達對流言蜚語的憎惡與抗拒,同時開始思索謠言形成的可能原因,進而讓自己淡然處之。 文末則以幽默的筆調,通過類似的行為來帶出人性的微妙。 想像示意圖(圖片引自網路)聽說又來了。 我把電話筒從左耳換到右耳,按捺住掛電話的念頭。

  4. 2017年5月17日 · 名家學堂作家教授鍾怡雯 重新審視自己 需要疏離. [2017.05.17] 發表 推文. (圖:譚舒雅) 【明報專訊散文中的鍾怡雯叛逆愛貓喜歡陰森古怪之物過敏的靈魂令她常與失眠對抗總受常人看不到的那個干擾評論家形容她是文鬼」、「狐仙」,但她更像宮崎駿動畫魔女宅急便中的實習魔女越過成長的重重難關獨自到異鄉修行。 鍾怡雯的成長充滿挫敗,令她更懂得陽光下的陰影。 鍾怡雯. 馬來西亞華文作家、文學評論家,生於馬來西亞金寶市,高中畢業後往台灣升學,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後取得碩士、博士學位,現任台灣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主任。

  5. 2014年11月5日 · 《麻雀樹》。 鍾怡雯1969-)《麻雀樹與上本散文陽光如此明媚相隔六年六年可以讓一個孩子長成完足的意識這是對新生命進程而言反面觀之舊生命唯剩衰頹與病痛終點是死亡沒有再過去的什麼了。 正站在生命中間的她,回首細讀記憶沉積岩,有十九年住於馬來西亞怡保的油棕園、二十六年旅居台灣,她的「位置」是兩地進行式,那是一種「漂」之狀態。 這「漂」代表著維持距離:此乃散文尷尬點,太近濫情、太遠薄情。 《麻雀樹》乍讀無色無臭,實則暗地伏雷,平穩的路伏貼的柏油,行走其上,隨導遊鍾怡雯看樹、聽禽鳥囀鳴、遠走巴黎,一切波瀾不興,不經意的一句「母親過世」、「父親另有家庭」,兼及一丁點馬來西亞的回憶碎屑,讀者的眼睛頓時黯然,疑惑自忖:「難道這才是文章重點? 」既是重點,何以一筆帶過?

  6. 鍾怡雯 : 論1990年代以降的旅行書寫.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8年3月號總第399期. 子欄目:批評空間. 作者名鍾怡雯. 在中國的文學傳統裡,古詩有「行旅」的主題,古文則有「遊記」的體例,而今我們有所謂的旅行文學。. 其實,比起旅行「文學」,用旅行 ...

  7. 2022年5月13日 · 2022/05/13 05:30. 鍾怡雯. 我很確定當過兩次林榮三文學獎的散文決審,忘了幾次複審,最早的時候當過初審。 印象最深刻的是初審,裝箱寄來的稿件量真嚇人,文學的太平盛世就是如此光景吧。 邊看稿邊哇哇叫,看得眼花撩亂,腰痠背痛。 記得那時候評審地點在三重,當複審之後好像都在內湖。 金碧輝煌的大樓比較像銀行,在一樓找洗手間都會迷路。 去開會得山長水遠地跋涉,腦海出現的字眼是萬里長征。 這比喻當然不倫不類,但是每回都禁不住這無厘頭的聯想。 其實,就是開一趟不到一小時的高速公路,但是我怕塞車。 出門時,心心念念的是開車順利,不是開會順利。 又擔心遲到,只要時間緊迫,又有路況,我就急。 它是心理距離的遙遠。 如果順利而且提早抵達,會議算是成功了一半。

  8. 2018年4月3日 · 吳怡欣https://www.facebook.com/yihsinwuillustration)〔鍾怡雯自由副刊吉野櫻的樹幹布滿深淺不一的刀痕它原是棵不肯好好開花的樹,春天來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