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13日 · Q:想在短時間看見重訓效果,可以專注只練某個肌群嗎?. 土城醫院骨科醫師楊正邦表示,一般來說,重訓可以達到兩種目的,一種是力量的提升,另一種則是外型的變化。. 若只是要提升力量,可以針對單一肌群來做訓練,這樣的確能在短時間就達到一定效果 ...

  2. 2015年3月6日 · 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最理想身高為 168 公分,最佳變動範圍是 167~170 公分。人的身高每增高 10 公分,體重就增加 16%;身高每增加 2.5 公分,就多消耗 5% 的能量。身材高大的人血液循環路線較長,心臟負擔較重,很可能會影響壽命。

    • 拍張照就能測量身體數據的 App—Bodygram
    • 測量誤差很小,但操作步驟有夠多
    • 穿著衣服卻被看光光?
    • 專業運動員自測:每天觀察身體數據,有助於健康管理
    • 個人企業都可用,Bodygram 全面發展中
    • 你可能會有興趣

    最近,一個利用 AI 技術測量身體數據的應用程序 Bodygram正式在日本上線,這個 App 能夠通過測量和計算得出你全身上下 24 個部位的身體數據,比如腹圍、肩寬、四肢長,更重要的是,測量結果與真實值相差 ±1 cm。 目前這款 App 已經登陸了 iOS 和安卓應用商城,用戶可以前往免費安裝,不過中國還沒有上架,想要體驗的朋友可能要想想其他辦法了。 在得到結果之前,文摘菌想說,很多自己覺得身體不協調的人,就等著打臉吧!

    我們先來看看具體的操作步驟和注意細節。打開 App 之後,按照螢幕上的指示,被測者需要站在合適的距離,雙手打開,照下正面照片。 再來是側面照,被測者需要轉向右側,也就是相機視角的左側,雙手保持自然下垂。 在拍攝時,需要注意,要露出被測者的腳或鞋子,長袖需要捲起來露出手腕,上衣要紮進褲子裡,扎不進去的外套類需要脫掉。 在拍攝過程中,被測者要摘下帽子、眼鏡和口罩,拍攝環境也最好避開黑暗或者黑光,同時還需要注意畫面中不要出現其他人。 在穿著上也還有一些講究,長裙、袖子寬鬆的襯衫、寬鬆的褲子、大碼衣服都要盡量換掉。 說了這麼多被測者的注意事項,拍攝者還要注意的是,手機要盡可能地水平放置,減小測量誤差。

    根據 Bodygram 官網介紹,該 App 主要利用了 AI 技術進行身體尺寸的測量,輸入基本訊息後再拍攝一張正面照和一張側面照就能測量得到全身的高精度尺寸,而拍攝地點只要符合要求,在街上、店內、家裡都可以。 不管你是肌肉發達,還是身材苗條,或者手腳比是標準長度,Bodygram 都能從圖像中正確地推斷被測者衣服下的身體線條,再結合系統根據輸入的身體數據計算得到的數據值,綜合起來,就能得出高精度的身體數據。 在身體數據的管理上,官方表示,這些身體數據和個人訊息屬於同等水平的管理標準,對於導入 Bodygram 的 AI 公司,可以保證用戶在訊息安全的環境下進行測試。

    這一 App 在日本也引起了多方關注,目前優衣庫(Uniqlo)已經正式與 Bodygram 確定了合作關係。 前日本奧運游泳選手松田丈志也試用了 Bodygram,他表示,這對於專業運動員也好,普通大眾也好,都能實現對身體更好地監督和管理。 在整個使用過程中,他表示,從輸入基本訊息到得出數據,都還是比較流暢的,每個步驟 App 上都有詳細的解釋和說明。 對於得出的數據,松田丈志感嘆道,有種回到當年訓練時期的感覺。 松田丈志目前經營著兩家健身館,他說道,現在人們健身的目的都不盡相同,專業或業餘運動員的目標可能是如何提高體能,在比賽時有更好的發揮,也有人只是出於身體管理或者愛好,但不管怎樣,透過每天記錄身體數據的變化,能夠更清晰地看到訓練成果,從而根據身體變化進行實時的調整。 他回憶道,在身為...

    根據官網部落格介紹,登錄該 App 後,身體測量數據會記錄在 Bodygram ID 內。當然,用戶可以自行選擇可以共享身體數據的企業,企業在 Bodygram Japan 頁面申請後,就可以將這些數據用於公司的服務中,作為企業開發獨自應用程序的前階段步驟也好,或者只是簡單地記錄員工的身體狀況。 除了大型企業外,Bodygram 日前也試圖通過「零售」的方式在眾多領域全面發展。 在合作夥伴中,Transcosmos 建立了一個 Bodygram 特別團隊,全面支持與 Bodygram 有關的開發、運營、分析和支持。除了將業務嵌入該程序之外,他們還將提供增值服務,例如與人體測量數據知識相關的分析。 為了滿足減少在零售和服裝商店中試穿需求,團隊的目標在於促進非接觸式測量的普及,並促進與商店和 E...

  3. 2019年12月11日 · 一個簡單的演算法是用你的身高(公分)減去105,得到的數值就是你的理想體重(公斤),理想體重再乘以0.8 ∼ 1.2 就是每日比較適宜的蛋白質攝取量。

  4. 2015年2月25日 · 所以外表、身高性別、婚姻、體重、IQ、照片、健康等資訊是絕對不可納入的,除非你的工作有法定的外貌與體格規範。 而家庭資訊則是個人隱私,也不可為其中選項。

  5. 2019年8月15日 · 台大公衛學院、國家衛生研究院、台北榮民總醫院研究團隊利用「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分析約1萬8000多名、30至70歲民眾的全基因體定型資料及健康問卷資料,並以此分析身體質量指數(BMI)、體脂肪率、腰圍、臀圍、腰臀比等5大肥胖指標,並分析18種運動項目對於肥胖基因的影響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1.8萬名帶有肥胖基因的民眾當中,只有41%有運動習慣,相對偏低。 研究團隊進一步研究有運動習慣的族群,發現 即便帶有肥胖基因,只要勤做6種運動,同樣可避免陷入肥胖窘境。 是哪6種運動呢?

  6. 2020年12月3日 · 圖片來源: 元氣網. (本文經 元氣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重訓練到力竭,當心膝蓋退化性關節炎!. 骨科醫教運動護膝5招 〉).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高雄長庚醫院骨科部關節重建科教授李炫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