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 香港食評第一人

      • 陳夢因 (1910—1997)是香港食評第一人。 所謂「第一」,不僅是地位上的權威性質,也有時間上的領先意義。 陳夢因開創香港報紙飲食專欄之先河。 他是中國第一代新聞記者,擅長戰地採訪,年輕時任職於大公報、大光報、先報,1933年加入香港星島報系,1950年出任《星島日報》總編輯。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8年9月9日 · 「粵菜人物」系列第一個出場的,是香港第一代食家,也是美食文字工作者的祖師爺:陳夢因。 《食經》重現江湖. 陳夢因在《 星島日報 》擔任總編輯期間,以筆名「特級校對」寫美食專欄,開創了美食寫作的先河,打後的美食文字工作者,都應該稱他為祖師爺。 他生前出版的書不多,大約十本,本都已絕版多年,2007 年,其中一名媳婦,媒體人與作家吳瑞卿整理了 30 萬字的文稿,交給商務印書館重新編輯出版,那就是一共五冊的《 食經 》,迴響熱烈。 後來又出版了《 食之道 》三冊。 《食經》深入淺出地講解各種菜式的背後原理、概念、文化背景,《食之道》則講述廣東、潮州、順德、客家四系粵菜的掌故、變遷、名菜掌故承傳等,兩者均具有高度的參考價值,因此被許多粵菜廚師奉為聖經,對日後的粵菜發展影響深遠。 香港飲食文化的濫觴.

  3. 陳夢因. 〈特級校對〉是 陳夢因 的筆名, (1910-1997), 撰寫飲食專欄「食經」,為香港報業寫飲食專欄第一人。 在五十年代曾擔當《 星島日報 》總編輯的職務,每天須看「大樣」,因常自嘲為「特級」校對,故以「特級校對」作筆名。 「食經」推出後廣受歡迎,成為長壽專欄,同年七月結集成書,出版單行本共十集。 他六十年代退休後,移民到美國加州三藩市灣區長居,到一九九七年逝世。 今年 商務印書館 [1] (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 互联网档案馆 )按內容主題重新編排,以彰顯特級校對的飲食理念,同時使讀者更能體味這位前輩食家的行文用心所在。 蔡瀾 ,早自1980年代起開始寫作,並推出過多套以飲食為題材的作品,內容以食經及遊記為主,後亦曾在 香港 飲食雜誌撰寫專欄。

  4. 2021年6月24日 · 陳夢因 (1910—1997)是香港食評第一人。. 所謂「第一」,不僅是地位上的權威性質,也有時間上的領先意義。. 陳夢因開創香港報紙飲食專欄之先河。. 他是中國第一代新聞記者,擅長戰地採訪,年輕時任職於大公報、大光報、先報,1933年加入香港星島 ...

  5. 2019年8月8日 · 我的家翁是「特級校對」陳夢因(1910~1997),家翁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是國內著名的戰地記者,他走遍大江南北,交遊廣闊,嘗盡各地美食,是一位嗜食會煮的食評家,更是中國第一代在報章連載食經的專欄作家,也是首位將報章專欄文章輯錄成書的

  6. 2018年8月2日 · 陳夢因是香港報界頂頂大名的前輩,1950年9月《星島日報》總編輯沈頌芳辭職,老闆胡好 (胡文虎兒子)要陳夢因接任老總,儘管陳夢因萬般不願意 ...

  7. 2019年8月7日 · 生於亂世的中華飲食文化弘揚者──我的父親陳夢因. 父親陳夢因已去世多年,他以身作則,留給我們的是為人勇敢樂觀、勤奮謙虛、用心工作的榜樣。. 他雖生於亂世,但依然不斷研究及發揚中華飲食文化。. 我們今天的成就,離不開父親多年的教誨 ...

  8. 陳夢因廣東中山人,精好粵菜,又因抗日戰爭時期任戰地記者,大江南北無遠不至,故對中國各地飲食文化有獨特而有趣的了解。 《食經》珍貴之處,固是講菜式,更在於熟悉菜式的來龍去脈。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