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霍氏鼠耳蝠学名Myotis horsfieldii)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翼手目蝙蝠科鼠耳蝠属的动物。 [1] 中文名. 霍氏鼠耳蝠. 拉丁学名. Myotis horsfieldii.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哺乳纲. 目. 翼手目. 科. 蝙蝠科. 属. 鼠耳蝠属. 霍氏鼠耳蝠(学名:Myotis horsfieldii)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翼手目蝙蝠科鼠耳蝠属的动物。

  2. 根据渔农自然护理署的生态基线调查香港共有8种哺乳动物被列为具特别保育价值的物种它们数量较稀少或只有极为局限的分布当中包括五种蝙蝠-霍氏鼠耳蝠喜山鼠耳蝠褐扁颅蝠灰伏翼及尚未确认的伏翼蝠和三种大型哺乳动物-食蟹獴穿山甲及 ...

    • 霍氏鼠耳蝠1
    • 霍氏鼠耳蝠2
    • 霍氏鼠耳蝠3
    • 霍氏鼠耳蝠4
    • 霍氏鼠耳蝠5
    • 緒言
    • 香港陸上哺乳動物的組成
    • 具保育價值的陸上哺乳動物
    • 保育措施
    • 本港觀察陸上哺乳動物的主要地點
    • 觀察陸上哺乳動物應注意的事情
    • 與蝙蝠共存
    • 參考資料

    據推測,三千多年前的香港被廣闊的熱帶闊葉林覆蓋,大象、老虎、野紅豺等林林總總的熱帶動物均棲息於此地。可惜,隨着農業和都市發展,自然生境被摧毀,滿林的參天古木漸漸被砍伐或焚燒一空,先民更視一些大型哺乳動物(如華南虎等)為危險動物或食人猛獸,肆意捕獵,結果許多以往廣泛分布於本港的物種漸漸滅絕。猶幸有些物種總算能適應轉變,一直存活至1900年代初,有些更繁衍到現在。 香港究竟有多少野生陸棲哺乳動物物種?也許很多人會說「不太多」,皆因香港這個彈丸城市土地面積僅約110,000公頃,市區建設和人口均非常稠密。然而哺乳動物大多是夜行性的,而且習慣避開人類,所以一般人很少察覺得到而忽略了牠們的存在。其實香港的哺乳動物種類繁多,有記錄的物種超過50個,當中更包括一些稀有及珍貴的物種,例如棲息在受保護地區內的...

    按此下載《香港陸棲哺乳動物名錄》。 香港共有55種哺乳動物,當中25種是蝙蝠,其餘30個非飛行性物種則按照其體型細分為小型哺乳動物(頭至軀幹長度不足25厘米)和大型哺乳動物(頭至軀幹長度超過25厘米)。牠們過去30年均在香港有記錄,而且大部份已在野外或市區形成獨立繁殖族群,當中更包括一些野化的馴養物種。 蝙蝠(翼手目)佔香港哺乳動物物種數目約一半。當中10種廣泛分布於各引水道和廢棄礦洞如大足鼠耳蝠和長翼蝠。有些物種在郊野和市區均頗常見,例如喜歡居住於公園內的蒲葵和大絲葵葉下的短吻果蝠,以及在屋簷或建築物的縫隙中棲息的東亞家蝠。在2005年被發現的褐扁顱蝠,只在船灣郊野公園才有記錄,而牠的近親扁顱蝠則在香港各區均有記錄。據霧網調查所得,小伏翼和中黃蝠為不常見物種,而喜山鼠耳蝠、灰伏翼、褐扁顱蝠...

    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的生態基線調查,香港共有8種哺乳動物被列為具特別保育價值的物種,牠們數量較稀少或只有極為局限的分布,當中包括五種蝙蝠-霍氏鼠耳蝠、喜山鼠耳蝠、褐扁顱蝠、灰伏翼、及尚未確認的伏翼蝠,和三種大型哺乳動物-食蟹獴、穿山甲及歐亞水獺。 霍氏鼠耳蝠(Myotis horsfieldii) 霍氏鼠耳蝠是小型鼠耳蝠,前臂長度不足38毫米。背部毛色為深褐至近黑,腹部為淺灰棕色,眼睛和唇部皮膚裸露,呈粉紅色,犬齒發達。這物種喜歡水源充足的林地,日間通常會單獨在縫隙或疏水孔內棲息。於石崗、洞梓及南涌等地有記錄。 喜山鼠耳蝠(Myotis muricola) 喜山鼠耳蝠是一種體型細小的蝙蝠,前臂長度約35至38毫米。背部毛色為黑棕色,腹部毛色較淺。相對本地其他鼠耳蝠物種,牠的後足較小,長度不及小...

    香港哺乳動物長期監察計劃 要有效保護野生動物,蒐集資料是關鍵的一環。我們必須充分掌握數據,才可以確定個別物種族群有何漸進變化,可是過往的香港哺乳動物資料是從不同的調查方法搜集所得,所以歷史數據亦不足以作為評估族群漸進變化的基線資料。有見及此,漁農自然護理署在2002年展開一項包括香港哺乳動物的長期監察計劃,目的是使用統一的調查方法評估全港哺乳動物的物種豐富度、各物種的數目和空間分布的情況,以及提供基線資料,從而確定具保育價值的族群的變化。 紅外線自動相機拍攝到的哺乳動物 保育法例 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野生動物保護條例》(香港法律第170章)的主旨是保護本地野生動物,當中包括絕大部分的本地原生哺乳動物。根據本條例規定,任何人士如未申領特別許可證而獵捕或蓄意騷擾、買賣、出口或招售出口、管有或...

    觀察哺乳動物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這是因為大部分哺乳動物均屬夜行性,而且行蹤隱秘,對人類刻意躲避。由於普通觀察者很少有機會一睹牠們的真面貌,牠們的存在往往被人忽視。 在郊野看到赤腹松鼠和獼猴等日行性哺乳動物的機會較大。你只需要一副雙筒望遠鏡(還需要有一點耐心),便可在牠們出沒的生境尋找其蹤跡。可是觀察夜行性哺乳動物便困難很多了。根據紅外線自動攝影機調查的數據顯示,在香港野外看到夜行性哺乳動物的機會微乎其微。 相對來說,要追尋大型哺乳動物,留意牠們留下的足印和其他蹤跡比較容易。假如發現這些痕跡,儘管未能親眼看到動物,也可知道牠們就在附近棲息。想知道個別郊野地區有甚麼哺乳動物棲居,首先要找尋「獸徑」。獸徑是動物越過空曠原野和進入樹林的曲折足跡,又或是隱藏在草叢和林地的隧道。這些行跡能讓我們知道...

    除帶備一般遠足用品,如足夠食物、飲料、指南針和地圖外,以下是一些觀察哺乳動物或其他野生動物的實用提示: 1. 不要餵飼野生動物 2. 不要刻意引起野生動物的注意 3. 不要刻意干擾或捕捉野生動物 4. 避免穿色彩鮮艷的衣服 5. 不要損害或毀壞植物、騷擾野生動物和牠們的生境 此外,蝙蝠是一種對人類干擾特別敏感的動物。冬季時,半冬眠或冬眠狀態的蝙蝠是極容易因人類的出現而從冬眠中醒來,這樣會消耗牠們的能量儲備,有些個體更可能因過度消耗能量而在春天來臨前死亡。繁殖中的蝙蝠也是十分脆弱的,不必要的騷擾可能會令牠們受驚而丟下養育中的幼獸或遷移到一些環境較差的棲所。由於有些蝙蝠喜愛群棲於引水道和廢礦洞般的山洞內,所以單一次騷擾亦可以影響大量的蝙蝠,因此,在任何情況下應避免到蝙蝠居住的洞穴探訪。

    蝙蝠在生態系統上擔當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全球有不少植物依靠果蝠傳播花粉或種籽,食蟲蝙蝠也會捕食大量如蚊蠅等害蟲,有助控制牠們的數量,間接為人類帶來經濟效益。 蝙蝠喜愛群棲於引水道和山洞內,有些也會棲息在樹上、橋樑下、甚至在建築物內。由於蝙蝠對人類干擾特別敏感,市民應避免探訪蝙蝠的聚居處或干擾牠們。一般情況下,蝙蝠會與人保持距離,不會對人構成威脅。市民如發現蝙蝠應保持鎮定,更不要嘗試接觸或騷擾牠們。 蝙蝠為人類和生態系統帶來很多益處,我們亦應尊重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與牠們和諧共融。

    Ades, G.W.J. (1999).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distribution, and population size of Hong Kong bats. Memoirs of the Hong Kong Natural History Society, 22, 183-209. Chapman, C. A. (1995). Primate seed dispersal: coevolution and conservation implications.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Issues, News, and Reviews, 4(3), 74-82. Fleming, T. H., Geiselman, C., ...

  3. Myotis horsfieldii (霍氏鼠耳蝠)是科蝙蝠科中蝙蝠的一個物種。 網路生命大百科有 32 個屬性的資料,包含:

  4. 霍氏鼠耳蝠學名Myotis horsfieldii)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翼手目蝙蝠科鼠耳蝠屬的動物。 [1] 中文名. 霍氏鼠耳蝠. 拉丁學名. Myotis horsfieldii.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哺乳綱. 目. 翼手目. 科. 蝙蝠科. 屬. 鼠耳蝠屬. 參考資料. 1.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種2000中國節點 中國生物物種名錄 .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引用日期2023-06-19]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 次. 編輯次數:1次 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086559guo.

  5. 中国人民解放军95269部队57分队 广州 510007. 1115001380@qq.com. 张礼标 *.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广东省动物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260. zhanglb@gaibr.gd.cn. 摘要点击次数: 358. 全文下载次数: 1553. 中文摘要: 2021年8月分别在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大托站立交桥 ...

  6. 与来自泰国和印度尼 西亚的霍氏鼠耳蝠标本相比前臂长头体长和尾长测量数据偏小但头骨测量数据接近。 基于 Cyt b 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此次捕获的鼠耳蝠标本与霍氏鼠耳蝠聚类在一起与来自香港的霍氏 鼠耳蝠样本遗传距离仅为 0.9%故确定该物种为霍氏鼠耳蝠。 标本保存于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关键词:翼手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