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1. 香港屋網 租樓 相關

    廣告
  2. 管業收租、處理租務糾紛、租客欠租收樓、辦理續租、放租、負責監督及跟進維修等服務. 想讓您的物業維修保養更省心?中原測量師行有專業的維修服務,定期巡視物業,保持良好狀況!

搜尋結果

  1. 黄大仙上邨. 播报 讨论 上传视频. 香港其中一个公共屋邨. 黄大仙上邨是 香港 其中一个公共屋邨位于九龙黄大仙区。. 重建前的黄大仙上邨为一政府廉租屋邨原称龙翔道政府廉租屋邨落成时改称黄大仙政府廉租屋邨于1960年代初 兴建 ,1973年 香港房屋 ...

  2. 香港. 属 性. 公共邨. 荣 誉. 九龙华富邨. 目录. 1 邨简介. 2 邨历史. 邨简介. 播报. 编辑. 爱民邨是香港屋宇建设委员会最后一个邨,而落成时已经重组为 香港房屋委员会 。 前身只是一个 寮区 。 1970年开始施工,1973-1975年期间陆续建成,1974-1975年陆续入伙。 最早落成的是卫民楼,最迟落成的是商场及上盖之嘉民楼、礼民楼、保民楼及建民楼。 邨内设有停车场、一间幼稚园、两条私家道路、一座二层高商场、三座“冬菇亭”熟食中心和一街市;附近有三间中学及一间小学, 香港红十字会 青年及义工事务部、童军支部、常光睦邻中心、宣道会爱民堂于爱民邨会堂聚会,亦设有自修室。

  3. 香港公共邨. 香港公共邨(音:cūn,亦作“ 村 ”,“邨”乃“村”的异体字),简称公。. 是由 香港房屋委员会 或 香港房屋协会 兴建的 公共房屋 ,惟以前者占大多数,本文亦针对由香港房屋委员会或其前身兴建的公。. 香港约有三分一居民、即200 ...

  4. 概念简介. 者置其计划,简称置计划,是 香港房屋委员会 于1998年为满足公居民置业需求而推出,让租户以合理价钱购买现时居住的单位,而者置其计划中出售的邨全部都是于1980年代中后期至1992年或之前(翠屏 (北)邨翠樟楼除外)落成的邨。 置计划并非以邨划分,而是以楼宇类型划分;计划中出售的主要是各款Y型、相连长型及新长型,亦有小部分双工字型及旧长型亦有出售,因此有可能出现同一邨有些楼宇出售有些则否的情况。 不愿购买者可继续租用其原有单位。 香港房屋协会 也有类似的专案:称为住宅发售计划 [1]

  5. 香港的公共屋邨. 华富邨是中国 香港 最著名的公共屋邨之一,位于 香港岛 南区 瀑布湾,邻近 贝沙湾 、置富花园、 鸡笼湾 等。. 华富邨分五期落成,首期于1967年11月落成。. 高峰时人口有50,000人,现只有高峰时的一半。. 香港屋宇建设委员会(即现在的 香港房屋 ...

  6. 政府廉租屋全称政府廉租屋计划Government Low Cost Housing Scheme),是 香港 政府于1962年至1973年推行的建屋计划,由工务司署设计及建筑,建成后由香港屋宇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 至1973年,政府廉租屋归入新成立的房委会管理,并与所有前屋建会廉租屋邨统一为“甲类屋邨”。 政府廉租屋的服务对象与徙置区和屋建会廉租屋邨不同,是为一些入息低微而不合徙置资格,又不合屋建会申请标准,居住于恶劣环境的人士提供稳定的居所, [1]1970年代的申请资格为家庭月入不超过900元。 另外,政府亦会抽出15%的单位分配予低薪 公务员 居住。

  7. 香港房屋委员会 (房委会)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 政府辖下一个 独立 法定组织,是根据《房屋条例》于1973年4月成立的法定 机构 。 负责制定和推行香港的 公共房屋 计划,以满足无法负担私营住楼宇人士的住屋需要,从而达至政府的政策目标。 [1] 中文名. 香港房屋委员会. 成立时间. 1973年4月. 办公地址. 香港特别行政区. 类 别. 委员会. 目录. 1 简介. 2 机构理想. 3 组织构成. 简介. 播报. 编辑. 1973年,为配合当时 香港总督 麦理浩 爵士 之十年建计划,屋宇建设委员会、徙置事务处及市政处屋宇建设科合并为房委会,负责管理及规划 公共邨 。 到了1978年,为了使中产社会提供多一个置业选择,房委会又推出「居者有其计划」(简称居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