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4日 · 萊坊調查了至少30個主要城市和二手房市場發現歐洲城邦摩納哥房價全球最貴100萬美元780萬港元能買到的豪宅面積只有172平方呎香港第二貴 呎價3.29萬元 香港排名第二面積為237平方呎也即每平方呎的價格為4,219美元約3.29萬港元)。

  2. 2022年3月9日 · 疫情嚴重打擊本港經濟但香港樓價仍是貴絕全球據國際調查機構Demographia公布新一份全球城市樓價負擔能力報告香港連續12年蟬聯全球最難負擔的房地產市場榜首樓價中位數對家庭入息中位數比率高達23.2倍即相當於不吃不喝23.2年才能置業。 【全球生活成本最貴城市香港讓位 香港汽油價格比荷蘭貴14%全球排第幾: 按此 】 報告調查截至2021年第3季樓價及家庭收入,比較8個國家92個城市的數據,以樓價中位數除以家庭全年入息中位數計算出住屋負擔比率。 報告列出有51個城市被評為極難負擔,即樓價收入比達5.1倍以上。 報告指,疫情期間的住屋負擔能力呈前所未有的惡化趨勢。 與疫前的2019年比較,2021年極難負擔的城市數目增加60%,反映疫情持續干擾大眾生活、樓市和經濟。

  3. 2017年1月25日 · 再有調查指香港住宅難以負擔的程度貴絕全球樓價中位數是家庭入息中位數的18.1倍連續7年蟬聯樓價最難負擔冠軍八年之前香港樓價並非相對較易負擔只是其時香港未納入有關統計。 近來講究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一地樓價中位數是當地家庭收入中位數10多倍聽上去已有難以為繼的感覺。 但諷刺地,有關情況已持續多年,將調查方法檢查歷史數據,似乎香港樓價在最低位時,也一樣是極難負擔。 何以一個似乎不可持續的情況,會持續多年?

  4. 2023年6月20日 · 雖然居住成本下降2%但香港樓價仍然冠絕全亞洲並為全球第二高。 疫後亞太區消費尤為强勁. 疫情過後抑壓已久的消費需求急劇增加推動奢侈品包括威士忌和葡萄酒汽車和酒店航班等服務價格大幅上漲這一趨勢在亞太地區尤為強勁因為逾半亞太地區受訪者在高級餐飲和酒店的支出更大。 高淨值人士正增加投資. 從財務習慣來看,全球高淨值人士正把握機會進行更多投資,這或許反映疫情後的不確定性,只有少數受訪者較往年減少投資。 同樣,亞太地區名列前茅,73%的受訪者表示增加投資。 高端生活方式調查另一個重要發現,是所有地區絕大多數的高淨值人士均認為可持續性和 ESG 問題非常重要,並會在投資決策中將其納入考量。

  5. 2020年1月16日 · 自6月香港爆發一連串社會暴力事件後引發較多港人興起移民和分散投資到境外買樓意念香港樓價全球最高歐美及亞洲地區的樓價比香港便宜得多港人只需花幾十萬元或幾百萬元便可買到比香港大很多的樓房

  6. 2023年11月27日 · 施政報告推出樓市減辣措施一個月暫時對樓市刺激作用似乎不太顯著發展商新盤持續劈價地價低迷賣地頻現流標多家大行相繼下調明年本港樓價預測本港樓價今年初7%升幅全數蒸發自2021年高位回調約21

  7. 2011年2月1日 · 訊息震撼次日各大報章紛紛以港樓價貴絕全球為題。 調查以「負擔」為比較各地樓市的基準,但「負擔」應該視乎買家的按揭借款額與收入的比較。 不同地區的按揭成數都不同,不宜以樓價直接比較負擔水平。 第一太平戴維斯於上周五發表類似報告,比較香港、倫敦、莫斯科、紐約四大城市樓價。 香港的樓價在四大中又再蟬聯冠軍整體而言以呎價計香港的樓價比排名第二的倫敦高出55%如果以四大城市中最佳地段的獨立屋比較香港山頂獨立屋呎價差不多是排名第二的倫敦Mayfair」 或「Knightsbridge」獨立屋的一倍。 報告又指,以行政人員的居住成本計,一名行政人員在香港購置住宅,每呎成本為659英鎊(約8,190港元),較排名第二的倫敦高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