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第一支柱」:由政府資助、供款與收入掛鈎的強制性退休金計劃; 「第二支柱」:一般屬於界定供款的強制性、以職業為本的退休金計劃; 「第三支柱」:自願性職業退休金計劃;及 「第四支柱」:非提供財政支援,包括非正式支援(如家庭支援)及其他正式的社會福利計劃(如醫療保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第一章 研究架構、目的和方法 2 研究架構及依據 本研究依據世界銀行提出架構,即老年生活保障由多根支柱組成 (支柱可分為三根或五根),而非依賴單一財政來源。世界銀行制 度設計:老年生活保障必須足夠、可負擔、可持續、穩定

  3. 香港的退休保障制度採納了世界銀行世銀倡議的多根支柱模式 1每根支柱有不同的目的及財政來源互相補足強積金制度是退休保障的第二支柱其設計是透過僱員自己及其僱主共同供款協助僱員累積退休儲蓄積金局留意到部分退休保障方案建議調撥強積金供款。 雖然詳情還未確定,不過,積金局認為,社會須審慎研究有關建議,因為這樣調撥. 等同把私人儲蓄轉移作公共資源; 會嚴重影響在強積金計劃下成員可累積的儲蓄金額;及. 或會影響僱傭合約關係(視乎如何調撥強積金)。 正如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及研究報告指出,調撥強積金供款會嚴重影響強積金制度的運作,而任何削弱強積金功能的退休保障制度,都是不可取和倒退的。

  4. 2024年3月3日 · 基於退休年齡的退休儲蓄指南. ( 假設儲蓄者年齡為25歲年薪5萬美元39萬港元至30萬美元234萬港元),工作期間平均有超過50%的資金用於投資股票。 沒有退休金收入、未被裁員、薪資統一增長、儲蓄金額隨加薪而增加。 工作和儲蓄的時間愈長、退休的時間愈晚,退休基金中需要的資金就越少。 富達指,每推遲領取一次,之後每月獲得的金額就可以增加8%。 推遲領取還可以延長退休儲蓄的增長期,並減少供款的年限。 選擇停止工作的年齡,會對需要從儲蓄中獲得多少收入產生重大影響。 這反過來又會影響退休指南的其他數值——儲蓄率、儲蓄因素和可持續提款率。 撰文:葉雨. 相關文章: 1500萬想提早退休? 太天真! 專家點出3大盲點:別毀了你的人生.

  5. 根據學者方案全民養老金的財政來源主要有四項: (一)政府於方案推行前注資一千億; (二)政府每年把原本用作長者綜援、高齡津貼及長者生活津貼開支撥入方案; (三)僱員僱主各減少每月2.5%的強積金供款,並把該筆款項用以支持全民養老金; (四)向盈利一千萬元以上的大企業額外徵收1.9%利得稅。 根據此方案,市民不需額外供款,亦不需向市民徵收新稅項。 由於政府原本用於長者綜援、長生津及高齡津貼 的開支是政府本身的恆常開支,因此實際所需額外資金是向大企業收1.9%利得稅及政府一千億元的種子基金。 3. 在未來人口急劇老化下,全民養老金會否破產? 全民養老金是一個「部份預先儲蓄」 (partially pre-funded)的制度。 整個制度與積穀防飢的道理一樣。

  6. 香港退休保障的未來發展研究報告行政摘要1. 引言. 行政長官梁振英在二零一三年施政報告說︰「在退休保障方 面我在競選政綱中提出研究人口老化對公共財政的影 響,及早籌謀。 政府會鞏固和優化現行制度下的三根支柱,即 個人儲蓄和家庭資源、社會保障制度及強制性公積金計劃。 今 年4月開始實施的「長者生活津貼」,在綜援和高齡津貼之 間,加入一層新的經濟支援。 有意見認為,政府應檢討長者綜 援、長者生活津貼及生果金三者之間的關係。 我們亦注意到有 意見要求實施全民退休保障。 另一些意見則認為香港奉行低稅 率政策,全民退休保障會大大加重長遠公共財政負擔,不加稅 難以成事。 僱主、僱員及政府三方面供款的全民退休保障建議 同樣富爭議性,而且也涉及負擔能力和可持續性等問題。

  7. 香港退休保障的未來發展 技術報告 (四) 過去有關香港退休保障制度討論 5 更多依靠以與子女同住和現金代際轉移來保障自己養老收入,一旦家 庭結構轉變淡化了家庭養老保障功能,新加坡和香港的長者入息保障 安排可持續性則會受到威脅。

  8. 該制度的財政來源包括僱員及僱主每月供款的2.5%政府注資500億以及從盈利超過1000萬的企業每年額外稅收1.9%的利得稅。. 如想參見詳細資料可參閱本會的小冊子香港退休保障制度:問題與出路》,網址: http://hkcss.org.hk/uploadfileMgnt/0_201324112052.pdf. 香港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