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17日 · 高血壓糖尿病是港人常見的慢性疾病一旦患上一段時間更可能潛藏着另一可以導致腎衰竭的疾病蛋白尿。 蛋白尿初期症狀並不明顯,直至患者做身體檢查,或是在小便時見到泡沫久久不散,可能已是患上蛋白尿。 有腎科專科醫生建議,患有慢性病的市民最理想每年做一次檢查,以及早了解身體狀況,避免病情惡化。 腎科專科醫生譚雋熹表示,高血壓、糖尿病是港人常見患有的慢性病,高血壓會影響腎功能,譚解釋指,腎小球即是一堆微小的血管,而腎小球是負責造尿,當血壓高時,腎臟就是受當其衝的器官,因而或會造成蛋白尿。 譚指,蛋白尿的成因可分為原發性或繼發性,原發性即是本身病人的腎臟出現問題,例如腎小球炎;繼發性即由身體其他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肝炎或癌症所引起,因而影響全身器官。

  2. 2022年7月4日 · 高血壓會破壞腎功能導致排尿出現問題而無法排尿又會令血管壓力增加從而令血壓飆升張志揚形容此為一個死循環」,故不可輕視高血壓帶來的後果

  3. 2022年6月26日 · 高血壓可能無症狀亦有很多不具有特異性的症狀包括頭暈頭痛厭食嘔吐等嚴重時可能造成腎衰竭高血壓腦病變及心血管問題。 大部分是在常規的身體檢查時發現,或在檢查其他疾病時意外發現。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陳達更表示,臨床看過最年輕的高血壓患者僅7、8歲,大多「又肥胖、又有腎病,如果遲少少睇醫生,會有埋糖尿病。 很多人患有高血壓卻不自知,就兒童或青少年而言,若重複量度的收縮壓 (上壓)或舒張壓 (下壓)的度數相等或高於同年齡、高度和性別人士的血壓的第95百分位數,則表示患有高血壓。 據衞生署2014至2015年度人口健康調查發現,本港有4.5%的15至24歲非住院人士患有高血壓。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年5月18日 · 若患者血壓控制欠理想或得不到適當治療可引致嚴重健康問題例如中風心臟病和腎衰竭。 對成年人而言,若收縮壓持續處於140毫米水銀柱或以上,舒張壓持續處於90毫米水銀柱或以上,便屬患上高血壓。 18歲或以上成年人應至少每2年量度血壓一次,以盡早發現患病並接受治療。 量度血壓的頻密程度可能需要因應血壓水平、年齡、患冠心病的綜合風險以及醫生建議而提高。 市民亦應留意攝取過多鹽分會對血壓造成的不良影響,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每日多進食50克的加工肉類,患上高血壓的風險會增加12%。 因此,減少攝取鹽分已被確認為其中一種最有效降低患上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方法。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健康的成年人每日應攝取少於5克的鹽。 情困女油麻地危坐晾衫架 救援人員游說1小時勸服送院.

  6. 2020年8月8日 · 一般而言體溫與氣溫有相互影響體溫上升心壓便會下降夏天皮膚排汗協助散熱血壓高患者的血壓會較低但心臟科專科醫生陳麒尹指患者排汗期間較易脫水令血液變得濃稠容易阻塞心管出現心臟病或中風。 患者進出商場或辦公室等有冷氣的地方,尤其要注意,可能令情況加劇。 他解釋,酷熱的時候血管膨脹,大量血液流去皮膚,心臟會加強力度泵血,突然返回很凍的地方,血管會收縮,血液流返心臟,血壓就會上升。 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改變如未及調節,便會增加中風或心肌梗塞的風險。 除了溫差之外,陳醫生指,長期病患者如心臟病、糖尿病等三高病人,長期服用藥物或影響心臟泵血功能與血管膨脹速度,他們或較一般人難散熱,嚴重會出現中暑。 他指,理想的血壓應維持於上壓120,下壓80。

  7. 2022年6月7日 · 由於高血壓會引發多種併發症包括冠心病中風心臟衰竭等惡疾因此盧建議市民改善生活及飲食習慣譬如減少攝取高納食品減壓多做運動等以減低患病風險至於治療方法方面服藥是主要方法以患上多種長期病的長者為例會定時用藥以降血壓藥物卻有副作用包括咳降太多血壓後因低血壓而容易坐完起身見頭暈」。 腎血管神經阻斷術也是較安全的治療方法之一,可透過手術減低腎交感神經活性及腎臟分泌賀爾蒙,穩定血壓,且有副作用的機會不大。 盧家業指,大部分病人是患上原發性高血壓。 (由受訪者提供) 根據本港2014至15年的人口健康問卷,25歲以上有高血壓的人士達27%。 高血壓跟年紀增長息息相關,不過成年人患病的比例也不容忽視。 有醫生形容高血壓為「隱形殺手」,因為有機會引發不同併發症。

  8. 2020年5月16日 · 香港時間. 2020年05月16日 (六) 06:00. Tweet. 飲酒會令血壓上升長遠可導致高血壓及中風。 1/4. 高血壓並非長者專利」,本港有20%至30%中年人是高血壓患者經常飲酒是誘發高血壓的一大元兇」。 衞生防護中心最新一期《非傳染病直擊》分析了酒精對血壓的不良影響,並引述研究指,飲酒並沒有所謂的安全水平,男士們即使只是小酌,如每日飲一至兩杯酒,患高血壓風險已增近20%,但若減少飲酒或戒酒,血壓便可下降。 明日 (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中心呼籲市民關注血壓健康,遠離酒精類物品。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酒精可干擾中樞神經系統、刺激交感神經及血管的發炎反應等,導致血管收縮、心跳加速、心臟輸出率增加及細胞外液量上升。 而增大的周邊血管阻力及血容量上漲,會令人體血壓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