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心臟病、腦中風、視網膜病變及腎病

      Image courtesy of identity.care

      圖片: identity.care

      • 臨床表現的症狀,通常是因為高血壓已持續好一段時間,傷害到心血管系統而引發,可能病徵有疲乏、頸部痠痛、頭昏、頭痛、失眠及心悸等。 高血壓也會加速血管硬化,帶來諸多併發症,如心臟病、腦中風、視網膜病變及腎病等。 高血壓患者若合併高膽固醇或高血脂症,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機率會增加一倍,如再加上吸菸,致病率更高。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3月14日 · 高血壓危象不僅只會傷害腎臟當壓力釋放到腦部就會造成頭痛頭暈甚至眼壓過高造成視線模糊嚴重的話更會意識不清! 當壓力釋放到肺部,就是將水分直接加壓到肺部之外,也就是肺水腫,有可能會造成呼吸急促跟走路喘,甚至必須端坐呼吸 (也就是必須坐著呼吸,這是由於水往低處流,若平躺時水分會往肺部堆積),若壓力釋放到心臟,就會形成胸痛!

    • 高血壓定義。什麼是血壓?血壓是血液流動時對動脈管壁造成的壓力,心臟打出血液打到動脈時的壓力,就產生收縮壓(Systolic),心臟舒張時,血液回流的壓力,則是舒張壓(Diastolic)。
    • 高血壓的原因與種類。其成因可分為以下2種:1.本態性高血壓(Essential hypertension):又稱原發性高血壓,成因仍不明確,可能與遺傳、生活習慣、壓力相關,大部分高血壓患者皆屬於此種類型。
    • 高血壓的症狀。對大部分人來說,高血壓往往沒有任何症狀,只有少數患者可能有頭痛、呼吸困難 或急促、流鼻血的症狀,但通常這時的高血壓症狀已相當嚴重,更不用說這些症狀也很容易被當作是其他疾病引起,甚至被患者忽略,因此,唯有定時測量血壓,才是了解自己有無高血壓最好的方式。
    • 引發高血壓的風險。由於高血壓幾乎沒有症狀可言,因此如果發現自己符合許多以下所列、可能造成高血壓的風險,請記得量測血壓並做出改善。高血壓不僅會對血管造成負擔,也會影響大腦、腎臟和眼睛等器官,提高其他併發症的發生機會。
  3. 2022年8月19日 · 醫師提醒高血壓可能造成很多後遺症其中最可怕的2個就是腦中風和心肌梗塞。 看更多: 高血壓/哪些人容易得高血壓? 預防2關鍵:這些東西少吃、偷時間運動. 血管變厚變硬,血壓當然會升高. 據統計,國人10大死因半數以上都與高血壓有關。 復健科醫師侯鐘堡表示,在台灣18歲以上,有高達25%的人有高血壓的問題,高血壓和血管變硬有關係,當身體裡的代謝廢物累積在血管壁,就會讓血管變厚變硬,因此造成血壓升高。 一般人覺得高血壓聽起來,似乎不是很可怕,但侯鐘堡提醒,高血壓有2個嚴重後遺症不能輕忽,第一個是腦中風,第二個是心肌梗塞。 他說,在醫院看過很多腦中風的患者,輕者手腳不靈活,嚴重者是四肢癱瘓、完全不能動,「看過更嚴重的是只有眼睛可以動,身體其他地方都不能動。

  4. 2023年3月27日 · 高血壓 常常沒有症狀. 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血壓。 血壓代表著血液流動時,血管所承受的壓力。 大家看到血壓的數值會有兩個,例如127/83毫米汞柱這樣的紀錄法。 前面那個數字代表「收縮壓」,後一個數字是「舒張壓」。 「收縮壓」代表心臟收縮時血管承受的壓力;「舒張壓」代表心臟放鬆時血管承受的壓力;因為心臟收縮的時候血管會承受高一點的壓力,因此收縮壓會高於舒張壓。...

    • 高血壓症狀
    • 高血壓是成因
    • 高血壓的高危因素
    • 高血壓治療、預防方法
    • 高血壓飲食建議

    患上高血壓時,一般沒有明顯症狀,若沒有定期量度血壓水平的習慣,根本難以發現自己血壓偏高,甚至已患上高血壓。有些人更是到診所求醫時,才被醫生發現患有該病。至於當血壓太高時,一般會有以下症狀: 1. 眩暈 2. 視線模糊不清 3. 頭痛 4. 感到疲勞 5. 面部發紅

    當人體的心臟收縮時,會將血液泵入血管,期間會為血管壁加諸壓力、即是血壓。當人體維持正常的血壓,有助推動血液在體內運行,把氧氣和營養輸送到身體各組織。若血壓上升並持續處於高水平(即高血壓),便可能會引致各種健康問題。 血壓度數以2組數字表達,首個數字為「收縮壓」,又稱「上壓」,顯示心臟收縮及泵出血液時,血管內的壓力。第2個或寫於下方的數字為「舒張壓」,又稱「下壓」,反映在心跳之間,心臟放鬆時血管內的壓力。高血壓及前期高血壓的定義如下: 1. 高血壓:上壓持續地處於或高於140 mmHg(毫米水銀柱),或下壓持續地處於或高於90 mmHg。舉例上壓及下壓分別達到168/120,便屬於高血壓。如上壓達到200,反映高血壓情況嚴重,應及早求醫。 2. 前期高血壓:上壓處於130至139 mmHg之間...

    醫學界發現高血壓有年輕化趨勢,當中與都市人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息息相關。香港心血管疾病防治協會主席陳栢羲醫生曾指出,任何人都有機會患上高血壓,臨床上一般以35歲以下界定為年輕高血壓。其臨床上診治過最年輕的高血壓患者只有23歲,屬肥胖人士,自小喜歡吃零食,同時患有代謝綜合症及睡眠窒息症,需長期食藥控制病情,故控制體重及調節飲食習慣十分重要。 其實大部分高血壓個案,都沒有明確的病因,通常屬於原發性高血壓。另有些患者是由其他疾病或身體變化引致繼發性高血壓,例如患了腎病、荷爾蒙失調。此外,有些因素會令人較易患上高血壓。 1. 吸煙 2. 過重及肥胖 3. 靜態生活模式及缺少運動 4. 飲食中攝取過多鹽分 5. 過量飲酒 6. 睡眠不足 7. 壓力問題 8. 年齡增長 9. 家族中有直系親屬患有高血壓

    高血壓若不加以控制或治療,可出現嚴重併發症,例如冠心病、心臟衰竭、中風、腎衰竭或視網膜血管病變。而血壓越高和不受控制的時間越長,出現併發症的機會及其嚴重性越大。臨床上主要靠服用降血壓藥物、加上配合調整生活模式,來控制高血壓病情。醫學界就預防及改善高血壓有下列貼士: 1. 保持均衡及低鹽份飲食 2. 適當運動,例如每次進行至少10分鐘中等強度的帶氧體能運動,例如緩步跑、步行、太極、游泳等,以達至每周累積最少150分鐘的目標。如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請先諮詢醫護人員的意見 3. 控制體重、避免肥胖 4. 戒煙 5. 避免飲酒 6. 確保充足的睡眠及休息 7. 好好管理壓力、保持心境開朗 8. 定期量度血壓 9. 按照醫生建議服用降血壓藥物、定期覆診

    飲食方面,都市人經常外出飲食,在三餐中過量攝取鈉質、未有吸收足夠鉀質,都會影響血壓水平,因為充足攝取鉀質,有助身體排走多餘的鹽份。留意下列由衞生防護中心的專家所提出的建議: 1. 盡量使用新鮮食材煮食,其中可用檸檬、番茄、甜椒、南瓜、菠菜等新鮮食材煮成醬汁,代替即食醬料 2. 少吃高鈉、鹽醃食物,例如加工肉類、即食麵及湯包、罐頭湯、鹹蛋或醃菜 3. 減少使用鹽或其他含鈉的醬料,例如豉油和蠔油,並以大蒜、胡椒、檸檬汁、醋、羅勒、五香粉、紅椒粉、香草和香料等天然食材代替,從而增加菜式的味道 4. 避免選用醃製或罐頭蔬菜作為食材,如必要使用,應先沖洗及浸泡,能減低其鈉含量 5. 以新鮮水果、乾焗兼原味果仁等低鹽份的零食,取代薯片、鹹味餅乾其他高鹽零食 6. 出外進食時,選擇以天然調味料調味、醬汁較...

  5. 2022年7月7日 · 高血壓有隱形殺手的名號因常感受不到任何症狀少數人早晨會出現後腦痛後頸痛或頭昏失眠耳鳴呼吸短促噁心視力減退等症狀但經常被忽視往往在確定罹患高血壓時已造成身體嚴重傷害高血壓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1.腦神經症狀: 較常見的腦神經症狀是頭痛、耳鳴、目眩及手腳麻痺等,高血壓持續惡化產生為腦梗塞、腦出血或暫發性腦缺血等併發症。 2.眼底病變: 當微細動脈硬化會導致動脈內腔變細,動脈內壁變厚,使微細動脈出血,視神經乳頭浮腫,造成患者視力逐漸減低。 但患者大多是再出現視力模糊後,接受眼科醫師檢查時,才發現罹患高血壓。 3.心臟症狀: 在心臟部位由於高血壓患者末梢血管阻抗性增加,患者心臟工作量比正常人大,引起心室肥大或心臟擴大的現象,甚至心臟衰竭,或因動脈硬化所引發的狹心症或心肌梗塞。

  6. 結論. 高血壓症狀有哪些初期症狀又有哪些高血壓被譽為沉默的殺手」,常常在初期階段並不展現明顯的症狀令人難以察覺其存在這使得許多人誤以為他們的健康狀況良好而實際上高血壓可能已悄悄開始影響身體然而隨著時間進展一些早期症狀會開始浮現警示我們需要注意並採取行動最常見的高血壓初期症狀之一是頭痛。 這種頭痛不同於一般的頭痛,常伴隨著一種壓迫感,特別是在清晨或經過一段時間後。 根據研究指出,高血壓可能與頭痛的發生有關,尤其是在未經治療的情況下。 此外,頭暈和視力模糊也是高血壓初期症狀的常見表現。 這些症狀可能源於高血壓對眼睛和大腦供血的影響,進一步凸顯了高血壓的潛在危害。 而呼吸困難則可能是高血壓引起的心臟負荷過大的後果,尤其在運動或活動時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