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樣囊性癌是什麼? 腺樣囊性癌是一種不常見的 惡性腫瘤 ,但可發生在各種口水腺、淚腺、口腔、齶、頰黏膜、舌、咽、鼻腔、鼻竇、喉、氣管及肺部等處。 腺樣囊性癌的生長速度緩慢,它無包膜,侵襲性很強,受影響的範圍往往超出手術時肉眼看到的腫瘤範圍。 通常受影響部位會出現腫脹和硬塊,甚致失去功能。 癌細胞侵襲神經線,可引致面癱。 腺樣囊性癌對藥物或其他治療的反應較低,治療後仍容易在原位復發,甚或遠端轉移,所以是一種難治的癌症。
      www.hkentspecialist.hk/ENT-blog/頭頸部腫瘤-腺樣囊性癌及治療/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5月31日 · 腺樣囊性癌是什麼? 腺樣囊性癌是一種不常見的惡性腫瘤,但可發生在各種口水腺、淚腺、口腔、齶、頰黏膜、舌、咽、鼻腔、鼻竇、喉、氣管及肺部等處。腺樣囊性癌的生長速度緩慢,它無包膜,侵襲性很強,受影響的範圍往往超出手術時肉眼看到的 ...

  3. 鼻咽癌初期症狀不明顯,且因鼻咽管被腫瘤阻塞,會有類似感冒、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例如鼻塞、鼻涕倒流、耳朵悶塞感,淋巴結腫大,導致很多鼻咽癌患者到了晚期才發現罹癌。

  4. 鼻咽癌 ( NP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是一種發生於 鼻咽腔 或上 咽 喉部的 癌症 。 在世界的某些地區,例如 東南亞 和 非洲 ,患此病的人比其他地方多,過去認為主要是膳食的影響,目前傾向為遺傳基因為主要的影響因素。 病因. 鼻咽癌在微觀主要分為三類,角化性癌(keratinizing型),非角化性癌(non-keratinizing型)及未分化型。 鼻咽 (nasopharynx)、口咽 (oropharynx)、咽喉 (laryngopharynx)的解剖圖. 鼻腔與鼻咽部 (最後面) 鼻咽解剖圖. 正子電腦斷層鼻咽癌圖. 家族因素. 家族中若有人罹患鼻咽癌,則家族內其他人的罹病機率也增加,特別是一等親的直系親屬。 生活及環境因素.

  5.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是一種少見但嚴重的惡性腫瘤,而鼻咽癌成因起源於鼻咽部的上皮細胞。 鼻咽部是位於鼻腔和咽喉之間的一段,包括鼻腔後部、鼻後孔、鼻咽、腭突和咽扁桃體等部位。 鼻咽癌主要分為幾種類型,包括鱗狀細胞癌、淋巴瘤、腺樣囊性癌和未分化癌等。 鼻咽癌的發病率在全球範圍內存在一定的差異,東南亞地區尤其是中國香港、馬來西亞和印尼等地的發病率較高。 鼻咽癌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嗜鹽食物、食用醃製食品、吸煙、飲酒、遺傳因素、EB病毒感染等。 此外,長期接觸某些化學物質和職業暴露(如鋼鐵工、木工、鍍鉻工等)也與鼻咽癌的發生風險增加有關。 根據2020年的統計資料,鼻咽癌導致272人死亡,佔癌症死亡總數的1.8%。 在本港致命癌症中排行第11位。 鼻咽癌症狀有哪些?

  6. 鼻咽癌是發生在鼻咽部位的癌症,由於鼻咽位於鼻腔後方和喉嚨後面的上方,一般需要透過內窺鏡才能檢查清楚,加上鼻咽癌的部份病徵與呼吸道疾病如鼻炎、鼻竇炎等相似,容易令人混淆,以致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屆晚期。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在2018年確診的鼻咽癌患者之中,只有6.5%的患者確診時屬於第一期,有超過七成患者直到第三、第四期才確診,影響治療成效。 鼻咽癌的病發率有地區性,中國尤其華南、廣東地區一帶的病發率明顯較高,故鼻咽癌也有「廣東癌」之稱。 在香港,鼻咽癌男女比例約為3:1,男性患病風險較高。 在2018年,本港有超過830宗鼻咽癌新症,其中男士個案錄得逾600宗,在男性常見癌症中排行第六位,死亡個案排行第八 。

  7. 2022年5月29日 · 鼻咽癌的治療主要是化療和放療,通常第一期病灶局限於鼻咽部,可接受放療;第二和三期及四A期合併化放療;四B期因為出現遠端轉移,以化療為主。 許多人一聽到癌症第四期,就覺得非常嚴重。 但呂宜興請鼻咽癌患者別緊張,兩年前鼻咽癌分期將骨骼和肺臟轉移列為四C,但經評估患者預後等因素,現在列為四B。 一般來說,鼻咽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約為七成,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患者,五年存活率可以達到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