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0179.HK 股價 相關

    廣告
  2. 查看最新的港交所(0388.HK) 股票報價、記錄、新聞及其他重要資訊,助你賣買股票及投資。 技術圖表、相關股票新聞、相關窩輪/牛熊資訊:認購證、認沽證、牛證、熊證等實用資料盡在掌握。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4日 · 根據調查,年薪 100 萬美元的 NVIDIA 員工稱不上是「富有」. 這位 NVIDIA 工程師住在加州,他表示 100 萬美元在加州並不是大數字,因為房價和生活成本通常很高,而且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支出。. 他自己兌現了一部份的 NVIDIA 股票,後續進行的最大一筆交易 ...

  2. 2024年1月22日 · 台積電前一日法說會上,總裁魏哲家表示,今年受惠人工智慧應用中使用的高階晶片需求旺盛,預計 2024 年營收成長將超過 20~25%,幅度超乎法人原先預期,帶動股價大漲。

  3. 每日快訊 特別企劃 TO Highlight AI 政府轉型賽,全球起跑! 當 AI 撞擊資安,企業如何重新整裝待發? AI 人工智慧 電動車 半導體 智慧製造 零售/金融 新零售 金融科技 行銷與 MarTech 雲端 資安 3C/Gadget 人才與領導 商業故事

  4. 2018年8月17日 ·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本書】股票怎麼投資才會賺錢? 要怎麼樣才能利用股票賺到第一桶金? 說到這些問題,我們都會把頭轉向股票界的第一把交椅,股神巴菲特。 巴菲特是如何選擇公司投資? 他在事前會做的準備有哪些? 巴菲特對於投資是抱著什麼看法? 三原淳雄寫《 巴菲特投資攻略圖解:實踐巴菲特投資法的最佳入門【暢銷10年經典版】 》,用易懂的語言解釋巴菲特的投資哲學,讓你也能一探巴菲特的投資腦世界。 (責任編輯:陳伯安) 「你買的是公司,而不是股票。 」這句箴言充分體現了巴菲特的基本投資哲學。 也就是說,股票投資其實形同擁有企業的一部分,所以進行投資時不能不重視企業的內涵與本質。 很多投資人容易受股價波動和經濟動向的影響,而混淆方向,往往忘記應該多加留意發行股票的企業的本質。

    • Arm:行動、雲端、物聯網時代的晶片架構王者
    • Nvidia:在 Ai 時代起飛,並大力發展資料中心業務
    • Nvidia 收購 Arm,布局資料中心與 Ai 市場
    • 業界擔憂:Arm 失去中立性、Nvidia 取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
    • 黃仁勳:維持 Arm 的中立性,並將總部與工作機會留在英國

    先來認識這起收購案的主角之一:ARM。 ARM 創立於 1990 年,總部位於英國劍橋,是半導體設計與軟體公司。在半導體產業鏈中,ARM 主司設計,藉由授權智財權,販賣軟體,以及 ARM 架構的特許使用費獲利。 而「智慧手機」是帶動 ARM 進入科技產業界中心的關鍵。智慧手機電池電量有限,需要低功耗的晶片,然而 Intel 設計,主要用於電腦的 x86 架構晶片耗電較高。相較之下,ARM 架構晶片的算力雖然較低,但是較省電,符合智慧手機的需求。因此,第一支 iPhone 使用的就是 ARM 的處理核心。 多年發展之後,ARM 架構的晶片成為蘋果與 Android 手機的標準,高通晶片也使用 ARM 核心,用於三星、Google、華為等手機。此外,ARM 架構的算力也提升,並能在執行特定任務時...

    而另一位主角 NVIDIA,創立於 1993 年,初期的主要產品為 GPU,客戶主要是遊戲玩家、設計遊戲系統的廠商、以及 3D 繪圖的使用者。除了遊戲,NVIDIA 也在開發別的業務,例如 2008 年,NVIDIA 嘗試將自己的 GPU 與 ARM 的處理器結合,打造自己的單晶片系統(SoC),開發了 Tegra 晶片,目前搭載於 Nintendo Switch 主機的核心。 但真正讓 NVIDIA 躍出檯面的是「AI」。AI 開發者發現,執行 AI 演算法時,NVIDIA GPU 的性能比 CPU 還要高,因此 NVIDIA 的 GPU 被大量使用於 AI 的運算中。NVIDIA 的市值隨之大增,從 2015 年的 123 億美元,到 2020 年九月的 3220 億美元。 雖然遊戲還是...

    因此分析師認為,NVIDIA 收購 ARM,資料中心是關鍵原因。分析師 Mark Lipacis 說明,NVIDIA 收購 ARM,可創造 ARM 與自家 GPU 伺服器晶片和軟體的生態系,來促進自己的資料中心業務。NVIDIA 也可以整合 ARM 架構的處理器到自己的產品中,用少量成本即可提升性能,提升 NVIDIA 的競爭力。 分析師也認為,NVIDIA 可以將 ARM 的 CPU 技術與自己的 GPU 整合,進而強化在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力。 NVIDIA 則在新聞稿中表示,此收購能整合 ARM 的生態系與自己的 AI 運算平台,讓自己成為在 AI 時代的頂級運算公司,加速創新並拓展到更廣大的市場。 NVIDIA CEO 黃仁勳表示,搭載 AI 的運算設備將成為物聯網,規模將比現在的「in...

    然而 NVIDIA 對 ARM 的收購也引起其他科技公司的疑慮。ARM 透過授權架構獲利,而其他企業則需要 ARM 的架構來設計晶片,例如蘋果使用 ARM 架構設計 CPU 核心,高通與三星則是得到整個處理器設計的授權。然而 ARM 的客戶多為 NVIDIA 的競爭者,因此他們擔心 NVIDIA 會介入 ARM 的授權。 此外,雖然 NVIDIA 與 ARM 的業務是互補關係,此收購並無壟斷的可能,但業界擔心,NVIDIA 藉由把持半導體產業的上游關鍵企業,取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 ARM 的聯合創始人 Hermann Hauser 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ARM 向來中立地與其他科技公司交易,可說是「半導體產業的瑞士」,這個收購案是場「災難」。Hauser 向英國政府呼籲,要為這起交易定下 3...

    面對科技界的疑慮,黃仁勳表示,會維持 ARM 的中立性,就算是 NVIDIA 的競爭對手,也能取得 ARM 的授權。針對英國政府,黃仁勳表示,會讓 ARM 總部維持在劍橋,工作機會與技術會留在英國,並設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 但是 NVIDIA 還要面對中國的阻礙。此收購案預估要經過 18 個月的政府審核才能完成,而美國、英國、歐盟與中國政府都負責該案的審核。然而中美兩國貿易戰持續,中國正受到美國的「封殺」,若 ARM 被「美國公司」NVIDIA 收購,可能就會加添美國政府籌碼,加大封殺力道,因此拓墣產業分析師姚嘉洋認為,中國政府可能是此收購案的最大阻礙。 在這 18 個月中,NVIDIA 與 ARM 的收購案仍有許多挑戰要面對,也有許多的細節需要說明,因此收購案是否能成功,當中有許多的變數。...

  5. 2021年8月10日 · 成立於 2016 年的 Graphcore,專為 AI 運算開發全新的 IPU 技術,投資者包括微軟、三星和戴爾(Dell)等重量級公司,估值約為 27.7 億美元。 Graphcore 主推的「智慧處理單元」(Intelligence Processing Unit,IPU)在業界被稱為繼 CPU、GPU 以外的第三類 AI 晶片。 Graphcore 當年找不到人投資,如今已成西方 AI 半導體獨角獸. 儘管有這般好成績,創辦人在公司成立初期還曾經一度找不到人投資,如今他們已成為 IPU 產業第一把交椅。 更被外界譽為 AI 獨角獸,市場更研判 Graphcore 將來會是 NVIDIA 相當有威脅性的勁敵。

  6. 2017年7月28日 · 如果一檔股票籌碼安定,持股流入特定人士手中,股票由少數人控制,只要稍微點火,股價就會順勢拉抬,出現一波行情;如果一檔股票籌碼凌亂,大家持股信心不足,雖然有利多消息助陣,但是只要股價稍微上漲,就會有人出脫持股,股票就有漲不 ...